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李氏宗祠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家鄕的染坊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45期  作者:詹海峰 出版时间:1989-02-01
    关键字: 李氏宗祠 染坊 染布 靛青 过程

    靑田城内鹤城鎭有两间染坊(染布店),同在后街,相隔不到五十公尺,奇怪的是两间染坊都没有招牌,也没有柜台,这不知什么缘故?但是经过染坊门口就可闻到一股刺鼻的味道,便知道这里是染坊了。开在「李氏宗祠」内的染坊,是由圣陶老师和成楚老师两位合伙经营的,他俩老板兼伙计,一切自己动手,他俩不但合作非常融洽,私下的交情也是愈老愈坚,而且他们两家人也是水乳交融,眞是「通家之好」。李氏宗祠占地颇大,进大门一片空地,空地竖立很多晒布架,过空地是高大的作坊,内有高低晾布架子

  • 文章憶故鄕

    来源期刊:《東安文獻》 第3期  作者:李書蘭 出版时间:1989-01-01
    关键字: 故乡回忆 李氏宗祠 李氏家谱 源流考证

    我安东县一般人民,均以耕织为业,民情纯朴,出产以米麦,桐油,花生,菜油,茶油,木材为大宗,物产颇富,敎育尙未普及,工商业亦不发达。余生长交通不便地处偏僻的小农村—李家亭,距东安老县城三十华里,距新县城白牙巿二十华里,附近村落毗连,大胡家,岭脚,大唐家,燕桂塘,大塘边,营房岭,笑岩,八家湾,吊牛坪,散布四周。一般靑年男女,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终年勤劳,淳朴无华,邻里之间,和睦相处,可以说是道道地地的农村风味。李氏宗祠,亦称李家祠堂,是一所古代式的建筑物

  • 文章福州城门林氏宗祠重修落成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42期  出版时间:1991-04-20
    关键字: 福州 李氏宗祠 祀典 传统文化

    本刊特写)我国政治哲学,是扩大家族为国族,将族谱世系与宗庙祭祀视为治事理民大法。祠堂为敬天法祖慎终追远的「根源」,供奉历代祖先祀典之庙堂。重修宗祠林森县城门鄕林氏宗祠,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嘉靖乙未毁于倭寇之乱,万历癸未重建,其结构布局系明朝建筑,为城门林氏裔孙留下明代古蹟的瑰宝。历经沧海桑田宗祠日渐破坏,面临倒塌之虞,旅居台港城门林氏宗亲联谊会代表林伯季、林知源、林知梅、林有鑫(依火)等十余人返鄕探亲时,目睹宗祠年久失修岌岌可危,又被充作工厂,祠堂埕及

  • 文章回鄉過年記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127期  作者:李佐良 出版时间:2016-06-01
    关键字: 李氏宗祠 祭祖分饼 返乡探亲 新年团聚 午夜饭

    孙辈们合影年夜饭后我与次子去住小妹新屋里,其他的人各自投宿亲友处,长孙夫妻俩则带着孩子,在废墟上搭了个蓬棚过夜。大年初一,李氏宗祠恢复分祠堂饼每人一双,已有数年。其经费来自宗亲们捐资,修缮宗祠节余款之利息收入。当我父子进入祠堂,在一片新年喜洋洋的气氛里,受到热烈的欢迎,叔叔、叔公的叫声,问好声不断。据宗亲告知,我现在是李氏自闽迁青最高辈份第九代,五兄弟中最年长者,亦是所有宗亲最年长的一人,一定要我向大家说几句话。我推辞不得,只好简单地祝福大家新年快乐

  • 文章陇西李氏定鼎兴唐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2期  作者:彭桂芳 出版时间:1973-09-01
    关键字: 陇西李氏 陇西李氏宗祠 家族传承 史料记载

    陇西李氏,自从一千三百五十五年前唐高祖李渊定鼎天下后,就一直名高望重。陇西李氏的名高望重,在辽濶的中国大陆上是如此,在眼前的台湾岛上,亦复如此。甚至,世界上凡有华桥踪迹之处,亦莫不如此。台北市南京东路三段一座建筑宏伟的「陇西李氏宗祠」,以及南投县中兴新村道上那座美仑美奂,古色古香的「陇西李氏宗祠」,全都说明了陇西李氏世世代代神采飞扬,出人头地的情形。陇西,是一千三百多年前的一个地名,是当年大唐皇朝发迹的地方,所以本来是属于大唐宗室的一个郡望。后来,陇西

  • 文章鄉先賢 李卓吾的故居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67期  出版时间:1984-12-01
    关键字: 明代法家代表 林李同宗 林李宗祠 泉州李氏族谱

    李贽是明代著名的法家代表人物,泉州人,公元一五二七年(明嘉靖六年)农历十月二十六日,生于泉州府晋江县县城南门,即现在泉州万寿路一五九号。李贽本姓林,他的先祖及本人,因种种原因改为姓李。根据宗祠称谓及族谱「凤池林李宗谱」、「淸源林李宗谱」所载,对李贽均有林李同宗的说法。李贽原名林载贽,号卓吾,又称笃吾,因泉州别号温陵,故他自称温陵居士。后在河南共城(即辉县)任管敎育的小官时,因当地苏门山有百泉,他即景生情曰:「吾泉(州)而生,又(百)泉而官。」故自谓百泉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