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汉口共返回2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再续汉口丛谈(二)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11期  作者:晦堂居士  出版时间:1994-04-10
    关键字: 漢口

    庄于康熙三十年游汉口,曾寓居今四官殿,杂记中曾记之,而释四官殿之义曰,辛未秋予庽汉上时,卧处共有四官像,即天地水火也,三官始于黄巾,而道士家因之,不知何时益之以火,天地水火为四正,益以风雷山泽为八卦之神,亦是一说,考四官殿修于康熙六年,熊钟陵为之记,继庄庽此,蓄在熊氏作记二十年之后矣。今日汉市物値,无不昻于二十年前十倍有奇,较二百年前更不可臆计,光緖辛卯,予初入鄂,其时渡江附官渡者每人给钱二文,满五十人足陌而开渡,划船亦略同,其渡所则往汉阳者平湖门唤渡,往

  • 文章再续汉口丛谈卷(一)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10期  作者:晦堂居士  出版时间:1994-01-10
    关键字: 汉口 汉口丛谈

    刘继庄广阳杂记称,林障山有故城,晋建兴二年,太尉陶侃鎭荆州治此后移沙羡,此处遂废。今土人呼曰城头山。在汉口之西三十里,鄂家口,人烟辐辏。百物皆具,宗夏言,此地近日气象日隆,人物趋此,汉口衰象已现,汉衰此其昌乎,葢上游繁盛,古说荆襄,后则团风鎭,明季移于武昌,汉口之兴,利在淸初,今鄂家口将又继汉口而起矣,今按刘氏此说颇多可绎证者,其于东南商业盛衰之史掌,与江汉市鎭变迁之大凡,殊有窥见,为引申之,有可补前说汉口历史之未备者,惟团风武昌之说,乃方隅中偶尔之事

  • 文章汉口丛谈(七)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02期  作者:本社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2-01-10
    关键字: 汉口丛谈 汉口沿革 汉口历史

    区别者同,此类甎君所获不下数十种,如嘉定咸淳至元嘉靖崇祯,其埏埴尤精美,又有嘉靖十八年奉分巡武昌道督委武昌府造一甓,且因诸甎而攷知嘉定嘉靖时城,武昌各路,列郡均承应分造,大抵前代大工大役,必起各州军路民夫,又各以其物应类如此也,均室闲以拓本见贻,故因而志之,攷钱梅溪履园丛话,载乾隆己酉岁荆州筑堤,取土得古钱无数,时梅溪在武昌节署,偶渡江至汉口,见肆中有古钱三千枚,皆购得之,其钱文曰,宋通元宝,太平通宝,淳化元宝,以下直至德祐元宝皆宋一代之钱文也,梅溪因为分次

  • 文章汉口的佳肴美点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26期  作者:蕭靜文  出版时间:1973-01-10
    关键字: 佳肴 汉口 故乡

    抗战胜利的那年,随着外子吿别了陪都,返囘故鄕汉口,眼见武汉三鎭日渐繁荣,人们的心情也充满了兴奋。经过了八年离乱,亲友们一旦相聚,免不了大宴小酌地欢敍一番。本来湖北人就很讲究烹调,又很好客,于是,我们饱尝家鄕口味,那时眞是口福不浅。无奈好景不常,如今,只得写出几样我最怀念的家鄕口味,以慰馋情。汉口民生路有一家「沔阳饭店」,是武汉有名的蒸菜总汇,无论是粉蒸鸡、鸭、鱼、肉、茼蒿、卜萝丝………等,只要是出自这家蒸笼,味道就与众不同。尤其是春夏上市的「蒸鲥鱼

  • 文章十年磨劍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67期  作者:孫震 出版时间:1978-06-30
    关键字: 外交 租界 汉口 铁路 军校

    川内长江对外通航,自「重庆」到「湖北」「宜昌」一段,数千年均赖民间木船,因江中礁石及滩头甚多,如航程中的「淸滩」「泄滩」等,均为著名险滩,每每沉船,以致人货同时损失之事,常有所闻。至「光緖」后期,偶有英商以「彛陵」「利川」小火轮,冒险试航渝宜一段,既无定期,停航时多,不能作正式交通。直至「宣统」年间,川商始有「川江航运公司」组织,负责渝宜一段运输。最初航行为「蜀通」轮,至民元余等到重庆集合准备赴汉口转保定时,该公司第二艘新制「蜀亨」轮,正运渝试航,同学们即

  • 文章續漢囗叢談(八)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09期  作者:本社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3-10-10
    关键字: 汉口丛谈 地方志

    亭于山上,然则封建名亭,乃由后溯前为志庆之举,不如《肇基录》所云也。又《东轩述异记》称:武昌府汉阳门内,旧有陈友谅广积仓基,今皆为民居,考今汉阳门内,有巷名广福坊,或者广福即广积,积与福音近,坊与仓音近也,殆即是矣。又《括异志》称头陀寺山下城有小路,旁有费家园,有西汉前将军何复墓,近冡有丛薄;有老松,今亦不知在何处。汉口之名,在湖北亦有见他处者,荆门州所属之当阳县已有二处,皆险要隘害之地,宜于用兵,而非经商要冲之区,其一曰大汉口,在县北三十五里。又一曰小

  • 文章谈民初汉口两家小报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51期  作者:喻血輪  出版时间:1979-04-10
    关键字: 汉口报业 繁华报 消闲录

    民国初年,汉口报纸,自震旦民报被封后,大报仅存有中西报、国民新报、新闻报三家。当时所谓大报者,系指日出三大张而言,其有日出一张或半张者,则皆称之曰小报。关于几家大报历史与发行情形,笔者前已记述。兹篇所谈,则为当时颇为行销之两张小报,一曰繁华报,一曰消闲录,繁华报以花事为主体,消闲录以文艺为主体,皆为个人经营,而供有闲阶级阅读之刋物,今略述如下:一、繁华报繁华报设在英租界一码头鼎安里,为对开一大张,发行人为张云渊,是一个道地上海型人物,面圆而胖,喜穿大红花

  • 文章汉口沈家庙的趣闻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30期  作者:劉一曙  出版时间:1999-01-10
    关键字: 汉口 沈家庙 民间故事

    提起沈家庙,湖北武汉的「老汉口」居民,可说是家喻户晓。其原因是它带有一些传奇色彩,然而它却又是一件较为真实的历史故事。笔者在七十多年前就生长居住在这里,因此对其种种经过所有见闻和了解。现就回忆所及,提供识者指正。旧时的「沈家庙」,座落在汉口汉正街中段,前门北面临街,后墙迳抵大夹街南沿;右侧与「一步厅」(今「怡步巷」)相邻,左边紧靠九如巷,整个占地面积颇大。清末时期,有个无业游民,名叫沈元喜,只身住在九如巷内的破棚子里,仅靠捡渣滓、拾破烂、收荒货糊口。一日

  • 文章东方的芝加哥汉口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32期  作者:征鴻  出版时间:1974-07-10
    关键字: 汉口 城市建设 工商业 娱乐设施

    沿长江的商埠,除上海外,以汉口为最大。汉口地居长江之西,汉水之北,往昔就有九省通衢之称。就是:循长江西通川滇;东通赣皖苏;南通湘黔;循汉水则上达豫陜。在陆上则有平汉与粤汉两铁路,隔江联运,北至北平,南达广州,外人有「东方芝加哥」之誉。汉口又称汉臯。古称夏口,三国时为军事重鎭,原属荆州刘表的地盘,由黄祖率水军驻守,后为孙策所杀,刘表令其长子刘琦鎭江夏。会曹操大军南下,刘备自博望败至夏口,与刘琦合兵,联合东吴以拒曹,赤壁鏖兵,联军发动火攻,使曹军一败涂地,操

  • 文章汉口丛谈(六)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01期  作者:王葆心  出版时间:1991-10-10
    关键字: 湖北汉口 名称由来 名胜简介

    之举,不如肇基录所云也,又东轩述异记,称武昌府汉阳门内,旧有陈友谅广积仓基,今皆为民居,考今汉阳门内,有巷名广福坊,或者广福即广积,积与福音近,坊与仓音近也,殆即是矣,又括异志称头陀寺山下城有小路,旁有费家园,有西汉前将军何复墓,近冢有丛薄,有老松,今亦不知在何处。汉口之名,在湖北亦有见他处者,荆门州所属之当阳县已有二处,皆险要隘害之地,宜于用兵,而非经商要冲之区,其一曰大汉口,在县北三十五里,又一曰小汉口,与大汉口相近,皆高巖绝壁,下有小径通安陆府及荆门州

共28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