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概略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潮南漢時的侯國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2卷 第1期  作者:陳英  出版时间:1985-12-20
    关键字: 湖南 汉朝 十二侯国 概略

    漢朝時候的侯國,大者不過百餘里,小的只有五十里。山川文物,政敎風俗,均記載於竹簡石片之上,至漢和帝時,耒陽蔡侯發明以樹皮、麻頭、破布、魚網作紙,始纂書。上備朝庭採詢,下作後世考訂,惜後來戰亂紛爭,損失不傳!雖有詩十五國之風,略輸文彩,記載係周朝文物,而非漢代民俗,更不是純湖南昔日侯國之事。湖南昔日漢時的侯國,有地址可查者,在本省境內,計有:茶陵、攸輿、陽山、便、泉陵、舂陵、鍾武、醴陵、湘鄕、夫夷(彛)、都梁、阮陵等十二侯國。所封之侯,均爲長沙定王之子,及...

  • 文章廣西僮族與撣傣族系文化關係之探討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26期  作者:梁之直 出版时间:1984-10-10
    关键字: 壮族 傣族 文化关系 学术研究 分布概略

    廣西僮族分佈槪略廣西是一個多元化種族社會,其中除漢族外,當以僮族所佔的人口比例爲最多,分佈的地域也最爲廣濶。北起紅水河,東至柳江,南連海隅,西達越邊,都有僮族足跡。至於廣西僮族,到底是當地原始民族,還是從外地遷徙而來,過去中外學者研究我國西南邊區少數民族時,雖然略有提及,但都略而不詳。對僮族歷史源流,從未有人作過獨立性的研究,誠然是民族學的學術研究領域一大憾事;僅徐松石先生「泰族僮族粵族考」一書內容比較充實完整而已。西方學者硏究我國少數民族的動機和陰謀十...

  • 文章行政院善後救濟總署河南分署鱗爪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卷 第6期  作者:王光炯 出版时间:1972-06-25
    关键字: 善后救济豫分署 组织概略 业务鳞爪

    溯自中華民國二十六年七月七日蘆溝橋事變發生,全面抗戰開始,直至三十四年八月十四日日本無條件投降爲止。經過了八年餘的艱苦抗戰歲月,戰場幾遍及整個中國大陸,軍民同胞犧牲達千萬以上,財物損失更難以數計,卒以此血汗的代價獲得了最後的勝利。爲了迅速恢復戰後廢墟,協助顚沛流離難胞還鄕,休養生息,重建家園起見,隨有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的設立,中國籌設行政院善後救濟總署,各省籌設救濟分署,分別主持全面善後救濟業務,河南救濟分署於焉成立。對日抗戰期間河南爲主要戰場之一,同胞...

  • 文章紫溪市鎮述史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20期  作者:孫仲琦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紫溪市镇 名字由来 历代发展 历史概略

    紫溪市鎭是一座古老而名聲遠播的小鎭。每到這座小鎭,我總蕩起一種憂古懷今的心情。一到紫溪市鎭,首先映入眼廉的是那條自西北向東南蜿蜒穿鎭而去的溪水,它就是大陽川。大陽川碧水清悠,清澈見底。可是後來有一股血水流入溪中,把水染成了紫色,人們就把大陽川改稱爲紫水。那血水從何而來?據傳,古時候舜帝重華南巡,見一惡龍作崇,傷害百姓,怒而殺之,是惡龍的血水流入河中,污染了溪水。戰國末期,秦始皇麾兵滅楚後,欲征百粵,沿湘江而上。因水路阻塞,命開靈渠,溝通湘漓二水。紫溪市鎭...

  • 文章阜寧幾位書法家簡介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4期  作者:周子豐  出版时间:1986-01-01
    关键字: 书法家 生平概略 书法成就

    余想起幼年時,在家鄕一般家庭的廳堂客室中,均懸掛許多古今名人字畫,屛聯條幅佈置高雅。不僅令人賞心悅目,更使生活環境極臻美化。囘憶當年所見之丹靑翰墨燦然富麗影象,至今猶存。關於本縣出名之畫家:如姚山橋、馬公魯、戴驥磐、顧翔仙等諸位先生,已於本刋前期拙文中曾經介紹外;茲特根據個人記憶,將本縣幾位較有名望之書法家,其生平槪略與書法修養及風格分別簡述于后,以表景仰懷念之忱。龐友蘭先生,字馨吾,祖居本縣東坎鎭,係前淸擧人,並曾被淸政府任爲內閣中書職位而未就。因家有...

  • 文章上虞舊縣志槪略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2卷 第6期  作者:陳知青 出版时间:1980-06-06
    关键字: 上虞方志 县志概略 故乡文献

    一、前言上虞縣不知自何時起,已有「志乘」之作,以現有資料可尋者,最早之「上虞志」是蒙元順帝至正八年戊子(公元一三四八)民前五六四年,縣尹張叔溫,命縣民張德潤編撰。至滿淸德宗光緖廿五年己亥(公元一八九九)民前十三年,縣令儲家藻,聘徐致靖纂「上虞縣志續校」爲止—共計有十四種之多。其中「修志」十一次,「刊誤、補備」者三次,以「上虞縣志校續」爲最詳細,但只修至光緖廿二年丙申以前之事。此後有無重修,因大陸淪陷,資料不足,尙不知究竟。上虞縣舊志,可能還有更古版本。由...

  • 文章二度组团返乡参访概略

    来源期刊:《台北五華同鄉會會刋》 第17期  作者:藍偉添 出版时间:2007-12-01
    关键字: 参访概略 故乡风貌 返乡活动 游记散文

    這次籌組返鄉參訪團,由於有了前一次的經驗,加上張理事長的精心擘劃,使遠離故鄉多年的鄉親們,有了一個鮮明舒適的參訪行程。參訪期間自中華民國九十六年八月廿九日起至九月七日止,共十天,計有南台灣、北台灣兩地團員共卅三人。第一天八月廿九日(星期三),台中以北鄉親於上午八時前抵達中正機場,向領隊筆者報到並辦妥登機手續後,搭乘華航CI605班機於十點起飛,十一時餘抵達香港機場後,等待由周永宏鄉長率領的台中以南鄉親,搭乘港龍KA433班機飛往香港,會合後同乘專車赴深圳。下午遊覽...

  • 文章辛亥四川爭路親歷記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85期  作者:周善培 出版时间:1969-09-01
    关键字: 四川保路运动 成都军政府 巡防军官长 蒲伯英 组织概略

    編者按:本文自本刊第八十一期起刊載,本期係五續,全文至此刊完。此後兩期,將續刊左舜生先生對本文之評介,及編者對於周左兩文之評述,以期讀者對於此一切關辛亥革命之「四川保路運動」,有一正確之認識。敬希讀者注意。因爲電報不通,外面謠言一天比一天多,竟說革命軍打進北京,宣統已逃走了。我才同吳壁華商量,根據這些謠言去勸趙督說:「據邵明叔說,端方在重慶對人說,他不是滿州人,他本姓陶,所以別號陶齋。他已不承認是滿州人,合起他前后舉動來看,還肯承認大淸國嗎?這個人只是講...

  • 文章萧振仲先生生平概略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278期  出版时间:2007-02-01
    关键字: 萧振仲 生平概略 越南华侨 追思悼文 海上漂流难民

    蕭振仲先生生於民國五年(1916年)陰曆四月十八日,原籍廣東梅縣,畢業於梅縣石扇鎮高等小學。弱冠之年,赴越南隨叔父經商。數年後,與當地華僑黃氏女結婚,共育一長子名琅新及三個女兒名鳳英、蘭英、慧英。中日戰爭爆發後,越南華僑對祖國亦曾盡力捐輸奉獻。至一九四一年冬,日軍發動太平洋戰爭後,次年越南全被日軍佔領,我華僑受害頗深,至一九四五年日軍敗降後方得復。一九五一年,祖母在原籍病逝時,先生曾奉叔父之命回去治喪。斯時,中共已在大陸建立政權,且將開始清算鬥爭華僑家屬,先...

  • 文章懷念家鄉——江蘇省海門縣

    来源期刊:《海門縣訊》 第1期  作者:王德全 出版时间:1986-12-01
    关键字: 海门县概略 行政组织沿革 财政田赋 三种积弊 教育交通 参议处 款产处 县商会 历任县长

    一、槪況本縣位於江蘇省東部,東鄰啓東縣,南濱長江下游,西部與北部,均與南通縣毗連;土地面積,東西寬約一百二十華里,南北長約四至五十華里,人口六十萬左右,農民佔百分之八十。氣候四季分明,一片平原,土地肥沃。在沿江地區,生產以稻米爲主,餘則以棉花及雜糧爲大宗;民風淳樸,吃苦耐勞,但以地狹人稠,生寡食衆,部份縣民,乃至上海以勞力謀生。自民元肇始,迄至民國三十八年陷匪,先受江浙齊盧之戰,(江蘇齊爕元、浙江盧永祥),繼受剿匪與全面抗日戰亂,因而地方財政,極度支絀。...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