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李陵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懷念勵羣

    来源期刊:《連聲》 第12期  作者:江舉謙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座位 好友 清晨 孔子 李陵

    约我七月二日晚到她家作客,她将请准父母留宿她家。我微微感到惊异,但也坦然顺其自然。她父母对我亲切和善,饭后就在客房奉茶。我们谈话仍然不多,但已有明确主题就是「升学」,励群认为我文学根柢好,应该「深造」。互道晚安,她送我一张全身近照纪念,在灯下看照片后面,节录了李陵与苏武诗:「良时不再至,离别在须臾。屏营衢路侧,执手野踟蹰!嘉会难再遇,三载为千秋。临河濯长缨,念子怅悠悠。安知非日月,弦望自有时。努力崇明德,皓首以为期」!我反复读著,让眼泪一直奔流!最后,伏在

  • 文章貳師的故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0卷 第4期  作者:劉仙根  出版时间:1998-10-01
    关键字: 李陵 李广利 司马迁 贰师将军

    近日因读古文司马迁「报任少卿书」,篇中提到汉将李陵(名将李广之孙)孤军远征,苦战援绝,陷身匈奴,罪及满门。迁挺身向汉武帝陈情,未蒙接纳;反而斥其「沮贰师」下狱论罪,最后被处「腐刑」(宫刑)。迁在书中慨叹「私恨无穷」、「尚何言哉」!读之令人痛惜。据史籍记述,汉武帝在位达五十四年(公元前一四〇至八七年),正当汉朝盛世。天汉二年(公元前九九年),李陵奉派率步卒不满五千人,出征匈奴,被单于举国围攻,势穷降敌;此际,武帝欲取大宛国(今苏俄中亚西亚之地)贰师城产之好

  • 文章金豬開歲丁財旺(上)

    来源期刊:《同安》 第98期  作者:吳品華 出版时间:2007-04-01
    关键字: 二〇〇七年 金猪 宋仁宗 庄子 李陵

    公为水,丁女为火。丁口:谓人民之总称,男子称丁,女子称口。丁子:庄子曰:丁子有尾。注,夫万物无定形,形无定称,在上为首,在下为尾。世人谓右行曲波为尾,但今虽左行曲波亦是尾也。又蝌蚪之别名,也叫丁子。丁公:齐太公子伋,谥丁公,其后子孙,因以丁公为姓,项羽部将丁公,尝逐窘汉高祖,高祖顾曰,两贤岂相厄哉,丁公远之,汉灭楚,丁公谒高祖,高祖斩之曰,使后为人臣者,无效丁公。丁年:男子及成丁之年。李陵言苏武丁年奉使,皓首而归。汉以二十为成丁,明以十六为成丁。历代之制

  • 文章读《报任安书》后僭述司马迁公生平及忍辱苟活的情怀

    来源期刊:《魯泗會訊》 第6期  作者:張鎮東 出版时间:2001-06-01
    关键字: 读后感 司马迁 李陵 《史记》

    至为高兴,为之以元封七年,改为太初元年,这是司马迁公生命中初次的不朽之作。所谓福兮祸之藏,不幸的灾祸也降临到他的身上,就是天汉二年武帝对匈奴再次用兵,以武帝的李夫人之兄贰师将军李广利为统帅,带了三万大军从酒泉出发击左贤王于天山,这时有李广长子当苏户的遗腹子李陵,于年轻时亦曾当侍卫,所以他在报任安当上有仆与李陵倶居门下的话,李陵长于射骑,谦和而仁爱,也单独带了五千兵从居延(宁夏北部)向北进,直到凌嵇山,可是不久遭到了六倍以上的敌骑,用大车当营寨,李陵下令追击

  • 文章陶文毅公二三事簡述

    来源期刊:《湖南文献》 第3期  作者:李陵 出版时间:1971-01-15
    关键字: 陶澍 道光皇帝 印心石屋恭记 李陵遗作

    李陵遗作在满淸专制淫威之下,一个汉臣陛见皇上,谈何容易。以曾国藩那样功劳德望,当他参见慈禧太后时,满身发出冷汗,致将棉袄湿透,便可想见当日君臣之间那一种紧张的局面,可是也有例外,便是陶澍能和天子聊天。陶澍,字云汀,湖南安化人,世居安化小淹陶家溪,以耕读立家。父亲必铨公虽是一个读书人,可是屡试不第,在家筑一石屋,名曰印心石屋,父子两人,潜心读书,十年不懈,陶澍天资聪颖,十五考取秀才;二十考取举人,必铨公大喜。可是连考进士,均未获选,陶澍颇有放弃科考之意。必

  • 文章談談司馬遷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119期  作者:徐百勝 出版时间:2013-10-01
    关键字: 司马迁 《史记》 时代精神 文学价值 李陵

    第五 司马迁的文学也到了无限的境界第六 司马迁因文学而露出锋芒导致必然的悲剧第七 司马迁的精神宝藏与内容第八 司马迁的性格和风格,在美学上的分析第九 文学上的司马迁。全书范围很广,几乎道尽司马迁的全貌。司马迁重于情义,这些都是构成李陵案的不平而牵累,一个文学天才,受了最残酷的腐刑,我们看完《史记》全书,一个人的理智和性格可左右他一生事业的成败,司马迁也不例外,全部史记的情节,提醒凡是执政者,特别要严肃思虑处置重案,以免造成忠奸一世的成败。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