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永嘉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八年抗戰溫城舊事記要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8卷 第6期  作者:胡今虛  出版时间:1992-12-01
    关键字: 温州 永嘉 抗日战争 大事记

    三民主义青年团永嘉分团举行青年大会。青年团浙江省支团干事长倪文亚自重庆返省后第一次到温州,本县县长、国民党书记长等到埠头欢迎。◎浙瓯日报》专载词学家夏癯禅(承焘)的重要哲理论文《转—泛说忧患、气质、过失三事》,谈南宋温州诗人潘柽的佛家「转识成智」和「转依」说。◎本县财政经济学家、省税务管理局长张淼发起筹建永嘉建国高级商业职业学校,即得他所在部门及温州工商各界人士支持,其父将亲友所致寿金全部捐充该校创办费。校舍暂借用落霞潭畔新建的汪氏家祠。校长由省税务局主任秘书李一飞

  • 文章令人懷念的陳竺同老師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8卷 第5期  作者:周大川 出版时间:1992-10-01
    关键字: 陈竺同 抗日战争 永嘉 日本 温州

    1898—1955)老师,原名经,字啸秋,出生于今温州市鹿城区小南门小商人家庭。1915年毕业于浙江省立第十师范学校,1919年入南京支那内学院,从欧阳竟无学印度哲学,在学四年,将印度文化和中国历史沟通起来,奠定他一生从事外来文化史和亚洲史硏究的基础。1925年,他回家鄕在永嘉艺文中学任敎。这是一所敎会学校,校长英国人,华名蔡博敏,这人是当年英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典型人物,平时对学生凶横无理,仇视中国人民。该年五月底,上海日本帝国主义份子枪杀我纱厂工人顾正红,激成

  • 文章八年抗戰温城舊事記要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8卷 第5期  作者:林文鈞 胡今虛 出版时间:1992-10-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永嘉 大事记 温州

    一九四三年 民国三十二年 癸未(一月)◎温州军事当局放宽对瓯江的封锁,淮许渔船、盐船、粮船进入城区,其他船只仍只许停泊在封锁线外的北岸乐清县磐石或南岸永嘉县永强。◎全国开始实施货物限价。温州区举行管制物价会议。本城报纸逐日公告本地金银、粮食、布匹、药品以及日常蔬菜副食品等限价细目,如食油每斤十一元五角,猪肉每斤九元,毛鸡每斤十元等。管制严格。◎县律师公会举办平民法律扶助,各理事名律师皆轮流驻会办理。◎温州专员公署、永嘉县政府及军事机关等法团联合创办

  • 文章三談温州未來不是夢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7卷 第1期  作者:蔡似靜 出版时间:1991-02-10
    关键字: 温州 永嘉之学 温州大学 特产

    一:前言写乡土文章,唯一乐趣,当文章披露,正在纳闷为什么没有引起重视?偶在一次同乡聚会场合,忽然掌声响起,佳评如涌,同时还获得另一则讯息,就是海峡对岸,温州工商报予以转载,在金钱游戏盛行的台湾,能有如许的收视率,加上不低的回响,的确心中自然温暖和感动,于是萌生第三个梦。二:永嘉之学在扶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宋代学术,讲求理学,及至南迁,喘息方定,议论蜂起,百花齐放,有志之士,竞言恢复,倡言为文务必合于实用,不屑咬文嚼字,金瓯永嘉学派,卓然成为南渡思想主流

  • 文章爲什麼要建過江隧道?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7卷 第1期  出版时间:2001-02-01
    关键字: 过江隧道 永嘉 交通发展 瓯江隧道

    永嘉,地处山区,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原因,曾是贫困区。脱掉「贫困区」的帽子后,如何让全县人民步上小康呢?要摆脱贫困,就得向繁荣的温州市区靠拢,把外来投资者引进来,让农村城市化,因此,撤县立市成了几届永嘉县委县政府的共同梦想。而要实现梦想,首要条件之一就是便捷的交通。改革开放后,温州市已在瓯江上,架起多条越江通道,以上游到下游依次有瓯江五桥、瓯江大桥、东瓯大桥、温州大桥。其中,瓯江大桥和东瓯大桥间的距离为五公里,东瓯大桥和温州大桥距离约为十五公里。可面对瓯江

  • 文章懷念故鄉永瑞七鋪的風光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卷 第2期  出版时间:1986-05-15
    关键字: 怀念故乡 永嘉 瑞安 “四一九” 往事回忆

    这裏所称的「七铺」,是温州方言七十华里,由瑞安渡过飞云江从水路到温州小南门、河川长七十华里,河流宽广,约本省北部淡水河关渡段那么宽,两岸除阡陌纵横稻田外,有许多农村和小鎭,是永嘉瑞安两县的交通要道。澎澎澎冒着黑烟的小火轮,后面拖着七八艘的大木船、木船宽约五公尺、长约十余公尺、舱内摆着一排排的长櫈,每张可坐七八位旅客,船头船尾各有一位撑篙掌舵船夫;是维护木船跟着小火轮作直线前进。大木船都有以竹筏棕榈编成的「篷」。可以遮风蔽雨。如果晴天竹篷推开,旅客可以一路

  • 文章溫州新貌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6卷 第11期  作者:戴勁男 出版时间:2014-11-10
    关键字: 温州 永嘉 旅游业 乐清湾 “海中塔”

    永嘉旅游井喷式增长永嘉去年全县接待旅游客四一五万人次,同比增长三三%;其中海外近二·六万人次,增长三一·五%;旅游总收入三〇·六亿元,增长三三%,占全县GDP的一〇·七%。这得益于永嘉有了让游客常看常新的内容,使楠溪江从原来的夏、秋旺季变成了季季旺。永嘉投入近二亿元打造核心古村「六个一」工程,建成了古树绿道、旅游文化商业街、二十个文化展馆、三十三个文化大礼堂。乡村游也成了新看点:林坑、苍坡、岭上人家、暨家寨等农家乐特色村……。全国最高海中铁塔在乐清湾

  • 文章东方第一大纽扣市场——记中国第一家农村专业市场永嘉县桥头镇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4卷 第4、5期  作者:周其俊  出版时间:1998-09-01
    关键字: 纽扣市场 农村市场 温州精神 永嘉县桥头镇

    温州的成功之谜,除了温州人善于从狭缝里生长的百折不挠精神之外,「小商品、大市场」的经营格局,也为温州的经济飞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记者采访发现,温州市场的小商品大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息息相关。许多小商品看起来虽其貌不扬,不显眼,生活中却不可少。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实践中,温州人尝到了「建一处市场、兴一门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百姓」的甜头。二十年前,中国第一家农村专业市场永嘉县桥头镇还是一个离一〇四国道四公里的小山城,现在却成了闻名中外的「东方第一大

  • 文章探究溫州經濟的文化基因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8卷 第2期  作者:方匯瑛 周少華  出版时间:2002-04-01
    关键字: 温州经济 竞争环境 文化精神 永嘉学派 事功之学

    重本(农)轻末(商)」的传统观念,离土离乡,从事工商业。于是,瓯越之地就较早地形成了商业文化,人们「富贵而不务本」,纷纷走上经商之路。有史书描写说:「地不宜桑而织纫工,不宜漆而器用备」,「海育多于地」。在南宋时期,永嘉县的商业税是全国各县平均商税的7倍多。这种悠远的经商传统和深厚的商业文化,渐渐地渗透到人们的血液,成为温州人的一种符号。有人说,温州人的头发都是空心的,每根头发里都蕴藏着商业智慧。根植于温州人骨髓里的这种「商人基因」,一旦遇到适宜的气候条件

  • 文章抗戰時期,溫州敎育之回憶記温州早期商校——建國高商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3卷 第1期  作者:陳聖行 出版时间:1997-02-01
    关键字: 浙江永嘉私立建国高级商业职业学校 教育 温州 发展

    前温州建国高商全名是「浙江永嘉私立建国高级商业职业学校」,由当时浙江省税务局长永嘉人法国留学生张淼先生发起创办;为一因应抗战建国培养税务人员及财政会计人才,投入国家建设需要而设立商业学校。校董成员有张淼(董事长),李一飞、戴千里、金荣轩、屠白麟、吴百亨、翁来科等。一九四四年三月开办时,校舍借用九山河畔汪宅祠堂(现为温州体育学校),校长李一飞,瑞安人,由浙江省税务局主任祕书调任。教导主任施伯华,是省立温州中学资深文史教师。总务主任先是戴星亚,后是张德滋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