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梨树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家鄉的梨

    来源期刊:《熱河通訊》 第22期  作者:園丁 出版时间:1974-01-21
    关键字: 乡情 梨树 接桩 品种 饽饽梨

    热河省多梨树,朝阳县东南柳条边长城有「梨树沟门」,承德避暑山庄城内有「梨树峪」,林东县西北有「梨山」,赤峯县西南有「梨树沟梁」,阜新县东北有「梨树山」,各地「梨树园」,「梨树沟」,「梨山」多有,这是先有树而后有地名的缘故。据说那些因树起名的地方,多是「山梨树」,因为梨子很好吃,人们便尽重繁殖改良了起来。梨树是蔷薇科落叶乔木,树高三丈余,叶圆大如心形似杨树叶、普提叶。叶边缘上多细锯齿,每年三四月枝头发芽,苞中生数叶及数花茎,每茎端有一花苞,开白花五瓣,诗人

  • 文章天台傳奇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7卷 第1期  作者:孫靜江 出版时间:1975-01-30
    关键字: 天台 范方 殿柱 梨树 侍郎

    讀六十五期故鄕傳奇「蔡秀才缺德誤功名」後,想起了故鄕天臺的「范方老倌人,奓路石板送人情」的傳說,提起范方,相信今日在臺的天臺同鄕都有聽聞。范方,明代天臺四方塘人,其父范理,字道濟,明正統進士,仕至吏部侍郞。其子亦爲侍郞。范方由於父侍郞,子亦侍郞,故鄕人尊其爲「老倌人」。一生遊手好閒,專作缺德戯人之事,被愚弄者均無可奈何。玆選述五則如下:

  • 文章東北的遼金重鎮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8卷 第1、2期  作者:武志昌  出版时间:1997-12-01
    关键字: 辽金 梨树县 偏脸古城 遗址 古建筑

    在东北,辽金时代的古城遗址为数不少,梨树县境内的偏脸古城,就是其中颇有名气的一个。在梨树县城北八华里处,横亘著一条东西走向的漫岗,清静的昭苏太河自东向西在漫岗的南缘流过。偏脸古城的城垣即依山势修建于西北高、东南低的岗坡之上。偏脸古城本名叫昭苏城,但是因为它方向不正,地势不平,所以多少年来,人们一直习惯称它「偏脸古城」。偏脸古城城垣雄阔,为夯土板筑而成。城墙周长四三一八米,顶宽一米,基宽十二米,除南城墙破坏较重外,其余三面城墙保存尚好。古城有四座城门,门外

  • 文章棠梨樹下月輪孤林則徐題楊太真墓讀後補述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26期  作者:李守亮 出版时间:2000-07-31
    关键字:梨树 林则徐 杨玉环 墓地

    《福州月刊》第一百二十五期上讀到了謁楊貴妃陵(讀林則徐《題楊太真墓》之後)感到林公原詩八首,介紹一半,頗有不足,特找鄭麗生先生校箋《林則徐詩集》,加以補述,讓大家共賞全貌。這組八首詩,作于清道光七年(一八二七年)八月間,詩人出任陝西布政使時。有詩題爲《咏馬嵬坡》。墓園碑刻未介的有第二首:費盡金錢賈禍胎,猪龍誰道入宫來。重泉尚聽漁陽鼓,可有胡兒哭母哀。顯然這針對玄宗于天寶十三年(七五四年)正月召安禄山入朝,加左僕射,兼閑厩群物牧伎,翌年二月詔安以番將代漢將...

  • 文章家鄉的果樹園

    来源期刊:《熱河通訊》 第17期  作者:園丁 出版时间:1972-01-31
    关键字: 棘城 果木树 山枣树 梨树 真仁杏

    针」,结的果实为「羊枣」。热河阜新县朝阳县古名所以叫「棘城」,就是由遍地枣树而得名的,人们嫌野生的羊枣太小太酸,称之为「山枣」。将山枣加工栽培,各种枝桩桐嫁接上别树的码子,使果实变大变甜,因名这人工改良的枣曰「家枣」。这人工培植成的家枣树,已有圆形枣,尖形枣,齐头枣,马铃枣,茶盅枣,小枣等十数种,皮红肉丰核小,还有没有核的枣。而枣树也变成为乔木,木料可以用作精美家具,最出名的是枣木书版,和枣木棒锤,其用途不止仅作弓臂和扁担之用了。比枣树次多的是梨树,杏树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