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法相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法相辞典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5期  作者:鄭秀卿 出版时间:1963-11-01
    关键字: 朱芾煌 法相辞典 佛学

    江津朱芾煌先生所著「老子述记一书,余已记述其概要。朱先生之另一重要著作,实为法相辞典。本书达二百六十余万言,于民国二十三年开始撰述,二十六年四月完成,二十八年由商务印书馆装订为四巨册出版。朱先生撰述本书,系鉴于一般佛学辞典多有缺点。他说:「佛学辞典之属,世间编者众矣;奚为不惮烦劳,复有法相辞典之集耶?曰:辞典之集,为便释经。彼于释经,为用盖鲜。故须更作。彼诸辞典,何故不可据以释经耶?曰:彼有十失,是故不可据以释经。何等为十?曰:彼诸辞典,泛载俗名者多;唯

  • 文章唐代玄奘大師與其唯識論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1卷 第3期  作者:黃公偉 出版时间:1989-07-01
    关键字: 玄奘 取经 唯识论 法相学 人物贡献

    一、前言佛法(Buddhism)兴自天竺(印度)而大成于中华。其间,经后汉魏晋之「输入期」,六朝之「译经期」,古德名师来华弘法,高僧圣徒西行求道者,不可胜述。惟前秦鸠摩罗什(Kumarajiva)首以般若思想择于中土,初唐玄奘法师继以法相学理移植华夏,开中国佛法亘古未有之盛业,先后嫓美。据「高僧续传」及「三藏法师传」所载,隋唐之际中国佛法,由六朝之佛道交融,进而为圣敎之建设。当时十方大德,沙门四众,羣起为续前代之译著,致力于佛法体性之宣扬。蔚为一代之学

  • 文章指數南山勝蹟知多少(二)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9卷 第5期  作者:藍守仁 出版时间:1977-05-06
    关键字: 名胜古迹 玉岑山 赤山 惠因寺 法相律寺

    祭奠,兼进金塔探瞰。朝廷受之,则以贪示外夷,计构纷然,朝贡踵接,夷使所至,图画山川,购买书籍,不惟中国受疲,而边防亦疎,乞却金塔勿受,绝其来意。」神宗从之。宁宗书「华严经阁」,理宗书「易庵」。元延祐四年,高丽藩王奉诏进香,繙经于此。至正末毁。明初重葺,俗称高丽寺,础石精工,藏轮宏伟,两山所无。法相律寺:在惠因寺北,即俗称长耳相,后唐时,有高僧行修,号法眞,年十三,进具遍参诸方,得法于云峯存公。生有异相,耳长九寸,上过于顶,下可结颐,号长耳和尙。天成二年,自

  • 文章臺灣民间的觀音信仰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6卷 第2期  作者:高雙印 出版时间:2014-04-01
    关键字: 台湾 法相 妈祖 观音信仰 艋舺龙山寺

    寺庙的密度甚高,所谓「无庙不成庄」。根据民国七十年(西元一九八一年)台湾寺庙的调查统计,登记有案,奉祀观音为主神的寺庙便有五七二座,比五一四座的妈祖庙还要多,至于未登记或列为其他寺庙为配神、从神及家户奉祀者,则难以估计,可见观音信仰在台湾民间的普遍性。三、台湾民间观音的道场与法相:台湾民间观音的道场遍布市街、山野与家庭,概分为观音亭、巖仔、斋堂三大类。观音亭是建于人口密集城镇市街中较具规模的庙、寺、宫,是该社区的信仰中心,也是集会商贸的场所。巖仔是建于山脚、山腰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