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泉州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宋元时代泉州的国际贸易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44期  出版时间:1980-08-01
    关键字: 泉州 港口 海上贸易 金字塔 尼罗河 金刚经 泉州绸缎

    宋,元时代,泉州港是中国最大的港口,它与亚洲,非洲三十二个国家发展海上贸易和友好往来,开辟了一条漫长的友谊航线。亚非朋友,带着恒河的宗敎,带着金字塔故鄕的文明,带着尼罗河的刻,带着萨特罗季河的音乐,带着幼发拉底河的艺术,带着湄公河两岸的特产,带着各国丰富旳卖品和各国人民深挚的友情,不远万里来到了泉州城。第一位来宾,是印度僧人拘那罗陀。那是在南朝陈武帝永定二年(公元五五八年),这位身披袈裟,足着麻鞋的僧人来到了泉州城,登上九日山,将梵文的「金刚经」翻译成

  • 文章民国二十七年港轮直接运米接济泉州民食事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10期  作者: 出版时间:1975-10-01
    关键字: 泉州 抗日战争 香港 同乡会

    民国廿六年,暴日侵略我国,七七战事起,笔者适于是春自沪赴菲,囘程顺途返鼓省亲,念战事将延长,征得先严同意,移家拟赴越南,道经香港,承好友劝谓:越南人地生疏,不如暂且留港观局,遂侍先严及率家人,暂时在港定居。越年暴日侵占厦门,泉永民食,素赖香港洋米运厦,每日转运泉州供应,至是顿告断绝,泉永人心皇皇,不可终日,时蔡鼎常氏适长晋江商会,知笔者与蔡瑞旭氏在港,遂电嘱余等迅向旅港同鄕会,商请急电重庆我中央政府,请求临时应变办法,准予洋轮迳开泉州秀涂港,以便迅运洋米

  • 文章白雲蒼狗 明日黄花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16-17  作者:蔡炳焜 出版时间:1976-07-01
    关键字: 厦门 卢沟桥事变 漳州 泉州 宁海

    山砲台、白石砲台,驻军向嵩屿方面撤退,民众退入漳码地区者甚多。在五月十日黎明日军第一声砲响以后,日军轰炸机侦察机即密布在厦门上空,好像蜜蜂满天飞翔,因之地面交通完全中止,只有夜间乃得行动,至五月十一日下午局势已经非常恶化,我们即搭上舢舨登上开往香港的丰庆轮,时禾山日军已迫市区,但见岸上机枪密集的声音,丰庆轮开出港外,天色已吿昏暗,厦门就在暮色苍茫中沦陷了。厦门陷入日军的统治,足足七年,民国卅四年八月十五日日本天皇宣布向盟军无条件投降,是年十月三日乃由泉州

  • 文章蘇澳今昔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249期  出版时间:2004-09-01
    关键字: 苏澳镇 垦拓者 殖民 海盗 泉州 矿产 铁路

    宜兰的汉人垦拓由北往南,苏澳镇位于南端,便成为汉人最晚开发的地方之一。苏澳的早期垦拓者大多是泉州人,这在以漳州人为主的宜兰县中,显得十分特殊。开垦初期,苏澳古称港口、东港或施八坑。相传,早在明代就有海寇林道干占据港口,之后又有西班牙人、荷兰人先后在此殖民、建教堂传教,直到郑成功入台才撤离。到了清代,嘉庆二年(一七九七),海盗蔡牵由苏澳上岸打劫。嘉庆十二年,海盗朱濆载农具至苏澳,企图由此占据宜兰为大本营。后由知府杨廷理紧急召募兵勇和居民,配合提督王得禄水陆

  • 文章神游泉州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37期  作者:蔡炳焜 出版时间:1979-05-01
    关键字: 泉州 惠世医院 连理巷 抗日战争

    泉州城内在对日抗战期间,旧有城墙只剩下东西门及北鼓楼,北鼓楼又名威远楼,楼下大门为南大街通公园往北门外唯一孔道,北鼓楼还有连理巷,传说为古代韩姓知府婢女连理生韩琦之处,至今巷内有一小庙,庙门内石板上染有殷红血色,即为连理生产时遗留下之血蹟,后来因韩琦荣登宰相,连理之名遂相得益彰,为泉州城内家户通晓的绮妮故事。连理巷内有一英国人创办之惠世医院,院长英人罗励仁,主治医师英人蔺大辟,在民国廿九年即距今四十年前,该医院已颇具规模,病床很多,护士都很够水准,而且

  • 文章我自泉州渡海来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38期  作者:王友釗 出版时间:1988-10-01
    关键字: 福建泉州 战乱中的同年 求学生涯

    体贴,对我们两兄弟的敎育十分用心。母亲念过书,在当时称得上新式女子,靠著在小学执敎的薪水,以及些许产业,日子过得还不致太苦。平静的日子到了小学四、五年级抗日战争起始便有了改变,我们一家离开晋江县城,迁到鄕下;最叫我记忆深刻的是母亲时刻督促我,不许我丢开书本。当时学校仍在市区,外婆及祖母等亲戚都觉得世局乱,小孩子念书迟几年无所谓;母亲不以为然,很有见地一定要我回校考毕业考,因此虽然逃难,我不惟没荒废功课,还顺利完成小学敎育。战况好一些时,我又回到市内念了私立泉州

  • 文章泉州宋代的海船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44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0-08-01
    关键字: 泉州 刺桐城 重要港口 马可波罗 宋代海船

    古代的泉州城,称为「刺桐城」;泉州港,称为「刺桐港」。那是因环绕东西南北四大城门,栽遍刺桐树的缘故。刺桐树,属于高大乔木,树干挺拔,皮色靑白,树叶阔大,枝干长满尖刺。每到夏天,盛开红花,一树灿然,似火焰烧空,勃勃生姿是好看。晚唐诗人陈陶有咏泉州刺桐花诗:「海曲春深满郡霞,越人多种刺桐花,可怜虎竹西楼色,锦帐三千阿母家。」杨愼在「刺桐花行」一诗中写道:「红欺鹦啄浅,砂点鹤头鲜,连枝千炬烂,照水百枝然。」海船抵达港口之前,从海面上远远看见这丛丛簇簇的刺桐

  • 文章难登大雅之堂的泉州今古「妙」掌故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37期  作者:薛勁青 出版时间:1979-05-01
    关键字: 泉州 中南银行 黄奕住 厦门 水仙宫码头

    中南银行滚支—挤兑,虽发生在厦门,似非泉州的掌故,惟其发行中南钞票,通用于泉属各地,为数甚钜,滚支对泉州工商界及民间,尤其是侨眷之经济,影响最大。而该行负责人黄奕住先生又是泉州人,所以勉可沾点亲故而编入。挤兑事,系归侨过厦适逢其盛,返泉为述其见闻,当时笔者只作趣闻一笑置之,至其所云,与事实有无出入?幷未加以求证,今连发生之年月日也不复记忆,祗缘其应付滚支兑现之法颇「妙」,故妄记之。泉州富侨黄奕住先生,南安埔头人,开设中南银行,总行在厦门港仔口(鎭邦路

  • 文章泉州与中亚交往的文物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37期  作者:杏子 出版时间:1979-05-01
    关键字: 泉州 文物 阿拉伯 市舶司 《马可·波罗游记》

    泉州是中国古代对外交通的著名港口,早在公元六世纪的南朝,文献上就有此记载。唐代已有阿拉伯商人前往泉州通商。唐代东方的中国和西方的大食(即今阿拉伯)海上交通贸易兴起。当时中国已能建造体积大容量多和抗风力强的大海舶,可以远航到阿曼、波斯、巴林沿海一带的港口。阿拉伯的商船,也直接同中国各港如广州、泉州等通航。阿拉伯人从这条航路陆续到泉州,从事经商和传敎,现存的遗迹还有不少,如默德那国人三贤、四贤到泉州传敎,死后葬于泉州灵山,即现称「圣墓」的所在。一九六五年

  • 文章月是故鄉明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28-29  作者:晉江 王和聲 出版时间:1978-01-01
    关键字: 县治制度 泉州 对外贸易 交通据点 市舶司

    远自夏商时代,除九州之外,荒地居多,那时的所谓「闽地」,虽为禹贡杨州之域,而实际上还停留在没有文化的部落时期。到了周代初叶,有所谓「七闽」之称,春秋战国时代,则为越国的属地。秦始皇灭六国之后,分其天下为三十六郡,又平定了百粤,再置四闽,后来,又再置「闽中郡」。那时候,地旷人稀,「闽中郡」的领域,祇有闽北一带;至于泉州以南的土地,都还没尽划入版图。汉代初期,有个名叫「无诸」的人,因战功而受封为「闽越王」,就在「闽中郡」设都。传至余善造反,武帝平乱之后,以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