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泰和共返回1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泰和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5期  作者:黃從周  出版时间:2009-05-01
    关键字: 泰和特产 泰和美 赞颂词

    巍巍井冈,滔滔赣水,庐陵望乡,西昌古城。地产嘉禾,和气所生;天赐佳名,吉泰祥和。东襟白云丘陵地,西屏青翠罗霄山,南倚章贡通闽粤,北枕长江望京阙。怀峦抱嶂,羽状水系;天地形胜,巧夺天工。四海之城,皆惊山水之宠;五洲之滨,俱叹造化之功。美哉泰和!上苍馈我兮,我独优赏;壮哉泰和!上苍厚我兮,我歌不息。泰和之美,美在山水;山灵水秀,甘霖润泽。山头林木茂,路畔稻禾平;乌骨鸡多产,钨砂矿著名。雄踞赣中南,山水人称奇;城东快阁,盛唐始建;飞檐三重,临江照影,人鸥相嬉

  • 文章京九過西昌 澄江月更明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5期  作者:張金龍 出版时间:1996-07-01
    关键字: 京九铁路 泰和 澄江 黄庭坚

    泰和 张金龙江西泰和籍在台鄕亲,也许知道北宋黄庭坚在泰和宰县期间的公务之余,作过一首题为《登快阁》的诗,诗中「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广为传诵。「澄江」就是当时县城的一条江名,也是现在泰和县城所在建制鎭的鎭名。泰和历史悠久,西汉为庐陵县地,东汉置西昌县,隋开皇十一年,以「地产嘉禾,和气所生」更名并沿袭至今。抗日战争时期,江西省政府曾迁驻泰和上田肖家,同时迁来的有省党部、省参议会等党政军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历时六年之久,其间华侨陈嘉庚,蒋经国先生等

  • 文章世界珍禽——泰和乌鸡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3期  作者:張良驊 出版时间:2003-08-01
    关键字: 泰和县 泰和乌鸡 外貌特征 神话传说 经济价值

    泰和 张良骅地处井冈山脚下的江西省泰和县,山青水秀,民风淳朴,交通便利,物产丰富,是驰名中外的泰和乌鸡的正宗产地。泰和乌鸡又叫「武山白凤乌骨鸡」。一代文豪郭沫若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路过泰和,目睹到美丽的泰和乌鸡,便赋诗一首《宿泰和》:「车入泰和境,回龙溪水清。山高林木茂,路畔稻禾平。乌骨鸡多产,乌砂石著名。短枪持向的,百发中红星。」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形象地描写了他当时见到泰和乌鸡的美好情景。美丽的神话传说传说很久以前,居住在泰和县武山山洞里的汉钟离、张果老

  • 文章泰和冠朝郭氏尊中丞瞿公为南迁始祖考证志略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8期  作者:郭篤周 出版时间:2002-05-01
    关键字: 泰和冠朝郭氏 源流沿革 翟公 古墓勘察 谱系考证

    泰和 郭笃周壤祖汾阳王子仪公出生于陕西华县莲花寺鎭,始祖虢叔公发源于西虢。泰和冠朝郭氏是由中兴唐室的子仪公第六子暧公传承下来。子仪公以前的郭氏源流,我冠朝郭氏族祖明代兵部尙书子章公作郭氏西谱称:「……汉有郭亭,曾孙光禄大夫广智(寿州神道碑、汾阳家庙碑俱作意),广智生冯翊。后魏有同州司马徽、徽弟进。徽生大将军荣郜国公弘道,弘道生敬君、广敬、履球。履球为金州司仓参军,生隋凉州法曹昶、昶生美源尉通,通生五州刺史敬之。敬之生汾阳王子仪、初居阳曲、由阳曲徙冯翊、由

  • 文章——泰和先贤传略——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30期  作者:曾似極  出版时间:1987-10-31
    关键字: 泰和先贤 人物简介 历史资料

    历山东运副使,以勤俭廉介著称。△萧晅,字仰善。明朝人。宣帝宣德年间进士,累官湖广布政使,重厚廉静,名闻一方;英宗天顺年间,召拜礼部尙书,调南京。△萧执,字子所。明朝人。太祖洪武初擧于鄕,为国子学录,太祖有事北郊,召执等斋宫赋诗,特加宠眷,以亲老乞归;亲殁,庐于墓侧。邓鎭统兵剿龙泉寇,蔓及泰和,执往责之,鎭为禁止,邑人以安。△萧楚,字子荆,宋朝人。哲宗元符年间,擧于鄕。其学以穷经为主,尤深春秋,隐居三顾山下,号三顾隐客,又号三楚隐士,著经辨四十九篇;赵旸、胡铨

  • 文章泰和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3期  作者:曾繁志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泰和 养殖历史 体态特征 药用价值 养殖发展

    泰和鸡,又名武山鸡。俗称乌骨鸡,从唐代开始,牠就以「名鸡」出现在典籍上,引起了历代医家的注目。清代乾隆皇帝得到这一贡品后喜不自胜,赐名为「武山鸡」。一九一五年,武山鸡被送往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参展,因外形美观而评为「观赏鸡」,随即享誉全球。在科学技术日益进步和发展的今天,泰和鸡的性能和价値又有新的发现,牠的药肉多用功能更使之成了「特殊经济类型」的鸡种,深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泰和鸡的发祥地在江西省泰和县武山西麓汪陂村,俗称老汪陂。牠在当地最早的名字叫「阳毛鸡

  • 文章我的故乡——泰和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31、132期  作者:曾如南  出版时间:1988-02-16
    关键字: 泰和 乡音乡情 故乡风貌 人物回忆

    的人才。到了民国二十八九年的时候,政府为实施国民义务教育,遂将各中心小学改为国民学校,如城区原属县府的「萃和书院」和「千秋书院」,已改为「泰和县西昌鎭第一国民学校」和「第二国民学校」。在城区除了这两所公立小学之外,还有一所私立的三德小学(属于天主教的),其规模与一切教学设施,不亚于其他两校。后来对日抗战军兴,江西省政府及各厅处迁驻泰和,许多学校也纷纷疏迁来泰,而且中正大学亦在我县的萧遽博士苦心筹谋下,及时成立。一时学校林立,人才济济,学风鼎盛,为国家社会

  • 文章先哲黄庭堅詩宗軼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46期  作者:唐子安 出版时间:1991-10-01
    关键字: 黄庭坚 万寺宫 洞宾阁 泰和县志》

    江西诗派称之,诗气流传之盛可知,朱彝尊于裘司直集序云:「宋自汴梁南渡,学者多以黄鲁直为宗」,开创文化史新纪页,声望之隆,载誉之盛,无出其右者矣。他的书法,与诗齐名,锋藏力透,苍坚有骨,正如书法今鉴所云:「庭坚吸收了前代书法特点,综揽各体之妙、气势澎湃、神韵驰聘」。写有承天寺碑文,疏谏奏章等,均篆刻石版,装于黄公祠墙壁,字迹清晰,未悉大劫后,现仍有留存否?思之怃然!泰和县志第九巻名宦传第五页,载有宋神宗元丰四年间,山谷主政泰和,刊有自题赞日:「似僧有髪,似俗无

  • 文章泰和城三年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5期  作者:歐陽克沛 出版时间:2001-08-01
    关键字: 泰和 往事追忆 抗战时期 学校教育 就学生活

    泰和 欧阳克沛民国卅五年秋,原在新赣中学,就读初三,差一个学期毕业的我,因抗战胜利,该校复员上海,撤离蜀口洲,不得已,须转入他校继读。由于家穷,不敢跳班,直接报考高中,生怕中途,无法升学时,而连一张初中毕业文凭也没有,影响日后发展。因而祈能找到一所允准借读学校,以完成初中阶段。抗战时期,由于省府驻泰,许多学校也迁入泰和。据粗估计,有卅五所以上,如:国立中正大学、省立工专、医专、南昌一二中、私立心远、鸿声、新赣……等都是,可谓泰和文风最盛时期。然因抗战胜利

  • 文章泰和之行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5期  作者:天成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泰和县 改革开放 发展建设 地方特色 经济发展

    泰和 天成我多年旅居在外,但思念之情与日俱增,总想找机会回故鄕看看,最近,终于如愿以偿。看到泰和各方面变化发展之快,实在使人感到振奋。解放后新建的工农兵大道,从梁家村到陈家坪,这几年又从陈家坪延伸到上田鎭,形成十里长街。横贯南北的井冈山大道,经新辟的农民一条街,跟文田新区相连接,又是一条十里长街。文田新区原是一座红土园,如今车水马龙,繁华似锦。由上田向东过赣江公路桥,与塘州鎭相接,于是城区澄江鎭、新区文田鎭、永昌塘州鎭形成了县城小武汉三鎭的格局。改革开放

共19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