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治国思想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評介我國的治道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4期  作者:韓有楹 出版时间:2014-02-15
    关键字: 治国思想 优劣准则 儒家治道 法家治道 道家治道 陈述批评

    政治的治乱关键在于政策及所采措施是否得当。然政治措施的是否得当,则随治国所信持的治道是否正确为转移。所谓治道就是治国思想思想是行动的原动力和指南针。思虑周详,计画妥当,付诸实施,则可收预期之功效。思想消极,则行动萎缩。思想有偏差,行动必走入歧途。思想合正道,行动自合理。自古迄今,讲求治国的治道者,为数甚多,不胜枚举。古代即有儒家,道家,法家思想的分立,今日有民主主义,共产主义,法西斯主义,社会主义,三民主义思想的并陈。各行其是,也各有其优缺点

  • 文章《周易》——古代經邦濟世寶典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5卷 第3期  作者:唐明邦 出版时间:1993-07-01
    关键字: 《周易》 治国 古籍 社会思想

    周易》为「五经」之首,之所以将其列入「五经」,在于它富有玄妙精深的哲理和经邦济世的准则。正如《易传》所云:「夫《易》圣人之所极深而硏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系辞上传》第十章)历代明君贤相,志士仁人无不认眞硏习《周易》,「极深硏几」,从中汲取政治、经济、军事思想营养,将其奉为治国理财、「成天下之务」的圭臬。《易传》云:「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

  • 文章韩非子以法治国思想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4期  作者:韓有楹 出版时间:2003-11-01
    关键字: 韩非子 依法治国 思想论道 为政之要 李斯

    治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李斯焚书令有曰:『若欲学法令,以吏为师』。这是窃取韩非显学篇的文句。欲用人之术,而谮人以至于死,心狠手辣,卑劣之至。谮人至死者,人亦谮之,至遭腰斩,夷三族。岂非循环报应的天命法则耶?韩非子的学说总结了前期法家的思想和实践,建立了完整的法学思想体系,为创立统一中央集权国家,提供了理论根据,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他继承荀卿『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思想,否定儒家的「天命论」;又强调「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世异则事

  • 文章論語的時代精神(二)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2卷 第1期  作者:譚煊吾 出版时间:1984-01-15
    关键字: 《论语》 时代精神 齐家 儒家思想 治国精神

    是齐家之外又治国了,不是所谓齐家为治国之本吗?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这儒家思想的主流,到底有何内涵?又发挥了怎么样的光彩?当然,我们不能不推崇!汉文景、唐贞观、开元之治,不能不惊叹砥柱中国五千年历史之奇!它治国之要,是政府属于人民的,人民是在政府的领导下,尽量发挥潜力,争取生活,政府更重视人民福祉,以获得人民的信赖,因此,在循环互赖中,遂构成了论语的治国精神,请看:「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从政矣?子曰、尊五美,摒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

  • 文章我国传统的哲学思想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74期  作者:凌承緖 出版时间:1973-10-02
    关键字: 哲学思想 修身治国 学者观点 历史资料

    哲学者,穷理明德之学也。我国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道统相传,早经奠定哲学之基础,著于学庸,而具体焉。吾人硏究我国传统之哲学思想,须熟习学庸之精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敎,道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是正道明德之敎也。「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乃

  • 文章史記老子本傳的補述(續)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35期  作者:袁金書  出版时间:1985-08-15
    关键字: 《史记》 老子 道家思想 治国理念

    礼记在礼经中,虽为后起的书,后来的学者都认为自孔子以后至于西汉时代,许多孔门后学共同宣说儒家思想的一部书;如无可信的资料,戴圣(小戴)是不会编入的。阎若璩的先圣生卒年月考:「惟昭公二十四年夏五月乙未朔,日有食之。」梁玉绳说:「昭公二十四年,孔子年三十四时,不但僖子方卒,敬叔未能出门从师,且生才十四岁,恐亦未能见于君,未能至周。」(史记志疑)袁宙宗敎授对此怀疑曾有解释:「此种怀疑理由欠充足,因为孟僖子死前曾嘱其子向孔子学礼,葬亦礼之一也,焉可不学?故居

  • 文章孔子教齐景公治国之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226期  作者:倪文達 出版时间:2002-10-01
    关键字: 孔子 治国之道 《论语》 儒家思想

    「論語一顏淵第十二」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齊景公失政,請教孔子,孔子說:「做國君的政事作為,要像國家領袖的道理,做官員的要盡官員的道理,做父兄的,要盡父兄的道理,做子弟的,要盡子弟的道理。」景公頓悟,即說:「你說得很好!假如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這樣起來,雖領有俸給,我還能安心受用嗎?」反觀我們官吏不顧人民死活,建核四作弊偷工減料...

  • 文章論國家長治久安之道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2期  作者:羅光華 出版时间:1998-04-01
    关键字: 治国之道 中央集权 政治思想 均权原理 孙中山

    ——爲隨兩岸紀念 孫中山先生誕辰,預見此一偉大 遺敎將實行於全國,置國家於長治久安。謹提供有關資料,以與鄉親諸君互助、互勉,增進愛鄉愛國敬愛 國父之情懷!

  • 文章儒家思想的中庸之道与民主精神

    来源期刊:《熱河通訊》 第48期  作者:戴樹勛 出版时间:1999-02-20
    关键字: 儒家思想 中庸之道 民主精神 治国平天下

    五条—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修己只是方法,而及人才是目标。及人就是三纲领中的「亲民」。亲民的程序,就是八条目中的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大学中的开宗明义章,便有下列的结语:「自天子以至于庶民,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这几句话,不仅表现实施儒家思想的程序,有本有末,有始有终,也充份显现出中道的精神,有亲有疏,有厚有薄。换言之,应亲者疏,应疏者亲,应薄者厚,应厚者薄,这都不符中庸之道,为儒家思想所不取

  • 文章儒家思想的中庸之道与民主精神

    来源期刊:《熱河通訊》 第50期  作者:戴樹勛 出版时间:2001-01-20
    关键字: 儒家思想 中庸之道 民主精神 治国平天下 民主意识

    条—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修己只是方法,而及人才是目标。及人就是三纲领中的「亲民」。亲民的程序,就是八条目中的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大学中的开宗明义章,便有下列的结语:「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著厚,未之有也。」这几句话不仅是表现实施儒家思想的程序,有本有末,有始有终,也充份显示出中道的精神,有亲有疏,有厚有薄。换言之,应亲者疏,应疏者亲;应薄者厚,应厚者薄,这都不符合中庸之道,为儒家思想不取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