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母亲教育共返回3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怀念母亲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01期  作者:梁力平 出版时间:2003-07-10
    关键字: 人生经历 母亲教育 追思缅怀

    那时军中如火如荼推行官兵政治教育,士官兵上初级班政治课。我觉得课本浅显乏味,且夏天晩上在没有装电风扇的燠热饭厅上两小时政治课,是一椿苦事,因此曾旷课三次,又遭到了降级处分,由上士降级中士。这次处分对我又是一次大挫折。清夜无眠、绕室徬徨、而母亲的训诲:「要有志气」却突然萦绕脑际,令我立时警醒:「我怎可灰心丧志呀」!我的客家人「硬颈」脾性,陡然而升,下定决心要另拓前程出路;而参加公务人员高普考试,遂成为我不自量力大胆挑战的目标。立即购买高中、大学书籍,开始

  • 文章愛是永恆不止的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10期  作者:張一芬 出版时间:1982-02-01
    关键字: 母亲节 母爱 教育 亲情

    母亲节那几天,到处都有庆祝的节目与活动。虽然我的女儿仍是牙牙学语的年龄中不会表现些什么,但是那些活动不仅让我分享一些欢乐,同时也了解到「养儿方知父母恩」这句话的内涵。想到这些年来父母对我们无条件,无怨尤的付出他们的爱和挂心、,使远游异国的我深深感到亏欠,也了解他们的爱是多么伟大和深远。母亲节前两天,诺城中国人查经班也不例外有个特别节目。有不少人谈到自己对母亲的思怀。此外还安排了孩子们说出他们如何晓得妈妈爱他。有的说:「妈妈为我们做饭,洗衣服。」「我们生病

  • 文章追念吾母張孫太夫人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30期  作者:張國柱 出版时间:1992-08-01
    关键字: 母亲 道德 教育 励志

    姊妹,亦不多见。长子国柱虽已结婚,仍教以立德博爱,病逝后,三子成名,人以为太夫人盛德之诏。弥留时,嘱咐我们兄弟三人:「勿过哀伤!我虽离开你们,还有你祖父母呵护你们。你们要坚强力学,毋负娘的期望!」其时我十七岁,二弟国玺十四岁,三弟国彬八岁。我母生前经常训诲我们:「擦尽苦难的眼泪,迎向胜利的前程。」当时我们兄弟三人突丧爱母,哀惶失措,痛不欲生。其惨悲之状难以言喻,我虽悲痛入骨,而鉴于母亲所训:「迎向胜利的前程。」为了维持这濒坠的门户,并达母亲的期望,不得不

  • 文章优秀母亲黄佩贞老师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7期  作者:袁武平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黄佩贞 教育之家 优秀母亲

    关工委」多次表彰、还获县「老有所为优秀教师」光荣称号。二〇〇八年十二月梅州市委宣传部、市妇联授予黄佩贞老师「十大书香之家」荣誉称号,成为大埔「教育之家」的典范。二〇〇九年「三八」妇女节,大埔县妇联授予黄佩贞老师「优秀母亲」荣誉称号。最近,广东省妇联举办「亲恩永在、感恩永远」活动中授予黄佩贞老师「广东百名好母亲」荣誉称号。

  • 文章万世懿范推孟母——为庆祝母亲节写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47期  作者:吳會  出版时间:1990-05-20
    关键字: 母亲节 孟母 孟轲 教育

    章星垣鄕長書畫展訂於本(五)月廿六日至六月一日每日上午十時至下午六時在臺北市長沙街一段二〇號二樓國軍英雄館藝廊展出近作八十幅,歡迎同鄕光臨參觀指導。——編者

  • 文章母亲是子女的第一位老师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76期  作者:趙碧雲 出版时间:2000-07-10
    关键字: 青少年教育 母亲启蒙教育 职业女性

    近来常见报上发表一些青少年敎育的讨论文章,为培养中小学生创造能力,要改革应试敎育等等。每逢见到这方面的文章,不免令人引发一些对过去自己少年时代学习生活回忆。那时,家中贫寒。虽然我是女孩,母亲也很重视对我的启蒙敎育,培养我的学习兴趣,学前时期,敎我背诵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之类的儿童读物;及至上小学之后,为激励我用功读书,又时常讲「囊萤」、「映雪」等之类的古代儿童勤奋好学的故事。到了中学时代,随着我知识的积累和慢慢对社会、人生有了初步认识之后,又开始对

  • 文章母亲节献辞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3期  作者:唐子安 出版时间:1998-07-01
    关键字: 母亲节 怀念先母 家庭教育 往事追述

    家庭敎师,为我授课。读至幼学故事琼林卷二,祖孙父子篇,有「和丸敎子」句语,作命题上联,示余接对下联,当以平剧唱演「买臣休妻」以对。意以联对尾脚「子」「妻」二字,均系人的名称代号,似无不妥。时値清明,敎师扫墓未回,母亲闻之曰:「和丸为一则故事,买臣乃是一个人名,何能相对?据唐史所载,柳仲郢幼年,其母韩氏夫人,常用熊胆和丸,使其尝嚼,助其勤学,后果有成,中元和间进士。又汉书刊载,朱买臣,字翁子,会稽人。休妻其说有二⑴买臣少年,卖薪苦读,妻不安贫求去。后荣膺太守

  • 文章母亲永远活在儿女的心中——作者病中泣书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31期  作者:吳本立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母亲 吴本立 教育子女 苦难人生

    献出枪枝,可得释放,母亲认为不宜献枪,献枪会带来后患,最后,约定筹办三百条军被,支援抗日,得以脱险。母亲为筹措军被费用,日夜奔波,积劳成疾,虽经多方求医诊疗,但难以痊愈,精神恍惚,渐成癫癎病疾,母亲备受此病的折磨,仍承担繁重的家务工作及教育子女的重任,整整为这个病魔苦苦奋斗了二十年。一九四四年父亲带大哥、三弟和我,在皖北阜阳徐大庄江苏省第二临时师范学校就读,严寒将至,尙无棉衣,母亲焦急万分,于是,姨母就帮助母亲在家一针一线将棉衣制成,安排世香姨兄、业昌二叔

  • 文章「皇娥夜織」與「孟母斷機」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84期  作者:孟繁仁 出版时间:2014-07-01
    关键字: 皇娥夜织 孟母断机 重视教育 重视母亲

    孟母断机」是二千多年来人们传颂不衰、脍炙人口的生动故事,它反映这位贤明、智慧、远见卓识的伟大母亲—「孟母仉氏」,别出心裁、苦心孤诣地「断机、停织」,感人肺腑地启发、教育孟子认眞读书、立志成人,孟子后来果然成为「儒家亚圣」的故事。生为「孟氏儿女」,我曾经几次到先祖「亚圣孟子」故里—山东邹城「孟庙」、「孟府」拜谒、考察,那里的辉煌、雄伟建筑和永恒、浓郁的人文气息,巍然竖立的「孟母三迁」、「孟母断机」碑等等,在我脑海中留下了永恒不灭、刻骨铭心的记忆。本世纪初

  • 文章孝親二帖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6卷 第1期  作者:陶士君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孝顺 诗歌 母亲 教育 王庄学校 捐款

    鱼雁无往还白发娘念儿 每日倚门前 光阴如穿梭 转眼四十年日日盼儿归 希望成云烟 养儿防备老 出征竟不返儿苦未尽孝 无语问苍天 游子思娘切 梦中闻娘唤劳瘁为儿女 母恩重如山 欲报三春晖 娘亲不复见撤手离人世 令人心痛酸 世上多母亲 吾母最可怜漫长坎坷路 永远走不完 云雾遮日月 终被风吹散两岸齐开放 返鄕人不断 儿自海外归 匍匐跪坟前恳求娘宽恕 带罪祭祖先 男儿去报国 忠孝不能全娘贤比岳母 美名千古传 为祖争光荣 子孙立志愿吾母有灵验 含笑在九泉二、为捐资兴学敬

共35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