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沿革共返回3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追憶梅菉防共與抗日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3卷 第3期  作者:侯中一 出版时间:1983-09-30
    关键字: 梅菉 沿革 组织 抗日战争

    麦绍华要求随余赴梅菉巿工作,先至黄塘墟黎宅,谒见朱步公夫人及汪曼华嫂,与朱局长灼南兄会晤,漏夜商谈接收管理局事宜。二十九日分乘小轿赴茂名县政府,陈县长子和先生招待午餐,并推介李洁斋(江西人)为秘书,又嘱邓瑞曦兄等随行,除夕赶抵梅菉下榻鉴江饭店,决定元旦接事。三、梅菉巿之沿革及组织旧名梅菉墟及梅菉村,原均隶属茂名县北部,与吴川县属麻圩相比邻,水路通广州湾,公路达电白、水东等地,为广东省南路水陆交通要道,故明、淸两朝设有赤水司通判。民国初年,省府以该地人口日增

  • 文章重慶東嶽廟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0期  作者:張鏞 出版时间:1972-08-01
    关键字: 重庆 东岳庙 简介 抗战 历史沿革

    重慶東嶽廟,位於城中熱鬧區域的機房街,與大陽溝菜市場甚近。該廟範圍甚大,佔地約五千坪,四周均係高大圍牆。正大門面臨機房街正街,廟後靠近大樑子街。正門上端,書有「東嶽廟」三個金字,一進廟門,旣可看見十大閻羅殿。從右邊第一殿至第十殿,一字排列,每殿面積約四坪左右,殿名和閻羅王的名字,均在殿門上端書寫明白。各殿塑像,極爲威嚴,殿堂前審判犯人的情形,各種刑具,和受刑人的姿態,亦甚逼眞。如下油鍋的刑法:油灶內的大火熊熊,鍋內熱油沸騰,兩個極其兇惡的小鬼,正將犯人扔...

  • 文章民國後的福建政治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 第2期  作者:振瀛  出版时间:1968-06-10
    关键字: 政治沿革 概况 史料记载

    辛亥革命,福建光復,其政治始終在多災多難的不安定狀態中。民國十五年以前,爲北洋軍閥所佔據,算是第一階段。國民革命軍入閩,底定福州起,至廿二年十九路軍入閩,算是第二階段。「人民革命政府」竊據時期,算作第三階段。閩變敉平後,算是第四階段的開始,大陸撤守,福建省政府遷臺,算是第五階段。先說第一階段的福建政治,完全在北洋軍閥的勢力範圍之內,由李厚基,而王永泉、孫傳芳、周蔭人,無不是十足的軍閥,他們的治閩,其目的僅在搾取,靠軍隊作爲護符,藉籌餉而自肥,於是賣官鬻爵...

  • 文章大冶铁矿之创办与沿革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54期  作者:呂學淵  出版时间:1980-01-10
    关键字: 大冶县 地理沿革 铁矿 矿产 汉冶萍公司

    一、汉冶萍煤铁厂股份有限公司之创业维艰(公元一八七六—一九二七年)㈠大冶县治沿革地理形势与铁矿发现大冶县在禹贡属荆州城,春秋为楚地,原称鄂泰,属南郡,汉属夏雉,晋隋各代隶属纷更,南唐始置为大冶县,隶鄂州,宋置兴国军,大冶属之,明洪武年间改为兴国州,领大冶、通山两县,属武昌府,淸仍之,后改直属武昌府,民国初年属江汉道,十六年(公元一九二七年)开始隶属于第一行政督察区。大冶位于湖北省会武昌之东南隅,在长江南岸,陆路可由县城乘汽车过分水岭、碧寺渡、鄂城、葛店

  • 文章創建平陽縣立醫院的洪天遂院長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5卷 第6期  作者:方浦仁  出版时间:2009-12-01
    关键字: 洪天遂 平阳县立医院 医疗 历史沿革

    平陽縣人民醫院前身平陽縣立醫院創建于一九三九年,至今已有七十年歷史。醫院始設城南塔下宮,文明書院舊址設住院部。住院部有普通病房一間,病床十二張,甲等、特等病房各一間,專作官僚、豪紳之用。醫院有醫務人員十二名,勤雜人員四名。同年,在江南宜山設分院,在北港水頭設分診所。次年改名平陽縣衛生院。一九四三年,在城北設門診部。一九四五年,遷南門天主堂。抗日勝利後遷西門居士林,再遷東門蔡宅洋房(即今疾病控制中心)。當時有醫務人員十七人,其中外內科主任醫師各一人,醫師、...

  • 文章中山溯往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4期  作者:明德  出版时间:1988-02-17
    关键字: 中山县 保定 抗日战争 行政沿革

    前言民國肇造,定縣行新政、辦自治、拆廟宇、興學堂、剪髮放足,蒸蒸日上,氣象一新。民國二年一月八日,政府爲劃一地方行政官署組織,撤消府、州龐制,改州爲縣,改知縣爲縣知事。民國二年春,增訂道制,居省縣之間,地方行政遂復行三級制,定縣隸直隸省保定道。民國十六年,奠都南京,廢道仍爲二級制。抗戰期間於省縣之間設專員公署;抗戰勝利,河北省第九區專員公署駐定縣,轄定、唐、望、無、曲、新、安、深等縣。戰爭紀要一、軍閥之戰:民國九年七月十四日,直皖戰爭爆發於楊村、涿州等地...

  • 文章林县沿革简介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34期  作者:宋浵 出版时间:1982-04-03
    关键字: 林县 沿革 山川 物产 乡贤 名胜古迹

    一、沿革林县古名隆虑,因境内太行主峯隆虑山得名。夏周春秋时属冀州衞晋三地,战国时为韩隆虑邑兼属赵魏,秦属邯郸郡,为苏秦合诸侯结盟处。汉置隆虑县属河内郡,东汉殇帝延平元年以帝讳改为林虑,割属魏郡。后经三国,西晋,东晋,前赵,后赵,前燕,前秦,北魏均有改隶。至孝庄帝永安元年置林虑郡,属相州。东魏析置临淇县,隋文帝析置淇阳县,改置巖州。炀帝废州并临淇,淇阳入林虑属魏郡,唐复置巖州,旋州废改属相州,至金升为林州属河西北路彰德府。兴定三年析安阳水冶村为辅巖县属林州

  • 文章滄海桑田話八灘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9期  作者:倪世勇 牛兆武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八滩镇 历史沿革 英雄城镇 王桥战斗

    八灘境內,原爲海域。南宋紹熙五年(公元一一九四年),黃河決堤,奪淮入海。脫繮的河水夾帶的泥沙不斷淤積增厚,潮汐時漲時落,露出水面的水脊成灘。星轉斗移,春去冬來,漸漸形成莽莽百里灘塗。大約在明朝末期,山西、浙江等省及附近的鹽城、北沙等地,先後有趙、楊、孫等八姓遷徙至廢黃河三角洲,從事割草砍葦、圍堤煮鹽、織網趕海等業,八家同居一草灘。當時四周已有于家、喻家、藺家等七灘,因而把新建的村莊稱爲八灘。八灘最初隸屬葦蕩右營。至乾隆年間,清政府爲運出八灘產的蘆葦,特地...

  • 文章清末山西留學生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19期  作者:郭榮生  出版时间:1982-01-01
    关键字: 留学教育 发展沿革 《南京条约》 赴日留学

    我國留學敎育由來已久,早期稱爲遊學,遠在孔子時代就有遊學之事,惟時處封建社會,交通頗感困難,雖周遊於列國之間,仍未出中國國門。最早出國留學者,爲後漢明帝八年(公元六五年)蔡愔等出西域求佛法,是爲我國留學敎育之開端。繼起者有東晉安帝隆安三年(公元三九九年)之法顯及唐太宗貞觀三年(公元六二九年)玄奘之至印度取經(瞿立鶴:五十年來的留學敎育,載近五十年來之中國敎育)。法顯玄奘基於宗敎信仰出國取經,影響中國文化者至深且鉅,惟渠等之擧措,純係個人行動,朝廷對出國者...

  • 文章台山三年往事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1卷 第1期  作者:侯中一 出版时间:1981-03-31
    关键字: 台山沿革 区域划分 抗日事件

    互敬,倾盖畅谈,尽兴而归。二月十六日,笔者奉委派为台山县警察局课员,同时迁入县政府三楼单身宿舍,服务三年,奉公守法,其间有较重要之事,自思値得一记,兹分述于后:二、台山之沿革台山在汉朝时,属南海郡,称四会县;在晋、宋、齐、梁、陈五代属新会郡,县名盆允。隋时又隶南海郡;唐、宋、元三朝属广州,均改称新会县;自明宏治十一年(西元一四九八)至淸末,始与新会划分,易名为新寗县,仍隶辖于广州府。民初始改称台山县,县治在广州西南约三百六十里,东至新会县界四十里,西与北至

共32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