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民俗乡风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黃堂迎燈盛會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3期  作者:張乃焯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迎灯盛会 黄堂张氏 历史传闻 迎灯程序 民俗

    发生斗殴事件,大家都按已定的规矩行使,友好相处,世代相传,到处可感到纯朴和睦的民俗乡风

  • 文章民俗乡风上『竹枝』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63期  作者:葉元章 出版时间:1999-06-01
    关键字: 民俗 竹枝 竹枝词 谢翘 《泗门竹枝词》

    格律似绝句而稍宽,也沟比兴,但一般不用典,不琢句。叙事、写景、状物、抒情,力求浑朴自然,往往脱口而出,却又不像民歌直率而缺乏意蕴。故创作竹枝词似易而实难。谢翘的『泗门竹枝词』现存二十余首,它内容丰富,手法洗炼,文笔跳脱。尤其是它所展示的当时余姚泗门一带的民情俗,启人心智,令人耳目一新,可说是一份很有价値的鄕土教材。兹举数例如下:如其一:千顷汝湖垦作田,水车衔尾夕阳边,浃旬无雨村河竭,不怨官家只怨天。这是一首锋芒直指官府的讽刺诗。盲目地围湖造田,使原本宽阔

  • 文章被淡忘的民俗节日——祭灶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8期  作者:張迅學 出版时间:2011-07-01
    关键字: 民俗节日 祭灶 家乡风俗 怀念母亲

    从中陉、土炕、烟囱冒出。灶头墙壁上安置灶君的牌位。对于灶神的称呼,最早称为「灶君」,唐代以后改称「灶王」。据考察原称为「东厨司命九灵元玉定福眞君」,后简称为「司命定福灶君」,再简称为「灶神」或「司命」,我国北方盖称为「灶王爷」。祭灶的俗由来已久,各地也大同小异。据文献记载远在三千年前商周时代就有了。当时天子五祀礼仪:户、灶、中霤、门、行,就包括在内了。至于灶君是谁?却说法不一,据《周礼》灶神为祝融,是颛顼的儿子、名黎。《淮南子·汜论训》说:炎帝造火,死后

  • 文章鄉思摭譚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6期  作者:蕭良飛  出版时间:1982-01-01
    关键字: 家乡风俗 饮食习惯 民俗节日 儿时游戏

    的气息,所以俺那合都叫它为「臭豆豉」。二、甜面酱:故鄕每逢过年每家多少总会蒸上几笼发馍馍之类的东西,由于天气寒冷,发馍馍不容易一下子就坏掉,但是放的太久,还是会发霉的,把那些要发霉的发馍馍捣碎,加上水份、塩、及其他作料,晒成甜面酱,用大葱蘸着吃烙的馍,眞是够味,我在彰化东兴楼饭舘吃过一次甜酱、葱丝、配荷叶饼,倒也有点家鄕口味,只不过那种茶杯口般大的小薄饼,和一撮弱不禁的葱丝,没有一点粗犷的大丈夫气槪,吃起来不能过瘾。三、芝蔴塩:故鄕常吃芝蔴塩,即将芝蔴炒熟掺

  • 文章莒村龍湖獅鼓賀年隊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5期  作者:陳良銓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莒村 龙湖狮鼓队 贺新春活动 家乡风俗 民俗文化

    大年十五早上,五部滿載四十多活動成員的車輛到達了城區城北路下寨圓盤。長老鄉紳們金鑼大鼓敲起來,敲醒了新春的寂靜,市民聞聲擁了出來,兩面大鑼鼓鳴金開道,前排兩壯漢抬起紅布上書「莒村龍湖獅鼓隊恭賀新春」鮮明大字,展現莒村人的朝氣。隊伍沿著既定路線向梓叔店鋪,住房登門拜年。他們將拜年的形式靈活變通和結合,大鑼鼓在樓下表演,獅隊層層登到店鋪家內賀新春。難得一遇的團拜活動使久未見面的梓桑更親和,主人殷勤接待,頻頻地遞上茶煙糖果笑顏暢開,這是金獅鑼鼓帶來財氣,越鬧越...

  • 文章银溪山川人物记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10期  作者:余玉舫 出版时间:1974-02-10
    关键字: 银溪 家族姓氏 名胜古迹 趣闻轶事 民俗风情

    银溪最古寺庙。寺门门联:黄鹤归来,带得淸上佛国;白云飞去,一轮明月映龙泉。淸雅可诵,平添该寺引人入胜不少。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