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油灯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从现代照明工具想到古老的素油灯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卷 第4期  作者:小知 出版时间:1981-03-01
    关键字: 照明工具 素油灯 科技发展

    大变局」三个字大材小用,谈谈由现在电灯回头想到素油灯变的路线。前淸的事,我不够年头,(这是沭阳一位古董商人的口头语)无从谈起,民国初年的事,还能记得「大盖散」,且从三四年向后,就灯的演变—素油到洋油灯,学那石匠「锻」磨方法一脐一脐的顺序「摸勒、摸勒」。那时候除去街面上大字号店以及眞正沾洋味的大财主家点洋油灯,其余各等级各类别的住家户,晚上点灯,可以说一律是素油灯,灯的种类用「一窝铜」的高灯占多数,有尺把高底下是大盘子,当中一根细铜柱子,上面顶个小盘,一个灯盏

  • 文章(福州故事)往事瑣憶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94期  作者:方炳桂 出版时间:1996-07-30
    关键字: 桐油 照明 煤油灯 松香

    灯码 松明 洋油猴福州何时开始有电灯未加考证,但灯码、松明(富有松节油的松木片)、洋油猴(用白铁皮或玻璃做的煤油灯)伴随我们的祖先走到不远的以前却是确确实实的事,尤其是号称十邑的福州方言地区更是这样。正规的灯码是铸铁的,象一把小铁勺,放在竹架上,可平放也可壁挂。用时放上灯芯,倒上桐油,即可点燃以照明。这种照明灯具比蜡烛便宜,因此人们都乐于用它。就是这样便宜的东西,有的人还嫌贵,便设法上山采松明,用来夜间照明。笔者祖居建新楼下村,儿时曾跟长辈人到后门山

  • 文章(生活随笔)我心中的油灯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20期  作者:吳孝治 出版时间:2012-07-01
    关键字: 油灯 追忆 童年 母亲 往事

    我的博古架上有一盏毫不起眼的小油灯,它是从我阔别多年的老家中精选出来的。那盏小油灯,虽说简陋,但制作很精细。是当年住在我家隔壁的铜匠阿良伯伯特意为我制作的,他在我拿去的旧铁皮上用圆规和铁尺比划了好久,又是剪又是敲,忙乎了大半天,是用一个小瓶子做盏,用线做成灯芯,卷起圆筒的薄铁皮,通过锡焊把灯盖和芯管制成一体,下面配上圆锥形的灯座,为携带方便还在中间做了一个把手,组成了一盏完美的小油灯。为美观起见还特意为它漆上绿色的油漆,这在当时来说,绝对是一件精美

  • 文章想起寧波小時候(十五)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81期  作者:袁嗣華 出版时间:1983-08-01
    关键字: 宁波童年 家乡趣事 煤油灯 蚊虫

    进一步的是用有玻璃罩的煤油灯,把叮在蚊帐内壁上的蚊子一只一只地烫死,用这个方法比较能将帐内的毒蚊赶尽杀绝。因为家鄕蚊子多,衞生机构又无有效办法扑杀防治,所以小时候在宁波,每年我总得发作几次「冷热病」,尤其在春夏秋的季节裏。宁波方言所指的「冷热病」,就是以后在军中所流行听到的「打摆子」,也就是书本上学到的「疟疾症」。当时的冷热病实际上百分之百是由疟蚊类的蚊子叮咬而传染的。时至今日,已知除了上述传染途径外,还可以经由输血传染。输入一个「供疟疾原者」的血液,可能会

  • 文章一盏油灯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6卷 第1期  作者:王牧之 出版时间:1984-01-10
    关键字: 《一盏油灯 顺境逆境 书评

    但他却能在六千多元的退休俸中,按月列一、二千元买书,而且朋友有急难时,更能仗义援手,从不计及对方能否偿还。因此,他执笔为文,总能在抒情言志中,涓涓地流露出这番博爱无私的人生观。虽然他写的都是五六百字的小品;可是简短的描述中,却也深寓人生的哲理,和数十年来山山水水坎坷境遇中悟出一些生活的经验之谈。他是一位歌颂阳光、追寻阳光的人;但他却一直以一盏油灯自居。他认为油灯虽小,虽不够时髦,可是也能发射出光亮。所以他从不妄自菲薄,更不骄矜自大。他这种自我奉献的信念与作为

  • 文章油灯的日子(抗战时期生活回忆)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1期  作者:陳嘉明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油灯发展史 抗战生活回忆 困苦生活

    灯光与近视生长在台湾的孩子们,从小学,中学而至大学,患有近视的人数,随所受教育程度增高而加多,在大学课堂内,有三分之二的学生架上了近视眼镜,据专家们说:因教室内光线不够标准,光线较暗,而使学生患上了近视,或是读书时间太长,疲劳了眼神经,都是言之成理,还列出数据来佐证他们的研究心得。可是我们也是读过书的人,八年抗战艰苦岁月中,那里有电灯,连煤油灯也没有,抗战前所使用玻璃罩的煤油灯,用进口美孚牌煤油,因沿海港口为日寇所占据,而无煤油可用,家家户户,改用油灯

  • 文章閒話家鄕的燈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56期  作者:海峰 出版时间:1992-10-01
    关键字: 灯盏 蜡烛 油灯 煤气灯 手电筒

    了洋油灯,洋油就是煤油(冠上一个洋字,是表示是外国货),洋油灯的种类很多,普通一般家庭用的是一个寸半口径,四寸高的玻璃瓶,瓶外用白铁做的架子,灯蕊用草纸卷或用棉纱,灯点起来后黑烟直冒。这种灯虽比灯盏亮,移动方便,但很不衞生。稍好的人家使用有灯罩的洋油灯,这种灯由三部份连接起来的,玻璃的灯座包括油箱(也有铜的),灯头铜制,灯蕊有纽可控制,或大或小,灯蕊是棉纱织成带状,约一公分半宽,玻璃灯罩上下两头小,肚大,这种灯是当年最漂亮的,亮度最光的,也是比较干净的灯种

  • 文章江河湖海的故事(十五)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13期  作者:凌紹祖 出版时间:1981-10-10
    关键字: 特殊区域 鸦片 油灯 巢湖 三河镇 诗词作品

    共区祗有几个鄕鎭的面积。在那区域里并看不到共军有形的组织与活动。甚至连一张标语也看不到。可知他们的一切活动是在地下进行。我们到达该区是在下午五、六时之间,天尙未黑。投宿进入一个鄕村小旅舘后,看到整个环境静寂得如死一般。人们很少交谈,也很少活动。在那环境里,令人有窒息之感,因为所有的人都很少有表情。每个房间里有一张挂着蚊帐的木板床,一张小桌子。我们住进房后,就默默地坐在床边上。天黑时,每间房送来一盏小洋油灯。旅舘里也不备伙食。我们那天未曾吃晚饭。天黑即睡

  • 文章憶揚州(續集)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18期  作者:周秋如 出版时间:1982-08-10
    关键字: 台湾地区 工业社会 农业社会 社会进化 衣食住行 帽筒 油灯

    期求神佑平安。若至过年过节,辞年祭祖,全家老幼,皆欢欣鼓舞的依序在拜垫上跪拜行礼,晚辈们高兴的有压岁钱可拿,更要多磕几个头。北伐后,或有长者大寿或婚丧喜庆大典,亲朋长幼前往祝贺吊唁,认为跪拜似乎「封建」多标明「请鞠躬」,其时拜垫即式微了,现在大陆上又为无神论者所据,这种拜垫谅早无踪影矣。㊄洋油灯—在古代的人入晚照明点蜡烛或灯盏,在我幼手时已无人家点蜡烛,蜡烛已成为祭拜之物,油灯盏已作为佛柜上佛灯之用,其时洋油灯已成为家家户户的照明用具了。所谓洋油灯即是煤油灯

  • 文章家鄉的燈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0  作者:朱惠宗 出版时间:1995-08-01
    关键字: 家乡 油灯 美孚灯 三年自然灾害 七十年代

    每当夜幕降临,万家灯火,常常勾起我对灯的遐思萦怀。「灯火」一词,本缘油灯而来,记得幼时,家用的油灯是一只小瓦碟,里面注满了菜油或豆油,外挑一根灯芯。也不知用了多少年代,我们叫它油盏,直到今天,人死了,点在死者身旁的就是这种油盏灯。小时候,我跟祖父母住在四周是篱笆墙的简陋的草棚子里,油盏放在半截衣柜上,借着暗淡的灯光,我学写字、画画、用拾来的烟壳折飞机,用火柴盒制造卡车等小玩意。祖母戴着老花眼镜,凑近油盏,缝补衣衫。祖父吸著自己卷的香烟,草棚里弥漫着呛人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