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来信感谢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來函照登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2卷 第8期  出版时间:1980-08-06
    关键字: 来信感谢 感谢资助 同乡关照

    郭理事長外公鈞鑒:敬肅者晚是貴會前王幹事熙遺族孤子王俊杰,自從先父病故,迄今已近三年,在這段漫長歲月中,承蒙貴會按月賜發補助費用,隆情厚意,眞使晚全家三口感激萬分(補助費自本(69)年四月後中止)一切肺腑之言,亦非筆墨可形容耳。再者晚兄弟二人自先父謝世時期,均先後入營服役晚服役三年先在本島繼至外島(金門馬祖),始於六十九年二月中旬退伍返里,三年軍中敎育,使晚蘊益良多,舍弟王俊美是志願考取陸軍某單位,要在營服役八年後,始可退伍(目前尙離役期三年)現駐紮本境(...

  • 文章讀者投書(一)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卷 第3期  作者:朱仁鄰 出版时间:1980-12-01
    关键字: 读者来信 同乡感谢

    海州文獻社編輯先生:讀 貴社海州文獻第二卷第二期,報導東海縣楊維來先生夫人劉桂花女士,爲紀念其夫生前愛國愛鄕之情懷,自動捐獻新台幣拾萬元,作爲海州文獻與海州五縣市靑年獎學基金,讀者與楊先生、劉女士,雖屬海屬同鄕,慳無一面,聞此仁風義擧,至深敬佩,余幼年常聽長者說,海屬人,質直好義,樂施好善。閱海屬各縣州誌,縷縷記載,今見劉女士義擧於後,益信不爽,回憶先賢呂新吾言,「財者,天地之財也,流通之物,專之不祥,聚也以貪吝,其散也以禍殃,古今厚集多禍散,與其禍散也...

  • 文章來函照登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8卷 第2期  出版时间:1996-06-01
    关键字: 读者来信 感谢信 董开基的晚辈

    辛社长子方惠鉴:展诵「海州文献」第六十八期第七十五页刊载「辛亥革命烈士董开基牺牲前后一文,系由张明达、王迎生两位先生执笔撰写者,拜读之余,诚不胜感慨与万分感激。盖家先祖父开基公早岁献身革命,壮烈成仁,史乘历有记载。前承吴中成兄惠赠「灌云文史资料」第二辑一书中已获刊载,今又承张、王两位鄕长寻据碑文,再转载于「文献」,广知鄕里,福荫身在台员,未能继光祖业,而荷承诸位鄕长多次提供资料,光扬先祖壮烈史蹟,感愧莫名,谨志寸意,尙乞 贵刊披露,万分感谢。恭候撰安弟

  • 文章追思健公冥誕白先敬同鄕來函致謝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8期  出版时间:1980-04-30
    关键字: 白崇禧 读者来信 感谢信

    本年三月十八日,爲健公冥誕紀念,在臺同鄕健公生前同事好友百餘人,曾至其墓前追思致敬,頃獲健公令郎來函致謝,謹刋載於次:英大哥賜鑒:今春先父八十八歲冥誕,承蒙各鄕長不忘,親蒞墓園致意,盛情高誼,存歿銘感。惟先敬乃鄕晩,多數鄕親,尙屬初識,當日未克一一道謝,多有失禮之處,尙祈藉廣西文獻季刋一角,公布此一小柬,容白家子弟,得以表達最誠摯謝忱爲禱!專此拜懇,並頌大安弟白先敬上六十九年三月廿二日註:英大哥卽本社前代社長英彥同鄕

  • 文章鄕友來鴻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13期  出版时间:1993-02-01
    关键字: 同乡来信 两岸同乡交往 感谢祝贺

    无穷的思鄕之情。所以一本小小的「鄕讯」,倾注着无限的同胞情愫,已成为两岸同鄕交往的信使,我们上海同鄕一旦收到新出版的「鄕讯」,立即电话相告,并争着一睹为快,际此岁尾年头,我们上海同鄕诚挚祝愿「鄕讯」越办越好,在新的一年里,作出新贡献,对吾兄、曹主编及编辑部各位鄕长的辛勤努力,表示由衷的感谢和崇高的敬礼。 专此敬颂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鄕弟苏怀一再拜

  • 文章(鄕友來鴻)(四)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第30卷 第30期  作者:王宜生 出版时间:2006-12-01
    关键字: 读者来信 聘书 感谢状 周年庆典

    李振兴社长 郑丽真总编:您们好!寄来第廿九期文献廿三本,均以送给本人。其中荣赓麟、翟峻岑、王钰、刘志强已作古。这几本分别送给贺耀、〈内蒙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朱暄、〈凉城老区促进会会长〉奇文祥、张元喆、张元恺各一本。由士麟老兄带给我们三人的聘书和感谢状均已收到,衷心的感谢。我们能为绥远省同鄕会,绥远文献做点事,传承绥远在台的存在和影响,就有力的说明「一个中国,和平统一」势在必行。明年是家鄕六十周年大庆,望鄕长们都能回来看看吧!祝鄕长们健康长寿!宜生二

  • 文章同鄕會與我

    来源期刊:《浦東》 第6期  出版时间:1976-09-15
    关键字: 同乡会 读者来信 陶为国 周铭虎 人物感怀 感谢资助

    并没有因赤祸而失去连络,相反的,由于患难与共,更为团结,同鄕会的组织壮大就是一个具体的事实。在同鄕会里,我享受到故鄕的温暖,长辈的呵护。谁说我们是失根的一代?我们的根在这儿继续茁长、壮大。几年来,感谢同鄕会予我每学期奖学金,这次更承蒙同鄕会帮忙,予我两万元贷款,使我得以顺利出国继续求学,金钱上的资助姑且不说,精神上的鼓励更在无形中带给我力量。满怀感激,带着故鄕的温暖踏出国门,虽然形体漂零异鄕,心灵却不孤独,我知道有那么多人关怀着我,期待着我。我由衷敬佩父亲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