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主题分类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治理政策共返回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裁海與復海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卷 第3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1979-12-01
    关键字: 裁海 复海 治理政策 历史背景

    年内,云台山成眞空状态,还未闻有股匪之类占山为王的情事。现在且再略谈淸廷对于复海后的措施。在复海案决定前后,曾先行注意以下两点:1.增配兵力,确定边界,并设立烽墩,俾能相互策应,藉期收复之云台防务巩固。2.将以前迁出的老户,招徕复业,开垦地亩。查有余地无人居住,则令他处失所人民,依其志愿,予以塡补安挿。大致说来,这种措施,尙都切要。其较详办法,见哲尔肯及阿席熙等奏疏,并可参阅「海州志」及「云台志」等有关文献,不再多所辞费。总之,淸康熙时代的政治,似较修明。(六

  • 文章雜説《戒石銘》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28期  作者:諸煥燦 出版时间:2004-11-10
    关键字: 中华文化 《戒石铭》 孟昶 《令箴》 治理政策

    在清代中期前,全國各府、州、縣衙大堂前的正中間,都豎有一塊石碑,叫作「戒石」,碑上刻有「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十六字,稱之爲《戒石銘》。這塊「戒石」自宋代時起一直到清代中期,保存了長達七百餘年時間,且遍及全國,非同小可。它是皇帝對地方官員的申明約束,使他們感激自厲,體恤百姓,遠罪遷善,眞正以廉潔之心去爲百姓們辦事,起碼是不做虐民之事,做一名公正的父母官。唯因它於清代中期消亡,後人未能再見此「戒石」,就很少有人說起它了。對此,明代的著名學...

共2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