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棉子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故鄉拾穗(四一)農業槪況——雜作物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02期  作者:張一嘯  出版时间:1977-03-15
    关键字: 故乡 棉花 草棉

    花有两种,一种是木,一种是草,木产于气温较暖之闽粤地区,高有七八丈,干挺直,春季开朱红色花,状如山茶,结实为长形,中有熟时绽开,随风飞散,色黄褐,状若柳絮,现市上所售之枕褥,其中所塡者,大致均系木,木除可制作枕褥外,不能纺织别无他用。家鄕无木,仅有草,亦即是我们常用之花。花古名之谓「吉贝」,原生产于印度,据云唐代始将棉花种子带入我国。草之茎,高约二三尺,叶似分裂形掌状,花开五瓣,色黄,结实如桃状,至成熟时即绽开,白(花)从实壳内

  • 文章早年松江之布業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87期  作者:莊心田 出版时间:1990-04-01
    关键字: 松江布业 盛地 丁娘子布 紵丝布

    贩运,每村知务本种稻者不过十之二三,图利种花者则十之七八。由此可知当时纺业之盛,一般舍稻而种。三、江苏自元明以来,即盛产花,其用途则在纺纱织布,故当时江苏省之纺织手工业至为发达。明正德年间(一五〇六—一五二一),松江俗务纺织,不止鄕落,虽城中亦然,华亭女,尤精敏于纺织,农暇之时,所出布疋,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当时产布之盛,多集中于苏松常三府之地,而以松江为最,故有「吾松以布衣被天下」之誉。四、明初时,松江即以纺织工业及布行号成为新的城市

  • 文章八十歲的兒時懷念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26期  作者:葉秀峯 出版时间:1983-12-10
    关键字: 儿童 冬天 棉衣 毛衣 踢毽子

    二十七)扬州冬天的儿童在七十几年前,在秀峯囘忆儿时记事的年龄,颇觉扬州冬天是儿童受灾难的时间。在那个时间,扬州冬天可也相当的冷,所谓「滴水成冰」,一滴水滴下来就变成冰。孩们小便落到地面就冻起来,并非奇事。小孩正在活泼的时期,到了冬天,也不得不穿上厚的衣服。但当年的习惯,皮毛衣服是老人、大人、成年人穿的,小孩祗可以穿衣。而且那时候尙无毛线,自无毛线衣或绒衫,所以孩们祗好穿衣;为了御寒,衣一件,两件以至三件加穿起来,于是孩们多绑成洋娃娃的样

  • 文章「红」与关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2卷 第2期  作者:陳光華  出版时间:2004-04-30
    关键字: 红棉粤剧团 关子龙 粤剧大师

    在台成立最早的「红粤剧团」,自民国四十六年组成起,亦走过四十六年岁月,创办人关龙先生也以八十八高龄,于去(九十二)年,十月十六日病逝新竹。关龙先生曾缔造多项纪录:民国四十五年第一个自港来台公演粤剧,得到最多乡贤赞助演出,第一位在粤剧方面荣获政府「民族艺术薪传奖」,七十八、七十九年二度在国家剧院公演、开地方戏之先例,以八十六高龄荣获澳洲马丁学院颁赠艺术名誉博士学位。其获誉为「粤剧大师」,实値得敬重和怀念。关先生原在香港从事剧班,民国四十五年先总统蒋公

  • 文章粤剧团国庆演名剧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20期  出版时间:1982-11-25
    关键字: 红棉粤剧团 《狸猫换太子》 国立艺术馆

    本刋讯】此间一年一度所擧办戏剧节演出各省地方之戏剧,原定于六月间办理,为配合庆祝十月庆典,延至十月份擧行。红粤剧团于十月十日下午七时假台北市国立艺术馆演出名剧「貍猫换太」(包靑天),由程祖钊先生策划,并由关龙先生领衔主演,到场参观者,计有鄕彦郑彦棻、毛松年先生及海外粤籍侨领暨海内外鄕亲,全场爆满,并获得一致的好评云。

  • 文章城隍老爺壽誕(下)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27期  作者:海峰 出版时间:1983-02-01
    关键字: 城隍老爷寿诞 西洋镜 布袋戏 猴子戏 棉花糖

    便散发出在白铁桶里,只要卖者用一支小篾条在桶内来囘转,花糖便绕在篾条上,就可以卖给顾客了。这在台湾也时常可以看到的。此外还有卖洋货的、卖花样的、卖杂货的、卖布疋的,小吃摊应有尽有,眞是数也数不完,看也看不尽。写到这里想起了儿时过十月初一的情景,家人牵着我的手从城隍庙逛出来往西走,一路上买这个,买那个,手里拿着面人、糖人、花糖,袋里塞满各种零食,嘴巴里还含着薄荷糖,那边看看猴戏,这边看看西洋镜,那份快乐高兴的样,浮现我的脑际,当我囘到现实时,看见

  • 文章新詩選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10期  作者:楊建勇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诗词赏析腊梅 瘦男人 八月的 固守 吃辣椒成长的日子 旅途 怀念故乡

    山水之间× × ×瘦男人一弯深深的月牙他又将收割什么× × ×瘦男人一张张力盈盈的弓他又将锋利的箭射向何方× × ×瘦男人一个在沙漠里长大的瘦男人哟一个在冬天暗香浮动的瘦男人哟梅乡的赤 梅乡的梅3 伫立田阳光正灿烂我们走进八月的野花桃般的眼睛瞬间开出一片雪白× × ×此时我期待着有一双温厚的手把我的缕缕目光摘采藏在胸前的包里藏起整个秋天的洁白× × ×此时我正期待着有一双温厚的手抚摸我的目光幷完全忘却他心中的剑芒4 永远作为你的朋友所有的植物都已

  • 文章粤剧团再起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250期  出版时间:2004-10-01
    关键字: 红棉粤剧团 粤曲演唱晚会 周年纪念 乡土文化 关子龙

    本刊讯】「红业余粤剧团」将于本(十)月廿日(星期三)晚七时假台北市中华路一段69号「国军文艺活动中心」举办「粤曲演唱晚会」,集旅台粤曲乐唱家玩家之菁英,联合演唱拍和,金嗓玉韵、管籁悠扬,以娱乡亲,免费凭赠券入座,届时势必热闹非凡,空前盛况。「红业余粤剧团」为弘扬粤剧曲艺暨粤剧大师关龙先生逝世周年纪念,继任团长陈光华等特举办粤曲演唱晚会,期以纪念盛会来发扬粤剧曲艺。顾近世粤剧日益式微,剧艺界人,多同感叹,恒思有以起衰振弊,弘扬粤剧,振兴我岭南固有特

  • 文章何香凝藝術精品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310期  出版时间:2009-10-01
    关键字: 何香凝 村居士 中国民主革命 女子美术学校 何香凝艺术精品展

    何香凝画像(台北讯)由台北国父纪念馆、深圳何香凝美术馆共同主办,台北市文化艺术促进协会承办的「何香凝艺术精品展」于今(98)年8月22日—9月13日在台北国父纪念馆中山画廊举行。何香凝(1878~1972),原名谏,又名瑞谏。原籍广东省南海县村,号村居士,又号双清楼主。何香凝是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亲密战友,民主革命先驱廖仲恺先生的夫人,中国民主革命的积极参与者和重要推动者,杰出的社会活动家,著名艺术家。一九〇九年春,何香凝入日本东京本乡女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