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水力共返回2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參觀中横路,結伴梨山行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12期  作者:馬景銘 出版时间:1983-02-01
    关键字: 梨山 水力发电 瀑布 溪流 山林

    参观,曾搭乘相当于七十五层楼高之电梯,降至水库底,解释发电设备,继而升至库顶,乌瞰全景,同仁固均系工程外行,目睹该伟大工程,莫不啧啧称羨!値此举世为能源威胁之秋,水力发电更有其发展之潜力和价値,则是显而易见的;同时也由此可以看出台电人员多年来孜孜不倦贡献之一斑。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过梨山宾馆,因时间关系,匆匆一瞥即直奔武陵农场靑年活动中心晚餐,餐后围坐一起观看电视,大家都欲知英阿福岛之争的发展情形,身在山中,仍不忘关心世事。然后就寝,同仁分开男女各睡统舖,许多

  • 文章沁河域流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5卷 第1期  作者:温存德 王文俊 史洪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沁河 支流 黄河 中游 自然资源 水力资源

    区,又是全国闻名的「四大怀药」(菊花、地黄、牛夕、山药)的集中产地。沁河水力资源可开发装机容量一二万多千瓦,主要集中在润城到五龙口河段。目前,丹河已建成青天河、后寨等小型水电站,装机容量二·五万千瓦。流域东、南部有太焦和焦柳铁路通过。上中游以公路为主。交通尙称便利。

  • 文章四川省各河流已发见之水力及其电量表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54期  作者:健廬輯 出版时间:1975-06-01
    关键字: 四川 河流 水力 电量表 年鉴

    (註)上表載民國三十三年十月印行國民政府年鑑「地方之部」第八章:「四川省」第五節「水利」。

  • 文章已趨現代化的衢州市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4卷 第5期  作者:戴維思 出版时间:1992-05-10
    关键字: 交通枢纽 城区建设 水力发电 工业 教育

    七百五十三所。初中五十九所。完全中学十所。高中十所。职业学校三所。师范学校一所。职工中学二所。成人敎育学校六十二所。电大工作站一所。衢化工大一所。浙江大学工学院分校一所。各类在校学生为一四五、六八六人。但目前人口仍有百分之二十二为文盲,均系年老力衰,无法补习之人,以女性为多。衢州市南北二面环山,山溪河流,落差甚大,尤以乌溪江为钜,水力资源,蕴藏极富。估计在八十万千瓦以上。目前开发者。有二四·四四万千瓦,除各鄕鎭零星建立水库,如北鄕杜泽之铜山源,东鄕莲花之十里丰水库

  • 文章中國工程院院士指出——三峽工程絕非生態災難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4卷 第2期  作者:寧靜 出版时间:2008-04-01
    关键字: 三峡工程 水力发电 环境保护 生态问题

    「三峽工程絕對不是『生態災害』,用三峽水利發電是清潔能源,有利於環境保護。」目前,在河海大學舉行的重大水利水電科技前沿院士論壇上。針對國外媒體質疑三峽工程是「生態災害」的說法,中國工程院院士陸佑楣指出,這絕對是種錯誤的認識。事實上,我們非常重視三峽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對一些可能出現的生態問題也正在積極採取避免措施。陸佑楣說,三峽每年可以發電八四七億度,這相當於燃燒五〇〇〇萬噸煤炭發電的電量,如果這麼多媒炭從開採到運輸再到燃燒,產生的污染十分巨大。所以,...

  • 文章漫談山西水利建設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37期  作者:王友誠 出版时间:1990-12-01
    关键字: 水利建设 灌溉问题 灌溉方式 水力发电

    中華民國四十六年九月至四十七年八月,光復大陸設計硏究委員會有光復大陸各省重建計畫方案之硏究。山西省重建計畫小組在硏究山西水利時,以時在臺灣任教之前山西大學校長、山西省政府建設廳廳長王錄勳(字獻丞後改友誠)先生,在抗日戰前對於山西水利建設計畫,曾有實務上之參與,爰請其提供資料,本文卽爲王先生提出之意見。係由王先生口述,魯幸之先生筆記。

  • 文章黄河水力资源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5卷 第1期  作者:張成林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黄河 水利 水力资源 自然资源 中游 下游 水利建设

    长八六七公里,流经宁蒙冲积平原,河道宽浅,比降小,灌漑引水量大,水力资源少,理论蕴藏量仅一三二·九万千瓦,可能开发的水力资源更少,只能修建一些低水头径流电站和利用灌漑引水发电。2、中游河段河口鎭至桃花峪为中游,河道长一、二〇六公里,落差八八八米,水力资源较丰,理论蕴藏量九五六·三万千瓦,年电能八三七·七亿度。可能开发的装机容量六三一·六万千瓦,年电能二五四·三亿度。该河段支流来自广大的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严重,含沙量剧增,电站建设需要妥善处理泥沙问题。鉴于

  • 文章民國四川大事記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6期  作者:健廬  出版时间:1972-04-01
    关键字: 民国 大事记 授勋典礼 水力发电 公葬典礼

    子弟。地域由四川扩展至江西、湖北、陕西、河南、广西等省。本署为办理组织靑年从军服务、特设登记处,每日前来登记之靑年,眞是络绎不绝。此一运动之效果,不但可以提高士兵之素质,且可移转社会之风气。」一月二日 川省务会议通过,由水利局与川康兴业公司合组设计处兴办灌县水力发电。一月四日 乐山志愿服役学生军七十二人,内有武汉大学学生十余人,由队长蹇金铃率领,于上月二十二日由乐山起程,道经泸县等地,本日抵渝,到第二补训处报到。一月六日 许故师长国璋忠骸,本日由渝运抵成都

  • 文章韓江流域計劃局(HVA)之擬議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12期  作者:黃友訓 出版时间:1975-12-01
    关键字: 韩江流域 建设规划 水力发电 建设家乡

    七百七十六平方公里(根据德国制图局所制百万分一之中华地图),都是岭东精华富庶的地区。笔者自小经三河坝,溯梅江至梅县求学,每年往返四次,见滩多水险,航运不易。等到中学毕业以后,始由三河坝乘小火轮经韩江至汕头,然后买舟赴上海进大学,硏读土木及水利工程;于民国二十三年复经汕头到香港,改乘邮船赴欧留学。等到抗战军兴,过一年才囘国供职于重庆。迨胜利还都,未久即奉派返粤协助省政府接收西南沙羣岛,又获得机会经汕头,潮州,溯韩江返大埔家鄕省亲。沿途目覩山川地域的壮丽;水力航运

  • 文章建德——新安江的舊事新貌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2卷 第8期  作者:孫尙志 出版时间:1990-08-10
    关键字: 新貌 水力发电 观光旅游 建德 新安江

    赋诗寄语,公诸同好。世称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实则新安江山水之美,较之漓江并无逊色,甚或过之,沈约诗中云:「千仞写乔木,百丈见游鳞」,君不见漓江两岸奇峯突起,有草无木,景色似觉单调。建德西邻淳安,南界衢州、兰谿;东北与浦江、桐庐相毗连,如今建德交通发达;浙赣铁路支线由金华经兰谿可直达建德之白沙鎭,公路四通八达,可通杭州、上海、衢州、兰谿、金华,且由排岭经深渡,歙县而直达黄山;同时七里泷及新安江水力发电厂先后兴建;电力供应充沛,且因新安江水库之大而成

共22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