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民俗探源共返回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中秋吃月餅的故事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16期  作者:秋風  出版时间:1987-10-20
    关键字: 中秋节 月饼 民俗探源

    本月七日(陰曆八月十五日)爲中秋節。中秋節到了,各處的食品店、麵包店都在門口掛出月餅上市的招牌,或在報紙上登出廣吿,大事宣傳招徠。臺灣經濟發達,人民生活富裕,今年的月餅,在一般範圍較大的食品店裏做得特別考究,一個三只蛋黃的小小月餅要賣新臺幣二、三百元,可是買的人還是不少。這話傳到大陸上去,恐怕他們都不會相信。我們吃月餅的原因,據說有這麼一段故事,實在含有反抗暴政,發揚民族革命的精神。元朝滅亡了宋朝,因爲元朝不是漢族,虐待漢人,每一漢人家中,必須養一元人,...

  • 文章客家人「利是」探源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1期  作者:劉秀香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客家人 “利是”观念 民间礼仪风俗 历史探源 民俗文化

    新春佳節孩子們最興奮的就是可以得到大人派的利是,可以買自己喜歡的東西。爲什麼春節給的錢叫「利是」?「利是」原來寫作「利市」。有兩個意思:一是指貿易買賣獲得的利益,二是吉祥、好運,常用於漢族的民間禮儀風俗,開始時用於婚嫁。《東京夢華錄》中有「娶婦至兒家門,從人及家人乞覓利市錢物」的記載;後來也用於賀歲,有祝福吉祥、好運的意思。爲了區別「利市」的兩個意義,後來第二個意思就寫成「利是」。封利是,派利是,作爲一種賀歲風俗,主要流行於廣東、香港和澳門、台灣等地,這...

共2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