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枣阳共返回2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湖北枣阳地图史初稿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86期  作者:姜道章 出版时间:1988-01-10
    关键字: 枣阳市 地图

    本文作者姜道章先生,國立師範大學畢業,美國夏威夷大學哲學博士,曾在師大、南洋大學、夏威夷土學任教,現任新加坡國立大學教授。本文雖是輿地圖的沿革,但深具歷史價値,故特予刊出,以饗讀者。 編者附識

  • 文章枣阳古今地名研究成果报告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33期  作者:胡久明 出版时间:2016-02-01
    关键字: 棘阳 枣阳 古今地名

    序言古棘阳和枣阳的地域与建制的设置管辖范围及其名称来历的渊源关系史论久远,而史书早有定论。但现代史学家和枣邑乡贤皆很关注和热忱探索,尤其是近期更是众者撰文屡见报刊,此举无疑对棘阳和枣阳历史上的地域与建制及其名称来历的关系,必将进一步起到正本清源的积极作用。但也出现一些认识上的差异和论证上的不同声音,争论的焦点,就是棘阳与枣阳建制的地域和枣阳的来历是否有历史渊源关系。现在笔者收到乡亲史学爱好者王世明先生编著的枣阳古今地名研究成果报告《汉棘阳在何地 隋枣阳

  • 文章讀書扎記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32期  作者:姜道章 出版时间:2015-01-01
    关键字:枣阳古地名》 上唐旧地 棘阳非枣阳 曾名广昌 光武帝开玩笑 枣阳的会馆 传统手工业 编辑小语

    一、上唐我在「枣阳古地名」一文中说:「上唐乡,《汉书》谓古唐国,我认为应是古唐国的北部,当今枣阳的东北乡、东乡及东南乡一带。」[1]后来我发现《后汉书》卷十五,王常传谓:王常「引军与荆州牧战于上唐,大破之,遂北至宜秋。」注六云::「上唐,乡名,故城在今随州枣阳县东北也。」[2]证明吾说不谬。二、枣阳不是棘阳年幼时,听乡人说,枣阳从前叫棘阳,说「火烧棘阳城,棘阳一扫平」,改称枣阳,将棘阳的棘念成「及jí,」,这是错误的,汉代南阳棘阳的棘,不是音「及j

  • 文章「三化四結合」大力辦交通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9期  作者:胡久明  出版时间:2002-02-01
    关键字: 枣阳县 汉丹铁路枣阳 三划四结合 交通建设事业

    我应枣阳旅台同鄕《枣阳文献》编辑部的邀请,写一篇关于枣阳市(枣阳县一九八八年改为市,故本文按照时间划分为县、市称谓)交通建设事业的回忆文稿。由于相隔时间较长,只是凭自己的记忆和交通部门同志的交谈及有关资料,谈谈自己的体会:「三化四结合、大力办交通」的回忆。枣阳是「光武中兴」的发祥地,素有「古帝鄕」之称。凡是到过枣阳的人,都知道枣阳是一个历史悠久、资源丰富、物产众多、交通便利的好地方。我出生成长在这块可爱的土地上。自参加工作之后,我曾在枣阳工作了十七年,对

  • 文章一九四〇年左右的枣阳县城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9期  作者:姜道章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枣阳县城 《湖北枣阳乡土志》 城市化

    本文根据个人的记忆,也参考有关文献,追述一九四〇年左右的枣阳县城,兼述七十年来的变迁,当时的枣阳是作者自己所见所闻,空间上限于作者所到过的地方,基本上是城关鎭及其近郊,作者家在城内书院街,最东作者到过鸭子山和杨家老湾,最东北到过新市,最北到过十里庙,最西只到西关和西园,最南到过吴家店,都是走路来去。不过也坐汽车经襄花公路,从枣阳到襄阳。一九八七年以来,多次返乡,除了县城,走马观花最东北到过白竹园寺,最东到过兴隆集,最东南到过资山,最南到过吴家店,最西南

  • 文章枣阳县治沿革研究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期  作者:彭登墀 丁家成  出版时间:1984-01-01
    关键字: 封邦建国 郡县由来 枣阳县变迁 枣阳与棘阳 光武中兴 孟宗政抗金

    并行变法以后,开始集鄕、聚为县(大者为鄕,小者为聚)并置令丞;到他统一天下后,尽废旧日封建,将全国画分为三十六个郡,分别统辖各县或地方。是知古昔对于郡、县之区分亦互不相同,同时亦有将封国之郡误为郡县之郡者。枣阳县治为隋所置,其地在三代以前一直都属豫州管辖,春秋时属唐国,后为楚所灭,并入楚国。县志摘左传杜预注谓唐属楚之小国,义阳安昌县东南有上唐鄕,按地志云:上唐鄕在枣阳县东南百五十里,古之唐国也,即今唐县鎭,属随州。不过史书关于唐国之记载很混乱,有所谓尧之封地

  • 文章枣阳风土文物概况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73期  作者:彭登墀 出版时间:1984-10-10
    关键字: 枣阳 风土文物 概述

    今春枣阳文献第一期,笔者与同鄕丁家成君写了一篇「枣阳县治沿革硏究」,出刋之后,多位同鄕希望将吾县风土文物,名胜古蹟,作一全般性的介绍,使远离家鄕老一辈的鄕长,藉以怀古幽思,追忆故鄕,使能重温往昔景况;也使新生一代的同鄕,能够有机会捕捉鄕情,以培养其爱鄕爱国观念。此一提议非常重要,也很有意义与价値;不过个人因少年离家,对于故鄕阅历甚浅,所知及所记忆的山川文物,名胜古蹟实在太少;同时参考资料也十分的匮乏,恐难达成同鄕们的热望。现仅就个人能力所及,扼要的分别

  • 文章漫谈枣阳县治建制与行政区划历程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19期  作者:羅光煥  出版时间:1996-04-10
    关键字: 棗陽縣 建制 行政區劃

    枣阳地,原属湖北省第五行政区,即俗说:「襄枣宜南光谷」是也。枣阳县城,位于县境中部;隋初,于西魏所改州郡县,并废置舂陵郡领县六,即有枣阳之名。按隋志仁寿元年,改广昌为枣阳县。而自县名称枣阳后,约一三〇〇多年以来,县治均建于此。其在周朝时属唐国,楚灭唐国则属楚;秦统一置蔡阳县,属南阳郡;西汉置舂陵侯国与蔡阳县,同属南阳郡;东汉光武帝改舂陵鄕为章陵县,后又分设襄鄕县,与蔡阳、章陵三个县治,均属南阳郡;北魏废襄鄕县为广昌县,属广昌郡。县治所在地,为防流贼及盗匪

  • 文章枣阳人口的成长与预测(上)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0期  作者:姜道章 出版时间:2003-02-01
    关键字: 枣阳 人口 人口增长率

    一、导言一九八九年作者在《枣阳文献》第六期发表「枣阳的人口」,曾根据不是很完整的材料,对枣阳的人口做了概略地叙述和分析,就了解枣阳人口的实况来说,这自然是不够的。要对一地人口做深入的分析,了解真正的实况,必须要有既详细又正确的人口资料。人口资料的来源有四:第一是人口普查,一九四九年以来,我国举行了五次人口普查,第一次人口普查是在一九五三年,第二次是一九六四年,第三次是一九八二年,第四次是一九九〇年,第五次是二〇〇〇年。枣阳人口普查的原始资料,枣阳市有关

  • 文章评介《枣阳县地名志》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2期  作者:姜道章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枣阳县地名志 评介

    可能异于平常,有了注音,便不致误读。接着扉页之后的是前言、凡例和目录,前二者没有印页码。书末附录枣阳县人民政府文件三种:㈠《关于县城关街、路、巷命名更名的通知》;㈡《关于将资山公社更改为王城公社的通知》;㈢《关于全县重新命名、更名大队的通知》。书的大小为十六开本,全书三百九十七页,都五十四万字[2]。四、全县地名的总数和分布《枣阳县地名志》是在一九八四年元月出版的,封里注明为「内部资料」,当时并不公开对外发行,作者一九八五年元旦在《枣阳文献》第二期发表「枣阳

共23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