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泊湖共返回2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镜一样透明的湖泊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8卷 第12期  作者:潘愛娟 出版时间:2006-12-10
    关键字: 镜泊湖 避暑胜地 毛公山

    适时地向我们讲解一处处景点、一个个典故,王母娘娘、七仙女、打鱼青年、渤海郡王、红罗女神,听着一个个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我的心仿佛又回到了充满幻想的童年。童年是人一生当中最美好的时光,而眼前的镜泊湖也是我一生当中看到的最美的湖泊。这里山清水秀,这里天蓝云白,这里鱼跃鸟翔。山上的树影清晰地倒映在水中,就如一幅幅天然的风景画。真可谓是船在水中游,人在画中走。不知不觉中,我们也把自己悄然地融入了镜泊湖。同伴们不时地拿出手中的相机,让清澈的水和翠绿的群山成为永恒

  • 文章游镜泊湖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39期  作者:沈耕壽 出版时间:1999-08-01
    关键字: 镜泊湖 《东风第一枝》 猜拳

    东风第一枝北国初来,东风乍起,单身倦客吹醒。热情礼待嘉宾,放车镜赏景。东京早点,九十里,山深烟暝。路崎岖,绕径寻幽,阔步越过羊径。凝眸处,高峰低岭,回首望,平房尖顶,午餐设宴山庄,猜拳举杯畅飮。边留影,乐未尽,私心耿耿,顶夕晖,原道回程,已是夜阑人静。

  • 文章文化包孕吴越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3卷 第11期  作者:方南波 出版时间:2001-11-10
    关键字: 太湖 吴越 考古 经济

    地处长江三角洲,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泊。它北临无锡,南频州,西依宜兴,东近苏州,横跨江浙两省。太平原成陆初期,实是一洪荒蛮野之地,经先民们的长期奋斗,到春秋末期,太地区已逐渐开拓,《越绝书·吴地传》中有「稻田三百顷……肥饶水抱」的记载。自此一具有显著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太文化,就悄然形成了。区域文化的形成,总有两个基本的条件,一是文化的载体,即具有一定物质条件的地理区域;其次就是作为文化主体的人,他们通过自己的生产活动,对此地进行开发建设而

  • 文章古渤海國的遺蹟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4卷 第4期  作者:王野 出版时间:1994-06-01
    关键字: 渤海国 遗迹 牡丹江 宁古塔 镜泊湖

    一七二九年)废止。自光緖七年(一八八一年)开始十二年间,移住开垦者,逐渐增多,到光緖二十八年(一九〇三年)七月一日,中东铁路开始通车后,交通状况为之一变,沿线各地陆续开发的同时,也促进了此地的发展。宣统元年(一九〇九年),绥芬厅移此,后改称为宁安府。民国二年(一九一三年)废止府制,改为宁安县,但一般人多称宁古塔。牡丹江是松花江的一大支流,发源于长白山的牡丹岭。于北流途中,会合很多支流,进入镜泊湖,再经过牡丹江市到依兰(三姓)县境,注入松花江。牡丹江上游的镜泊湖

  • 文章古勃海國的遺蹟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7卷 第4期  作者:王野 出版时间:1987-05-01
    关键字: 渤海国 遗迹 宁古塔 镜泊湖 牡丹江

    年)废止。自光緖七年(一八八一年)开始十二年间,移住开恳者,逐渐增多,到了二十八年(一九〇三年)七月一日,中东铁路开始通车后,交通状况为之一变,沿线各地陆续开的同时,也促进了此地的发展。宣统元年(一九〇年),绥芬厅移此,后改称为宁安府。民国二年(一九一三年)废止府制,改为宁安县,但一般人多称宁古塔。牡丹江是松花江的一大支流,发源于长白山的牡丹岭。于北流途中,会合很多支流,进入镜泊湖。再经过牡丹江市到依兰(三姓)县境,注入松花江。牡丹江上游的镜泊湖,距离

  • 文章牡丹江之旅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111期  作者:郭萬里 出版时间:2011-02-01
    关键字: 牡丹江 行旅 开幕典礼 镜泊湖 行程

    有多位记者采访,活动在《牡丹江日报》、《晨报》均有报导,并在现场挥毫,赠送现场来宾及观众。次日,专程到镜泊湖观光,宽约三、四百公里,长度有九十公里,坐游艇游要四小时,中途是不能停留上岸,我们祇购半程票。船老大在四分之一程就要掉头结束,被贾先生识破,告诫他,如被申诉,你就吃不消。原来乘游艇游也有偷斤减两之事发生。下午在下游的吊水樱瀑,高十八公尺,水流湍急;狄焕然先生在跳水表演,被誉为中国悬崖跳水第一人。回程在车途中一韩人餐馆挂牌卖香肉,我祇吃了一些

  • 文章俚吟雜記熱河風光

    来源期刊:《熱河通訊》 第26期  作者:王星華 出版时间:1977-03-01
    关键字: 热河 风光 《长城日报》 《正风杂志》 达尔

    希望仲平兄及有志于新闻事业的热河人士,应再提倡重刊,俾助热河重建。二、热河正风杂志热河光复正风刊,八德齐扬文化宣,昔为戒贪勉懦立,凯希民乐及官廉。注:民国三十四年秋,对日抗战胜利,中国国民党热河省党部进驻热河朝阳,星华时在党部负责宣传工作。经由现任国大代表李荫国兄提议,创刊正风杂志,发刊之后颇受地方人士欢迎,省县官吏之重视。惜数期后,因热河撤守,因而停刊。三、经棚县达尔泊湖达尔泊地是鱼,春季冰融产量足,惜缺罐装难远运,天生财富待人谋。注:达尔泊湖地在经棚县

  • 文章泊湖胜景与渤海史记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7卷 第3、4期  作者:鄧蘭儒 出版时间:1997-06-01
    关键字: 镜泊湖 渤海 黑龙江 湖滨八景 抗日战争

    青山红楼交相掩映。「妙趣天然未夺真」。镜泊湖是一百万年前镜火山群爆发喷射出熔岩流,夺取「石头垫子」河道向外流泄,堵塞了牡丹江河道,而形成了断陷堰塞。一、滨八景镜泊湖宛如一条银带,系著八颗光彩璀璨的明珠飘绕在万绿丛中。自古以来,神奇美丽的传统和逸话令人遐思。象形的山峰孤岛,让人叹止。在中由南向北荡游,一碧浩淼,八处景观:(一)「老鸪砬子」,是镜泊湖南湖中的一个岛屿,岛上树高林密,无数乌鸦,翬鸟栖息岛上。奇岩怪石,状如一只老鸪静落而得名。(二)「道士山

  • 文章绍兴的江河湖泊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8卷 第6期  作者:阮煥章 出版时间:1976-06-06
    关键字: 绍兴 江河 湖泊

    浙水流入绍兴县境,遍处尽是江河支流。由夏禹王创立了万世不朽的功蹟,疏九河、汇百川。而使泛滥的洪流,导引注入于海洋之中,归于正流。使后代人民受惠安居。离绍兴城之南门外,有个鎭名叫『平水』,也是禹王治水的圣迹地,位于山麓,水流到此而平止。沿山脚不远处,约半里许,地名『南鎭』,该地建有禹王庙兼大禹陵,建筑巍峨,风景优美为全绍冠,历今不衰。庙景已在本刊登载过,不再重复。名闻全国的鉴,水流澄淸处,位于城之南门外一带,纵横河流间,沿堤由西行,直到萧山县境的『西兴

  • 文章汉阳汊鲜鱼多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65期  作者:尹駿 出版时间:1982-10-10
    关键字: 汉阳湖泊 饮食文化

    是我家侏儒山的特殊地理环境。堤内田地,可以收割稻米棉花,堤外则为大水弥漫,等着水退之时,来捞取鱼虾了。有人说过:「有水的地方就有鱼。」这话是不假的,我的家鄕确是如此。在大陆上,黄河的鲤鱼是最出名的,若到郑州,大家都要尝一尝这种美味。可是长江的鱼,却比黄河多得多,尤其汉沔之地,到处都是河流湖泊,各种各样的淡水鱼都有,一般常见的有鲥鱼、鳜鱼、鳊鱼、鲭鱼、鲢鱼、鲫鱼、黄鳝、白鱼、脚鱼,各有各的风味,只要下河一捞,就可饱餐一顿,到处都是鱼虾,因此,家家户户,每顿都鱼

共20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