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洪水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最近無錫的水患與燈會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61期  作者:吳季賢  出版时间:1991-07-20
    关键字: 无锡 洪水 灯会

    編者按:台灣每年農曆新正,各大寺廟都有燈會,各種燈式,都以龍鳳珍禽異獸水族及歷史與民間故事爲題材製成,人物全部電動,如嫦娥奔月,天女散花等動作宛如眞人表演,公開展出一月,於元宵節晩上,觀衆最爲擁擠。

  • 文章故鄕水污染平息 供水已恢復正常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454期  出版时间:2007-08-20
    关键字: 水污染 洪水 供水

    本刊讯】本乡讯上期刊载无锡巿先后发生水污染及特大洪水(水位四·七七米)二大灾害,据过沛然乡长表弟(无锡巿公职退休)六月九日自故乡来信,告知一切恢复正常,请台湾的乡长们放心。无锡因太湖水受蓝藻影响,自五月廿七号开始,造成水质极度污染。每户人家的自来水都臭气扑鼻,别说饮用,连洗菜、洗澡都不行。好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周边城巿的纯水源源不断地运来无锡,给无锡人民解决了饮用水的大问题,显现友善与互助精神。由于无锡巿政府的高度重视,并采用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现今

  • 文章常州各界向台灣災區獻愛心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在第一時間向台灣同胞表示深切問候

    来源期刊:《武進鄕訊》 第478期  出版时间:2009-10-05
    关键字: 常州 台湾 洪水 捐款 吴家炎

    八月八日,「莫拉克」侵襲台灣,引發五十年不遇的嚴重水災和泥石流,高雄縣、台南縣、屛東縣、台東縣、嘉義縣、南投縣、彰化縣、雲林等台灣中南部地區遭受重大的人員和財產損失。常州和台灣兩地有著長期的友好關係,自一九八八年我市興辦第一家台資企業,至今已累計興辦台資企業一〇八六家,總投資五六·一五億美元,台灣同胞爲常州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工獻。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在第一時間通過市台辦向台灣同胞表示了深切的問候,市台辦把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的深切問候及時傳到了台灣...

  • 文章艱難困苦邵陽行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1期  作者:孫敦軾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 邵阳 青龙桥 洪水 衡阳

    的吿一段落。来邵阳第四天的下午,是我们最淸闲的时刻,但也是另一个遭遇的开始。本来想趁这半天没事,游览巿区,看看景致。可是连日下雨,资江的水位,不停的上升,当我们走到横跨资水两岸,连贯邵阳东西两区的「青龙桥」上,就停住脚步,看上游滚来的洪水。这青龙桥,长约二十公尺,是由青石凿磨的巨甎砌成,青灰色的桥身,横卧在资水上,给人厚重朴实古意盎然的感觉。桥上来往的行人,都被这湍急澎湃的洪水吸引著,驻足观看。天空小雨不停,远山乌云低垂。忽然,从西南方涌上一大浓厚的云层

  • 文章無錫遭受特大洪澇災害和抗洪救災基本情況故鄕水災鄕訊上期已有報導,本篇承無錫台屬聯誼會寄來,可從另一角度看到災情。即請鄕訊予以刋出。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64期  作者:吳季賢識  出版时间:1991-10-20
    关键字: 洪水 抗洪 无锡台属联谊会 灾情

    年〇·一五公尺江阴靑阳、无锡县洛社、宜兴杨巷等水位都远远超过历史最高水位。太湖水位急剧上涨,犊山口水位已达四·七一公尺,宜兴大浦口水位达四·七四公尺与内河水位基本持平。由于鎭江、常州等地上游洪水通过宜兴大量入湖、浙江雨区也源源不断地泄洪,使太湖水位继续上涨,平均每天上涨幅度达〇·一〇公尺。六月十二日以来,太湖净增水量超过二〇亿立方公尺。增太湖水位急剧上涨,对内河形成倒灌趋势,使内河水位居高不下。此外,长江洪峰和高湖位使本地境内洪水出路严重不足。特大的洪涝灾害给

  • 文章黄樓——談蘇東坡徐州治水經過——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8期  作者:編委會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苏东坡 治理徐州洪水 黄楼兴建经过 人物评价

    我在黃樓上,故作黃樓詩。忽得故人書,中有黃樓詞。黃樓高十丈,下建五大旗。楚山以爲城,泗水以爲池。我詩無杰句,萬景驕英隨。夫子獨何妙?雨雹散雷椎。雄詞染今古,中有屈宋姿。南山多磐石,清滑如流脂。朱臘爲摹刻,細妙分毫厘。佳處未易識,當有來者知。——蘇軾酬謝秦 觀詩——

  • 文章紫藤今昔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1卷 第3期  作者:周素素  出版时间:1999-09-01
    关键字: 袁枚 紫藤 一湖十八荡 洪水 水利设施 辛子方

    沭阳县政府大院有一株紫藤,绿荫如盖。炎夏,绿荫下只觉凉风习习,舒爽宜人。据县志载,紫藤系清代文学家袁枚亲手所植,迄今二百余年。袁枚于乾隆重年间任沭阳知县,颇有政绩。该县地势低洼,沂蒙山洪水经此排入东海,故有洪水走廊之称。全县著名的是「一湖十八荡」,夏季一片汪洋。高岗地虫灾、病灾频繁。农民苦于冻馁。袁枚为此曾写诗慨叹:「浮天水失东西路,入境蝗如早晚潮。」并组织农民疏理沭河,筑百渠九堰,得可耕地七千顷。袁枚颇为人民赞赏,拥戴。他闲暇时喜植树、剪树,曾于政府

  • 文章当年洪水有余悸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20期  作者:方永施  出版时间:1996-06-20
    关键字: 洪水 水灾 爱美台风水灾 特大台风 往事

    洪水是天灾,以现代科技的发达,仍然无法预防。近年来美国密西西比河区域数次成灾,前年大陆太湖流域和淮河流域氾滥的水灾,破百年来的记录,去年湖南广西、广东一带又是洪水成灾。电视上看到灾区的惨状,不由引起我亲身经历洪水为灾的往事,真是余悸犹存。那时我们是住在台湾,台湾年年有台风,有些台风带来豪雨,如连续不断的下雨,河川不能容纳,溢洪遍入田野,漫入城市,居民即受害无穷。台湾最有名的水灾,在中南部是八七水灾,在北部是爱美台风水灾。民国五十一年九月初,广播、电视

  • 文章賀伯颱風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0  作者:小丁 出版时间:1996-11-01
    关键字: 贺伯台风 受灾地区 洪水 台湾精神 生态环境

    台湾南部地区由于三四年来的低降雨量,普遍呈现了干旱现象,今年七月初「葛乐莉」台风裙带过境,仅从南部边缘掠过,使得我们渴望已久的雨水,望眼欲穿而缘悭一面。八月初,「贺伯」台风接踵而来,可是始料未及,它不但横扫全岛,抑且狂风席卷豪雨倾盆,恐怖的一夜之间,给各地带来了丰沛的雨量,也带来了毁灭性的破坏力。根据新闻报导与电视传播:全省受灾地区广达十六个县市,众多民宅遭洪水氾滥陷埋,伤亡失踪人数超过多年来的记录,农畜损失及公共工程复建需款约三百亿元左右。各地山洪暴发

  • 文章豐縣城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8期  作者:豐縣人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丰县城 洪水迁县 历任知县 新建丰县 修葺城墙门楼

    明世宗嘉靖五年(公元一五二六年)黄河决口,丰县城陷入水中,知县高禄迁县治于华山。嘉靖三十一年(公元一五五二年),知县徐蓂,徐华山将县治迁回旧丰城,重新修筑土城,城墙周长一千九百八十四步,墙高二丈余,这就是洪水后在旧址上新建的丰县城,也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丰县老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一五五五年),知县戴辅,重修四城门楼,四门的名字是:东门名启元,南门名大亨,西门名美利,北门名肃贞,并筑护城堤。明神宗万历十九年(公元一五九一年),知县费思箴,将城墙及城门楼包以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