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水车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北平的獨輪車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7期  作者:不非 出版时间:1981-02-05
    关键字: 北平 独轮车 交通工具 水车 粪车

    无人敎养的孩子,北平人叫他们做野孩子,他们整天做那些无聊的事。凡是家中有管敎的儿童,谁也做不出这种事情来。「倒水的」推著那笨重的独轮车,压的轮轴,发出「滋牛滋牛」的声音,看起来像是很费力气,他们从没有想过如何改良一下,一直到民国二十几年,始有两轮的水车出现,但是他们仍然怀念那用过很久的独轮车,认为两轮的,每次运水少,而更费劲儿。这些山东大汉,都有一种憨直的态度,受人们的欢迎,有时还和他开开玩笑,比如说,有人得了伤风的病,就在他向水缸里倒水的时候,偸偸地走在

  • 文章雁灘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27期  作者:余宗 出版时间:1987-02-01
    关键字: 雁滩 石田 巨形水车 百斤大鲤 猎雁

    原本也是一块普通的泥田,只不过在泥上加舖一层像鹅卵石大小的细石而已。从上望去可说是块百分之百的石田,全不见泥土。须知这种石田有它特别的作用,田面上的卵石就含有绝缘保温保湿的功能。夜间天降下的露水,尽被这些石块吸藏在泥土,白天太阳出来后,又变做保护地下水分的挡箭牌。故能吸收水分,保持水分,保持湿度,具备了多种的作用,才能种出既肥大又耐久储的大白菜。巨型的水车雁滩的水车可比美荷兰的风车,因为雁滩两旁的农田,尤其是靠贺兰山南边的尽是烟叶田。因占了地土气候的适宜

  • 文章我国民间的水车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5卷 第11期  作者:洪以瑞 出版时间:2003-11-10
    关键字: 水车 诗句 民俗文化 农具 灌溉 劳动

    水车是我国古代农民提水灌田的农具。江南水鄕,入春以后天气晴雨无定,晴则抗旱,雨则排涝,车水之声遍地。在同旱涝抗争中,农民与水车世代相伴,视水车为木龙,是龙的化身,能代龙施雨。农民为颂扬水车的功能,常请鄕村中书法上等的文人或艺师创作出美妙的诗句提写在水车上,这些反映劳动人民与大自然作斗争和企盼粮食丰收的水车诗,深受农民的欢迎。因而水车诗在民间广泛流传,成了我国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水车诗根植与我国民间,纯属土生土长的地方文学作品,它不受一般诗词格律

  • 文章水车与风柜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15期  作者:王卓羣 出版时间:1979-02-01
    关键字: 水利设施 水车 风柜 农具

    故鄕多山,农家耕种的田地,以丘陵地居多,由于水利设施缺乏,多数的农地都要靠天吃饭,因此,争田水的纠纷时见,倘逢久旱不雨,祗好祈求菩萨的保祐了。水车是故鄕农家最主要的汲水灌漑农田机具,它的材料是上好硬木,非常厚实。分轮架和水漕两部份,轮架上按装一根大轮轴,轴的当中有一个立轮,轮的前方啣接着一条水漕,水漕长丈余,漕内装置一条像脚踏车链条似的叶子板。轮轴的左右两端各有一块十字形的踏脚板。汲水作用,就是人站在踏脚板上,不停地踩动,使轮轴转动。于是立轮亦跟着旋转

  • 文章話我故鄉情

    来源期刊:《浦東》 第52期  作者:畢加 出版时间:1988-04-15
    关键字: 水车 灌溉 乡村 童年记忆 水塘

    那依呀依呀的水车水车,在我们绿苗遍地的鄕村,是可常见的;如你到鄕村里来,水车就会依呀依呀的在溪流上转动,恒常的招唤着你,引你瞩目。水车,有的也设在不算高的陡斜小堤处,但空旷的工地上比较多。平原的溪流较为活泼,走起路来,匆匆疾疾,任何转弯抹角也可以行之若素,唯一不能走的是高处,原因是它们的天赋身子软,不能直起身体来爬坡,于是,在高处的农耕地,村人们使想法子架设了水车,至于水车的数量,则全视需要灌溉高地的面积而定。转动不停的水车靠流水去推动,它们一向配合

  • 文章故鄉拾穗(六四)農業槪況——水利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29期  作者:張一嘯  出版时间:1979-05-15
    关键字: 故乡 农业槪况 水利 农田 水车

    久旱不雨,沟塘内之水缺乏来源,自然日渐减少,如再不适时吸取以作灌漑之用,则有干涸之虞,而沟塘四周之禾苗,亦已届非灌漑不可之程度,于是各田主约定时日,分别邀请至亲或左邻右舍,对象均须是年靑力壮者,否则便无法胜任,将九人轴之车水设备,运至田头沟塘边架好,定时进行抢水。抢水也得有一定之条件:一、必须灌漑之田亩面积各户相差无几。二、必须田内是种植禾苗。三、必须沟塘内之水量已不足沟塘四周田亩灌漑一次之时。简单的说,即是相等田亩之数家,在同一时刻,共同以水车在同一沟

  • 文章故鄉拾穗(十九)農業槪況——稻米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80期  作者:張一嘯  出版时间:1975-05-15
    关键字: 水田 水车 水桶 稻米 农业

    水中,必须使之露出水面,以便吸取阳光。引水之工具有二,一为水车,一为笆斗或木桶。所谓水车,是藉人力引水入田之车,请参阅鄕讯第二十三期拙作「讼师卜林望」篇即知梗槪。惟秧田头所置之水车三人轴即可,但须沟渠或池塘内之水平与秧田之平面相差不大三人轴方可应用,此种引水法,大都在「滩里」。因滩里是圩田,圩田四周沟渠内之水平与田之平面相差无几,由于水车之构造成本大,并不是每户农家所能购置,仅少数大户人家才能备有;至于笆斗或木桶,则是农户家家所备有之用具,因其除可作引水之工具外

  • 文章故鄕憶往戽水與「喊桑」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4期  作者:秋心  出版时间:1972-08-20
    关键字: 故乡 农田灌溉 水车戽水 桑歌 一筹满了

    故鄕的农田灌溉,在没有戽水机器船以前,都是用水车戽水的;水车有用牛拖转的,有用人力脚踏的;现在但谈用人力脚踏的,这种水车有一个用木板拼合制成的水槽,长短不等,视河水与田岸的距离而定,岸高用长槽,岸低用短槽,所以有三、四丈长的,也有一、二丈长的,槽中装以木制戽斗,戽斗一个个用硬木做的活络绞链(俗称凹公头)连起,一端环绕在车轴中心的轮齿上,车轴两端搁以尺多高的架子,装设在沿河边的田岸上,名为「车垜」,车轴两边,各装踏脚二,三具,或三、四具,一具踏脚,就是装

  • 文章剡东之水堰、水栅、水车、水碓、水磨与油车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5卷 第3期  作者:吳本一 出版时间:1973-03-31
    关键字: 剡县 水堰 水碓 水车 油车

    而耘,惟里小蒋、外小蒋、芳口、溪西等村,拥有小型之盆地,如靑山畈、董坞畈、马车畈、平珠畈、下坞畈、溪西畈,产米较多,为剡东新昌之世外桃源。水堰、水栅、水车、水碓、水磨与油车,在溪流盆地里,为工业型之建设,古人利用原始的头脑,自然的以水的力量和机械的原理,所设计的工业设备;溪流的水力较大及两岸不宽的适当地点,用人工以若干大石块开辟,筑成为一条宽约十几丈或数十丈的水堰,把溪流主道,调节水位的泄洪之溪道;水堰上一或二个溪流分道,或溪岸甚深,田在高处,则修建

  • 文章热烈祝贺宁海水车老人协会建会十周年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48期  作者:陳錫慶 出版时间:1998-03-10
    关键字: 宁海 水车老人协会 周年纪念 陈锡庆 金其康

    陈锡庆先生宁海水车人,年逾花甲曾任宁海公安局局长,体格魁梧,服务热忱,对鄕邦公益事业贡献良多,也是建立水车老协的功臣。金其康谨志十年前头老年人,坐在街边讲闲情,风吹眼睛要流泪,天气冷热无遮荫。自从办起老协会,围在屋里讲文明,增加知识健身体,大家高兴延寿命。协会依靠县、鎭、村,社会各界来帮衬,老人劳动又助款,贫困村里出奇景。淼川先生有决心,全心全意为老人,十个年头如一日,功劳算他第一名。象富、月仙先生好园丁,还对「老协」表亲情,奉献节约辛苦钱,助人为乐品格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