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校歌共返回2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同州师范校歌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14期  作者:王充明  出版时间:1973-07-15
    关键字: 校歌 档案资料 往事回忆

    不惟是养马场,亦是汉武帝、唐太宗当年射猎校武之地。如今神州光复在望,偶忆少年负笈于斯并师友往事,敬录同师校歌歌词,以为国人鄕友,再鼓汉唐雄风之资!惟年时久远,词语记忆错误,恐亦不免,若能得鄕长或前辈校友敎正,前幸甚矣!韩城王克明絮语。(歌词见28页)中华民国六十二年元月廿八日志。

  • 文章抗战前无锡乡区校歌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67期  作者:振曄  出版时间:1992-01-20
    关键字: 校歌 匡村中学 洛社中学

    抗战前,无锡鄕区中小学自制的校歌中颇多质朴典雅,风格独具者。私立匡村中学校歌歌词是:「杨墅作芳邻,荒地广厦新,斩棘披荆费经营,西南阳山静,东北溪水深,风景清幽地自灵。学子莘莘,负笈担,门墙深深尽欣欣。快趁年青,师法匡衡,志心力学冀成名。」洛社中学校歌是:「惠山耸峙东南方,运河之水清且长,吾校乃是灵■鄕,洗砚池边起新厦,开利遗址辟操场,培养人才扬国光,学风崇朴实,习气戒虚张,万方桃李列门墙,前程进步永无疆。」胶南初中的校歌是:「风云久暗中华土,鸡鸣不已天欲

  • 文章广州培桂中学校史校歌简介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34期  作者:潘宗武 出版时间:1986-10-10
    关键字: 培桂中学 建立过程 校歌记录

    三十八年大陆沦陷后,培桂中学仍能维持一短时期,后被迫改为中山大学医学院附属中学,闻不久又将附属中学改为广州市立第十六中学。培桂中学自创办至被迫关闭虽仅仅十五春秋,毕业高初中学生以数千计;尤以培植八桂子弟,贡献更多。锋芒社为民国二十四年考入培桂中学高中部其中一班学生于二十五年所组成,颇有助于互励互磋团结合作。培桂校歌及锋芒社社歌为久已享誉国内之钢琴家,指挥家及作曲家林声翕先生于二十四年任敎于培桂中学时作曲。最近应潘宗武先生之请,重谱钢琴伴奏。林先生在校时曾组织

  • 文章懷舊憶往——安仁中、小學滄桑史以及教學精神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鄕會會刊》 第21期  作者:潘運元 出版时间:2007-02-25
    关键字: 安仁小学 安仁中学 校歌 教学精神

    师生一千四百余人之梅县最大规模小学之一。安仁学校校歌

  • 文章懷念國立七中暨諸晉籍師生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4期  作者:張迅學 出版时间:2004-07-01
    关键字: 怀念国立七中 抗战流亡学校 校歌 校友

    流动性颇大,政府终于在民国三十八(一九四九)年底宣布解散国立七中,至此绵延了十一年的国立七中就此结束了。结束之前,李校长曾亲至教育部,为应届毕业生争取到毕业证书,中途离校的同学则发给肄业证书,使同学便于就学就业。国立七中由成立至解散,为期十一年,校内高中部、初中部、师范、职业等共七十余班,毕业学生三千有余,分布全国各地区,目前来台的同学约有六十余人,都年近耄耋,联络甚少。但对国立七中校歌,却记忆尤深,因为歌词优美,意义精深,是三任校长杨德荣词,黄源洛曲,G调四

  • 文章國立東北大學簡介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8卷 第2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77-11-01
    关键字: 东北大学 五十二寒暑 沈阳 校歌 校史

    年第十四届华北运动会在东北大学体育场擧行,田径赛总锦标,均为母校获得,于是东北大学的声誉鹊起。全校三千余莘莘学子,埋头在学术的硏究中,显示着蓬勃的朝气。东北大学正惨澹经营,蔚为国内著名大学之一的时候,九一八事变发生了。东北大学是日本军阀砲击的第二目标——第一目标当然是沈阳北大营了。民国二十年九一八事变,沈阳北陵的校址随东北而沦陷,但是,敌人能暂时占领我们的土地,却不能片刻屈服我们的志节,在忍辱负重的国策下,母校师生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微服入关,在北平复校。母校的校歌

  • 文章寶文小學——啟蒙的搖籃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4期  作者:劉揚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宝文小学 新市镇 校歌 关公庙

    教育强多等 小学为基本 鄂枣新市立宝文左右虎杏山 河水绕北行 山川灵秀最宜人同学快努力 及时求学问 文明进步日日新前途无限量 国事能担任 振兴中华壮国魂这首朴实、爽口、言简意赅的宝文小学校歌,虽是七十多年前我常唱,至今仍能写出、背出,因为我对启蒙的摇篮-枣阳新市宝文学校,一直怀着深深的眷恋文情。我的出生地,原是距逯堂镇(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为新建的沙河水库淹没)两华里的小吴庄,临近随州的三合店。名为吴庄,却无一户吴姓,都是未出「五服」的杨姓。不知经过

  • 文章沭阳城中模范学校校歌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7卷 第1期  作者:毛善祥  出版时间:1995-03-01
    关键字: 海州文献 校歌 模范学校

    海州文献十五卷三期(总五八号)一〇八页云台山人撰新县小学校歌,引导笔者回忆儿时就读城中模范学校时所唱的校歌,因时隔五十多年,半个世纪,如今单靠记忆所及,如有错处遗漏,盼望在台同鄕学长指正。就学时间是民国三十二、三年,地点是沭阳县第一区城内建陵鎭,校名是沭阳县立城中模范学校,有高、中、低年级十多班,笔者斯时就读四年级,在台学长有徐明、蒋奇英、童启发、陈岐兴、司桂云等人,在沭阳尙有方文烺、方尧成等人。歌词作者是晏典三校长,作曲者好像是敎音乐的曹老师,歌词勉励

  • 文章记「江苏省立东海师范校歌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3卷 第1期  作者:楊修之  出版时间:2001-03-01
    关键字: 东海师范学校 校歌文化 师长回忆

    我从小爱唱歌,刚上小学,便跟姊姊杨国生(萼联)学唱「海师校歌」,只是学会了调子,却不懂歌词字义。七十年后的今天,怀念姊姊那柔美嘹亮的歌声,谐音沉吟,解读出全部歌词。兹记于后,请鄕前辈指正。(作词:曹中权·作曲:王沛纶)连云泱决,锦屏环障,秦陇西域万里驶,扶桑欧美一桅航。巍巍乎,海滨学府,吾校屹立腾光芒。石室攻书,远绍近释,古今学术共参详。乐群敬业,师表八荒,敎育救国,至大至刚,世界怒流任奔放,民族生命我担当。发扬!发扬!踏着五百壮士的热血,振起五千

  • 文章灌南小学简史暨校歌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9卷 第1期  作者:邱文梅  出版时间:1977-03-01
    关键字: 灌南小学 往事追忆 人物回忆 校歌

    战火,今只有一土堆了。附何济宏校长作的校歌:灌水映云山,敎育发扬,吾鄕也树帜其间。大家勤努力,共负仔肩,(遗一句)。品行要端正,学业要精良,敎训勤百堪记牢。青云气宇高,长风万里涛,不打成业誓不挠。

共26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