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民间习俗共返回3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冬至諺語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5卷 第12期  作者:平山  出版时间:1983-12-10
    关键字: 民间习俗 冬至 谚语

    冬至,爲農民之大節,農民終歲勤勞,至此已五穀收成完備,儲藏穩妥、逢此大節,應當慶祝一番,以慰辛勞。冬至又爲祭拜宗祖之節,鄕村凡宗族姓氏大者,均有宗祠建設,供奉歷代逝世之神主、有族產收入、爲冬至買辦猪羊祭品之用,故是曰管理族產者必大開祠門,鼓樂齊鳴敲鑼擊鼓,大喊「請紳衿老人到祠堂祭祖拜冬」於於赤童白叟,齊集宗祠,宰猪殺羊買辦祭品,擧行大祭,祭後對紳士老人各分祚肉一塊,紳衿秀才兩斤,擧人四斤,老人六十歲的一斤,七十歲二斤,八十歲四斤。民國後紳衿擧秀無人,改以...

  • 文章急口令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8期  作者:牛一峯 出版时间:1978-08-25
    关键字: 急口令 思想文化 民间习俗

    本刋第十券第六期三十六頁,黃文斌先生之大作「拗口令」,寫得很有興趣,筆者亦想一段「急口令」,予以獻醜云:天上看,滿天星。地下看,一個坑。門前看,一稞松。松上看,臥個鷹。屋裡看,點着燈。牆上看,釘着釘。釘上看,掛個弓。桌子上看,一個鐘。鐘旁邊看,一本子經。院裡看,起了風。刮散了滿天星。刮平了地下坑。刮倒了門前松。刮飛了松上鷹。刮滅了屋裡燈。刮掉了牆上釘。刮落了釘上弓。刮歪了桌子上鐘。刮翻了鐘旁邊的經。這叫看,經翻、鐘歪、弓落、釘掉、燈滅、鷹飛、松倒、坑平、...

  • 文章河南民間謌謡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10期  作者:馬世和 出版时间:1974-10-25
    关键字: 民间谚语 民间习俗 农业谚语

    六、立夏不雨立夏不雨,人民憂慮;立夏不下,高吊犂耙。是農諺時令之類,在河南地靠天之農村社會裡,四五月間,正需和風瑞雨,谷苗方可靑翠以興,否則乾旱成災,禾苗枯死,赤地千里,不能下種,將爲農民之憂也;據前輩老農經驗,在立夏之日,多有雨下,可卜秋收,否則不雨不下,則預兆乾旱,勢成荒年,只有高掛犂耙,而散於四方者,民之憂也。/七、二十三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去趕集;二十八,蒸饃饃;二十九,貼花紙;年三十,喝甜酒;...

  • 文章童謠裏的「祭灶」歌

    来源期刊:《浦東》 第43期  作者:馮輝岳 出版时间:1986-01-15
    关键字: 童谣 祭灶 灶王爷 新年 民间习俗

    天不怕地不怕的为非作歹,如果他们在文明的社会里,仍能像从前的孩子一样,在童谣的潜移默化中成长,相信必能返璞归眞,成为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年节习俗的童谣是先人生活的记录,像许多童谣一样,有它珍贵的价値,用歌声把这些习俗传下去,就等于是文化的传递。据我年老的父亲说,日本占据台湾的五十年间,为推行「皇民化运动」,以同化台湾同胞过旧历年的习俗,结果用尽方法,也无法得逞,可见民间习俗是文化的根源,它始终根深蒂固的埋在大众的心底,成为生活中的一种温慰和期待。我们要把有意义的习俗

  • 文章糊凍者粥也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1期  作者:王壽明  出版时间:2002-03-01
    关键字: 民间习俗 糊涂 追溯来源 孔子故事

    在蘇北,尤其在海州地區及魯南的方言中,把粥稱之曰稀飯,或曰「糊塗」的流傳甚遠、甚廣。記得童年時母親常在晚餐時叫我們喝稖糊塗或小麥糊塗。問其「糊塗」一詞的來源,那就鮮爲人知。這要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末年時期,從孔子在魯國曲阜創辦杏壇書院時的一個小故事說起。一天,學生顏回、曾參、子貢、子路等在一起玩耍,暢談各家最好吃的食物。子路說:「母親做的肉凍最好吃。」冉求說:「母親做的雞凍最好吃。」子貢說:「母親做的魚凍最好吃。」顏回聽之不語,後被衆人追問才漫不輕心地...

  • 文章蛇年說蛇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3卷 第2期  作者:方天培  出版时间:2001-06-01
    关键字: 图腾崇拜 蛇文化 民间习俗

    今年是農曆辛巳年,按十二生肖的說法,今年屬蛇年。中國人曾經對蛇很崇拜。古代神話傳說中,從開天闢地的盤古,到人類始祖媧女、伏羲,再到中華民族的祖先黃帝,不是「龍首蛇身」,便是「人首蛇身」。作爲中華民族象徵的龍,也是一種以蛇爲主體的圖騰形象。然而,人們並不喜歡蛇,由於毒蛇能傷人,毒蛇和無毒蛇又很難分辨,故談「蛇」色變。因而民間俗語和成語典故中,凡涉及到蛇的,大都是貶義詞。如:「蛇蠍心腸」、「毒如蛇蠍」、「蛇心佛口」、「打草驚蛇」、「虎頭蛇尾」、「牛鬼蛇神」、...

  • 文章夏至吃餛飩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68期  作者:吳雲  出版时间:1975-06-20
    关键字: 夏至 馄炖 麦粥 民间习俗

    「夏至」是夏季中第四個「節氣」。本月二十四日(陰曆五月十三)是夏至。故鄕習俗,在夏至那天,鄕下人家,朝上都吃「麥粥」,就是在中間放些新上場的小麥的糯米糖粥,有些人家並且還用這麥粥供祭祖先。中午則不論城鄕家家戶戶,都吃餛飩。每家切麵店的生意無不十分忙碌,門口都擠滿着買餛飩皮子的人,直到陷匪那年,大家還保持着這個習俗。故鄕古老傳說,在夏至那天吃了「餛飩」,可以不「蛀夏」,就是在夏天不因受暑熱而生疾病,此說似涉荒唐而迷信,但究不知如何出典,我想一定有來歷的。

  • 文章寒食節典故與清明日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7卷 第2期  作者:鄭行泰  出版时间:2011-04-01
    关键字: 传统节日 寒食节 历史典故 民间习俗

    「燕京歲時記」說:「清明即寒食,又曰禁煙節,古人最重之,今人不為節。所謂『清明即寒食,是因寒食期間為冬至後一百四至六日,而一百六日恰好是『清明日』。唐人詩裡有『寒食』的詩句云:『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寒食與介子推從古書上多說:「寒食節」是起因於介子推抱木自斃,說:「春秋時代」、晉獻公有「申生」、「重耳」二子。因為獻公寵幸驪姬,殺死長子申生,次子重耳就奔走他國。那時候,有狐偃、趙衰、顚頡、介子推與四個部下,保護他去逃難。逃到曹國,糧食吃盡,重...

  • 文章中秋月維詩人情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7卷 第4期  作者:王輔羊  出版时间:2011-08-01
    关键字: 中秋节 传统节日 民间习俗 名篇佳句

    八月十五日正逢星期一,有三天連假,乃全家團圓賞月的佳節,又叫團元節或月夕。宋吳自牧《夢梁錄·中秋》:「八月十五日中秋節,此日三秋恰半,故謂之中秋。此夜,月色倍于常時,又謂之月夕。」《舊唐書·羅威傳》:「每花朝月夕,賓佐賦咏,甚有情致。」唐杜牧《宣城贈蕭兵曹》詩:「花時去國遠,月夕上樓頻。」明田汝成《熙朝樂事》謂:「二八兩月為春秋之半,故以二月半為花朝,八月半為月夕也。……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是夕,人家有賞月之燕,或攜榼(音克,...

  • 文章『測字』·經驗談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8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78-08-25
    关键字: 民间习俗 测字算卦 人物回忆

    測字、算卦構成中國文化的一部份。多數的中國人對此都或多或少的具有興趣。測字、算卦蓋所以問難決疑,卜休咎、占吉凶。其測斷與卜辭多有應驗者。其所以能應驗,難以科學的法則衡量之。但亦未可視之爲玄學,因其所爲斷語與解釋皆屬常理常識,並不玄奧。若以神學屬之,亦有未合,因測字、卜卦所談者皆爲現實生活問題,如問疾病、斷行止、合婚姻、擇吉日、論吉凶、占禍福等,並不談靈魂、天堂、地獄、永生等。測卜之道,似可以含有一些科學、玄學、神學意味的俗學視之。我爲俗人,未能免俗,對測...

共38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