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汉族共返回1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客家族群与中华汉族(上)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7卷 第2期  作者:馮秀珍  出版时间:2009-04-30
    关键字: 客家 族群 汉族 渊源

    客家是汉民族的一个族群,客家民系是当今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影响最为深远的民系之一,全世界现在约有1.3亿客家人,分布在世界80多个国家与地区,国内的最大聚居地是闽粤赣三角联接地带。客家族群与中华汉族的密切关系可概括为三句话:客家话是古代汉语的活化石、客家人自诩为汉族的正宗、客家传承了汉魂。以下就从这三句话展开论证。一、客家话是古代汉语的活化石客家方言是汉语八大方言(北方、吴、湘、赣、客家、闽南、闽北、粤)之一,客家话又叫做客话,或称客家方言或叫客方言

  • 文章福州人的源流

    来源期刊:《闽聲》 第18期  作者:振瀛 出版时间:1968-02-15
    关键字: 种族 闽族 汉族 怪俗

    福州人的种族,细加区别,有自中原南迁的汉族,有称为「三条簪」的闽族,封建时代被歧视的蜑族,蛰居于山中仍自视颇高的畬族,和逊清已经没落的「皇族」的族人(满族),还有的就是外省人。中华民族是由汉、满、蒙、囘、藏、苗、猺等族构成的事实,大家都很淸楚。构成福州人的种族,相信知道的人就不多了。这里,吿诉您一点事实,让大家也知道这些到今日已不必计较而却都想知道的一点源流。福州人的种族,细加区别,有自中原南迁的汉族,有称为「三条簪」的闽族(闽与蛮通)。封建时代被歧视

  • 文章民系為何僅在南方發展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2卷 第1期  作者:楊達祥  出版时间:2004-01-31
    关键字: 中华民族 汉族 华夏族 南方各族优势

    民族是经历过长期历史演变后,形成的一个稳定的群体。中华民族是一个以汉民族为主体、由五十六个大小民族组成的共同体。这个既有共同特征,各民族又有自己特点的中华民族,显示了其根深枝茂,支系纵横的博大气派,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基本结构。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汉族以其人口占绝大多数与发达的经济和先进的文化,而居于五十六个民族中的主体地位。汉族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历史最悠久的民族。汉族的前身是华夏族,它是夏、商、周、楚等部落为主体,融合了羌、狄、蛮、夷的一部分

  • 文章張、廖、簡五百年前是一家

    来源期刊:《五華同鄉會會刊》 第21期  作者:張杞芳 出版时间:2011-12-01
    关键字: 各姓来源 宗族渊源 各姓联宗 汉族南迁

    列祖,即以祭东拿张公,后祭中盒孙公,并曾迎祭张姓人泉始祖张延鲁。然而,张颜及张孙的联宗,在中国尙未形成。十、历史上汉族的南移,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1、自东晋至隋唐因为北方民族人侵,受五胡乱华影响。2、自唐末黄巢,王仙芝作乱,至唐亡后各地割据影响。3、宋高宗南渡,金、元先后人主中原,谋生艰难影响。如果再予细分,似可分为八个梯次:1、西元八年五莽篡汉建立新朝时。2、西元三一七年五胡乱华,晋室东迁时。3、西元四二〇年刘裕篡晋,南北朝形成时。4、西元六六九年唐高宗

  • 文章国父世系

    来源期刊:《鄉音》 第14期  作者:陳運棟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汉族 永安 孙中山 客家人 家谱

    明末流寇之禍,可以說是漢民族有史以來罕見的變局。淸軍始而入援,繼而入侵,每至一地,姦擄焚殺,無所不用其極,揚州十日,嘉定三屠,尤爲慘絕人寰。史家說:「亡國之慘,莫過於明」,眞是言之不虛。漢民族爲了持續復國機運,裹械携家,南渡閩嶠,以圖大擧者,比比皆是。而這些忠憤之士,眞是用武無地,纔相率放下武器,力田就活。這一時期客家人的遷徙,約有下列四種情況:㈠前代客家人住於廣東者,多屬山地,田畝少,收穫不敷食用,經過有明一代的休養生息,人口膨脹,資力日充,需要向外擴...

  • 文章國人硏究百家姓近訊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3卷 第1期  作者:本社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1-03-01
    关键字: 姓氏研究 汉族百家姓 研究报道

    郝、孔、白、崔、康、毛、邱、秦、江、史、顾、侯、邵、孟、龙、万、段、雷、钱、汤、尹、黎、易、常、武、乔、贺、赖、龚、文。姓这一百个姓氏的人,总计约占汉族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七。报导说,硏究还发现,汉族姓氏分布有着明显的地区差异。李、王、张、刘等大姓在北方人中常见,而陈、赵、黄、林、吴等大姓在南方人中所占比例较高。杜若甫说,他们目前还没有摸清汉族人口正在使用的姓氏到底有多少,从一九八二年全大陆人口普查随机抽样中仅获得一千零六十六个,这是不完全的。他估计汉族目前

  • 文章中國婚喪禮俗——(一)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23期  作者:常華、張振華 出版时间:1997-02-07
    关键字: 汉族婚俗 满族婚俗 京津地区 河北省

    編者按:常華先生現任北京史地民俗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民革中央(團結)雜誌編輯部主任,多年來不辭辛勞,勇於踏察力求印證文獻記載之詳實性,使史料與現際狀況相結合,深入京津各郊區山地調査,訪問了解各處名勝、古跡風土人情,蒐集實物資料,考證有關史實,爲北京民俗博物館積累豐富資料。常華先生長期生活工作在北京,曾在「人民日報」、「北京日報」、「中國旅遊報」、「文史資料選輯」、「縱橫」、「旅遊」等報刊發表文章六百餘篇;另著有「北京西山尋幽訪勝」、「北京名人故居」、「重...

  • 文章汉族的主流——客家民系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10期  作者:饒穎奇 出版时间:1973-10-05
    关键字: 客家民系 汉族 源流 分布 民性

    成为学者们探讨的一项热门课题。目前我们容易见到的有关「客家」文献,有林达泉所著的「客说」;钟用和所著的「土客源流考」;邹鲁所著的「汉族客福考」;胡曦之所著的「广东民族考」;刘士骥所著的「客家福佬纠纷始末」;曾友豪所著的「客语是中原古音考」;饶芙裳著「客语源流」;罗霭其所著的「客家方言」;罗香林所著的客家硏究导论等及各种地方志,对于「客家」与汉族的关系,均有较具体的记述,但都比不上民国十三年香港崇正公会所编印的崇正系谱来得翔实。所谓崇正系谱,即是「客家」人的公谱,书

  • 文章隨風箏飄蕩的遐思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348期  作者:紐西蘭·古進 出版时间:2012-12-01
    关键字: 放风筝 纸鸢 汉族移民 民族文化 传统技艺

    粤东故乡,每年秋高气爽之际,除了登高,还兴放风筝的风俗,村中老叔大哥们用土纸和小竹枝扎制四方形的纸鹞,放飞蓝天,仰天收放,怡然自得,乐在其中。据说纸鹞起源于北宋中原地区,当时汉人创制的纸鹞形式,我未考查,估计技术比较简易,形式也较单一。后来有智者制造出小而轻的竹哨,绑在纸鹞上面放到天空,风吹哨响如筝鸣,故改称风筝。北宋末年,异族铁骑南侵中原。大批汉族士庶纷纷南迁江淮地区避难。其中有一部分移民,辗转至现在的赣闽粤三省交界山区,和早先迁入的汉族移民共同生活

  • 文章鹿邑縣簡介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34期  作者:王循貴 出版时间:1982-04-03
    关键字: 鹿邑县 道教 老子 中原文化 汉族

    两岸区域,所以汉族开化起于黄河流域,因此为汉族发祥之地。二、古代鹿邑社会的简述:㈠文化及制度鹿邑县位于豫东相邻山东郓城县,地势较底平原,属盆地,有淸、黑、红、三河,渭水下流,据说是大禹治水而建筑,地味最为肥沃,大部是农业部族,在向来所称为中原之文化十分发达的地方,距鹿邑县城东卅里,汲水集王古洞王氏宗祠,宗祠墙壁两侧有石刻画像,反映出历史上社会之具体的形像,古墓地百亩,遗物有千顷牌妨、墓墟、石埤、石马、石象、石人等古墓地前大官道路旁直立石埤楼一座,高五十丈宽

共18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