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河南风俗共返回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春蔬中的寵兒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4期  作者:君儒 出版时间:1978-04-25
    关键字: 割韭菜 河南风俗 思念故乡

    每到了春暖花開,柳綠桃紅的季節裏,菜園子裏的孩子們,嘴裏老在不斷的叨念着:「桃花開,杏花敗,李子開花割韮菜。」眼看着一畦一畦,肥肥嫩嫩的韮菜,希望能快些兒割下來,趕着好嘗鮮兒。其實這時候割下來的韮菜,已經是遲了一步,「鮮」兒早被有資格的爺兒們搶先嚐過啦!割「頭刀韮」是要在桃花剛剛開放的前後那段時間裏,就要着手啦!在桃花含苞待放的時候,此時韮菜才長出四指來長肥嫩的新芽,要再待些日子,等到嫩芽兒長到兩寸來高,正好是「肥、嫩、鮮」的頂尖兒。菜農及時把它齊根兒刈...

  • 文章河南六合沟箕箕面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4期  作者:文軒 出版时间:1978-04-25
    关键字: 河南风俗 怀念故乡 箕箕面

    记得小时候,母亲常于收刈后作些箕箕面让家人吃,别有一番风味,并且增加食欲。如今,经历数十年,这种味道仍深烙于脑海中。家鄕河南的六合沟所做的箕箕面,其名称之由来是因为制作之面食,状如畚箕底之细缝,我们家鄕老一辈的人把它称为「箕箕面」。制作箕箕面的方法极为简单,先准备一个钻了很多小孔的铝杓(家鄕用葫芦钻孔),然后将面粉调成糊,特别注意的是不可太稀或太稠,稀了容易烂,稠了漏不下。把锅中盛淸水煑沸后,将调好的面糊倒进铝杓中,再予轻轻摇幌,面糊便从铝杓的小孔中滴落

  • 文章券橋街頭吹年響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1卷 第4期  作者:武建華 馮金聲  出版时间:1999-10-01
    关键字: 河南风俗 春节习俗 习俗来历

    每逢农历正月初一上午,河南省方城县券桥街周围十里八村的农民们,穿着节日的盛装,扶老携幼,摩肩擦踵,涌向街头听唢呐。在响遏行云的唢呐声裹,三里长街人山人海,好不热闹。这裹春节吹唢呐的活动,在清代和民国称「油腊社」,解放后改称「春节娱乐社」。除夕傍晚,人们即在街上僻静处开始吹;到晚上笙笛互配响彻云天,悠悠动听。象汉剧《杨四郎探母》中的「杨延辉坐宫院自思自…」啦,豫剧《对花枪》中姜桂芝唱的「头上一头白毛羽,脸上一脸枯皱皮,南里北里找女婿…」啦,吹者如狂,听者如

  • 文章當年坐轎子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4卷 第1期  作者:高安澤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河南风俗 抬轿子 趣事回忆

    三月裡臺視播映豫劇「香囊記」,這是名伶王海玲,不久前在美國上演的傑作,劇中有抬橋子一齣,甚爲出色。看過螢幕上徒手精彩動作後,引起我一段往事,在此詳述一番:民國廿一年冬季,我父因伯父私售鴉片,連累受辱,父一病不起,遺下寡母孤兒。次年夏,我讀國校一年級時,叔父任校長,大概看我不差,就把他同學馬校長的女兒,介紹給我訂婚。有天放學回家,母親說:「明天給你訂婚了,去到院子,在那二人抬的食盒内,於斗米(我家吃黃黍,這是白米),斗麵上,各挖一杓。」至今我還不知那是何意...

  • 文章河南谚语醇厚多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0卷 第5期  作者:郭有文 出版时间:1988-05-30
    关键字: 河南风俗 谚语趣谈 乡音乡情

    谚语代表着每个地方的民俗和风情,在他鄕异地遇见老鄕时,如果用家鄕的方言交谈,则不但显得热情亲切,它更十足地增加了地方性的情调和色彩。每个人都有家鄕,每个人也都怀念他的家鄕,「老鄕见老鄕,两眼泪汪汪。」鄕亲们异地相逢,难免要「敍敍家常」。尤其**祸国三十余年,在每个人的家鄕,做出灭绝人性的勾当,大陆上遍地是「黄鼠狼给鸡拜拜,没操好心」的衣冠禽兽的匪干们,家鄕的父老兄弟们的命,随时有「卖鸡子的回家—完蛋啦」的危险。笔者的家鄕是河南北部—俗称豫北人,所以对河南

  • 文章新春元宵憶中州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2期  作者:夏兆瑞 出版时间:1978-02-25
    关键字: 河南风俗 元宵节 擂社艺术

    的沸点。我国固有文化影响之远大可见一斑。河南古为豫州,处九州之中故称中州,过年与元宵节的习俗,虽因地理环境与各省不同,略有异趣,但大多都融会有我中华民族各地固有的风尙。「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是人性良知自然的流露。在台蹉跎二十年,每逢佳节,鄕思不禁油然而生。爰将中州元宵节的欢乐盛况,信笔介绍,聊慰鄕思。中州习俗,新年初一到十五,这半个月内虽都可以向尊亲长辈师长们拜年,但大多数都在初五(俗称破五)以前把拜年的事办完了,剩下没拜的已极寥寥。故破五淸晨送穷(韩愈中州人

  • 文章中原的棗粽子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4期  作者:夏兆瑞 出版时间:1978-04-25
    关键字: 端午节 枣粽子 河南风俗 故乡风貌

    粽子是我國五月端陽應景的食品,也是對戰國時詩人屈原投汨羅江而死的紀念表示。端陽節吃粽子,現已成了我國的民俗風尙。粽子一名角黍,晉風土記:「仲夏端陽烹角黍,俗以菰葉裹黍米,煑令爛熟,于五月五日啖之,名曰粽。」我國今非端陽亦隨時有粽可吃,僅不若端陽普遍而已。且亦並非僅以菰葉裹黍米了。花樣百出,內容各異,品質味道互有不同,有甜有鹹,有葷有素,有山珍海味,有肉類果實……不一而足。但均不離糯米,這是唯一相同之處。而形狀亦有長圓、三角、多角、不規則各種,但都少不了竹...

  • 文章新編撒床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7卷 第2期  作者:谷元斌 王世揚 出版时间:1995-04-01
    关键字: 撒床歌 谷元斌 河南风俗 传统文化

    谷元斌原著王世扬校订余原籍河南省沈丘县槐店鎭,即春秋时代沈子国所在地,颍河(即沙河)流经城南,城西有来自淮阳县(古陈州)之蔡河,当年孔子绝粮于陈,其后乘舟南下,即经由此水路。槐店古蹟甚多,如小项寺、响水桥、城隍庙、旧城墙等皆为明代建筑,具有四百年历史,即令北关外牌坊庄之石头牌坊,亦系清初为县烈妇所建,如以台湾古物分类标准,均应属一级古蹟,惜大陆变色后,倶皆成灰,化为乌有,两年前返鄕探亲,翘盼四十五年期能再次目睹之景物,均无幸存,似此历史悲剧,又岂是「浩劫

  • 文章新編撒床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7卷 第2期  出版时间:1995-04-01
    关键字: 撒床歌 河南风俗 新编撒床歌 传统风俗

    進洞房,喜洋洋,東家請俺來撒床,俺嘴又笨,腔也不強,不過來鬧新女娘。衆親友,您站兩旁,莫要亂,莫要忙,聽我誇誇好洞房:八磚墁的地,土粉粉的墻,巧手丹青畫花樑。喜對子,丈二長,也有綠,也有黃,也有紅紫胭脂粧,一幅一幅掛滿堂。李潤科、郭桂芳,都沒有他倆寫的強;沈邱縣、平輿興,寫大字不勝李思忠。觀罷對子觀中堂,麒麟送子到家鄕,上寫著「某大兄爲令郎花燭之喜」,下綴著「唐司令、都督唐、袁世凱、張鎭芳四愚弟來賀喜」,算風光。木隔扇,銀硃粧,紅似太陽出扶桑,上畫幾筆古...

  • 文章河南南阳的早点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7期  作者:陳七 出版时间:1978-07-25
    关键字: 河南风俗 人物回忆 怀念故乡 南阳饮食文化

    故鄕南陽比較偏僻,早上喝牛奶吃麵包根本沒有,因爲沒有賣奶粉的商店也沒有做麵包的工廠,還有豆漿條也沒有人見過。最令人難忘的早點要算冬天的早晨了每年到交九後差不多較大的十字街口,黃酒館、牛肉鍋都相繼開市,喝黃酒配火燒,熟食肉(滷肉),喝牛肉湯就配油飼尖,這樣味道才夠鮮美。黃酒滋補、活血、驅寒,牛肉湯的營養價値更高,差不多人都愛喝淡的才夠香醇營養,在嚴冬的早上喝不怕寒風吹襲。黃酒是用小殼子紅穀酒米釀成,在頭一年暑天就是麥罷了,用新麥磨麥麩踩麯,第二年秋天酒米收...

共15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