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杂剧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泉州南戲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14期  作者:余承堯 出版时间:1976-03-01
    关键字: 泉州 南戏 昆曲 杂剧 剧本

    我国以人搬戏,而有乐曲、道白、科介,三者为要素,自宋杂剧以来,逐暂形成规模,南戏(戏文)乐曲的组成,则源于北宋,纒令转踏,或称为纒达,诸宫调、南宋唱赚,由成熟而迈前一步,道白则改为口语说出,不再流入敍事的文章形式,增加了剧中人地位、身份,意志环境的明晰表达,科介则由于歌舞的舞容,收纳很多古舞,以充实而美观的悦目动作,是以有动必舞,随剧情的需要,采用最适合的舞容,现今平剧的身段,比较上已缺少古舞的内、了,因此平剧就没有载歌载舞,如泉州南戏的搬演,生旦失色

  • 文章雙雲鴻千里追舟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99期  作者:元人杂剧 出版时间:1980-01-02
    关键字: 双云鸿 杂剧 戏剧故事 科考

    歌舞戏剧,可以怡悦性情,一喜一悲,令人感动。杂剧之中,可分恋情、豪侠、神仙各类,大都言忠言孝,旨在移风易俗。至于剧情故事,有眞事编演,有凭空虚构,祇要表演逼眞,自能怡悦观众。元人杂剧中有双渐赶苏卿一出,又名千里追舟,亦言情之作。玆简述之,以飨读者。明代庆隆、万历年间,有江西南昌人,姓双,名璧,字蓝田,官登台阁,告归林下。璧早年娶妻夏氏,性甚温婉,仅生一子,名唤渐,取字云鸿。夫妇对子,期望甚殷。时云鸿年届二十,为前途之计,往金陵游学,璧以为出外交游,非财

  • 文章泉州南戲 九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30期  作者:余承堯 出版时间:1978-02-01
    关键字: 泉州 南戏 元曲 杂剧 院本

    元初北方大都、(北平)新兴杂剧,固非两宋之杂剧面貌,亦非院本之旧观,虽云继承,面貌亦大改实一显著进步之新戏也。凡大造作,必须有大才情,元剧之能革新,除去宋金之奋,全在关汉卿等人之名手,编剧、导演、将滑稽歌舞竞技杂扮说话引入创作之内,形迹无违,浑合如一,各色杂陈于座上,使观者有忠奸之分,丑恶之别,闺阁拙妇之可哂,大家秀女之应尊崇。庸脂俗粉者,花柳中人也。刁狡险恶者,市井之流也。騃子蠢夫者,鄕巴老也。杂耍把戏,卖药郞中,日者星象者,江湖也。剪绺骗局,诈言妄语

  • 文章泉州南戲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33期  作者:余承堯 出版时间:1978-08-01
    关键字: 泉州 南戏 元曲 杂剧

    著,绿窗前,促织叫,声相近,雁影高,催邻砧,处处捣,助新凉,分外早,斟量来,这一宵,雨和人,紧厮熬,伴铜壶,点点敲,雨更多,泪不少,雨湿寒梢,泪染龙袍,不肯相饶,共隔着一树梧桐,直滴到晓。元初作曲家,皆北方人,其用语有蒙古女眞夹杂其中,解之不易,当时名公,好作小令,士大夫作杂剧者,唯白朴一人、关、马、王、郑、皆居下僚,名位不著,高则诚以南戏崛起之后,明学士大夫,多有作者,如邱濬官高位重,亦作五伦全备,意者所以改良世道欤?兹录关汉卿不伏老南吕一枝花,此曲似为

  • 文章遊黃鶴樓記(之三)不是歷史酷似歷史——周瑜設宴黃鶴樓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420期  作者:陳界明  出版时间:2004-10-20
    关键字: 周瑜 黄鹤楼 《周瑜设宴》 三国 杂剧

    歷史上,這裡曾經戒備森嚴;在小說和戲曲中這裡也曾經殺機四伏。歷史,提供了後人說三道四的資料……

  • 文章宋金元時期的山西戲劇(上)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6期  作者:孫安邦 出版时间:2000-07-01
    关键字: 山西戏剧 滑稽戏 元杂剧

    山西素有「戏剧之鄕」的称誉。流传至今的五十六个剧种、四大梆子,从北而南的晋北赛戏(亦称「赛赛」)、晋南「锣鼓杂戏」、上党「队戏」和遍布全省的傩戏古调,青阳腔逸响在万荣县,以及大量的戏曲文物,无不証实了这点,山西无愧于「中国戏曲的摇篮」。戏剧的产生与发展,源远流长,由来已久,上古至五代的古剧属于歌舞。宋代的滑稽戏(当时也称杂剧,但有别于元杂剧),与唐代滑稽戏大略相同,虽托故事以讽时事,但以所含意义为主;宋代小说杂剧亦非眞正的戏剧。眞正的戏剧,直到宣和末期

  • 文章徐文長與其作品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1卷 第2期  作者:春江 出版时间:1979-02-06
    关键字: 徐渭 名贤传记 杂剧作品

    的诗文特出,因此很少人知道徐文长对杂剧方面的造诣也深,他所作的「四声猿」,包括「渔阳三弄」、「翠鄕梦」、「替父从军」、「辞凰得凤」及「歌代啸」等剧,几百年来一直为戯剧界人士所津津乐道,兹将各剧内容略述如下:㈠渔阳三弄:该剧描述五殿阎罗天子殿下判官察幽,号火珠道人,平生以善判持公正,奉殿主法示,拟召火修文郞,汉文士祢衡亦在应召中。判官趁祢衡于上天应召之前,请其将生前与曹操骂状情状,扮作旧日光景,以资观赏。勾曹操魂至,设座,祢衡脱旧衣裸体,击鼓,作渔阳三弄数落曹操

  • 文章古藝薪傳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6卷 第1期  作者:無名氏 出版时间:1994-01-10
    关键字: 元杂剧 关汉卿 昆曲 浙江昆剧团

    元人杂剧是中国传统戏剧艺术的正宗始祖。关马郑白(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四大家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享受甚高评价。其中关汉卿甚至被目为中国莎士比亚。但就传承华夏古典诗词精妙、文字雅丽、抒情缱绻、表演细致而言,则元末淸初的昆剧的言情戏剧似后来居上。汤显祖的「牡丹亭」和洪升的「长生殿」所以风靡一时,正由于其台词、演技、剧情、音乐较元剧更上层楼。撰「桃花扇」的孔尙任与洪升齐名,时称南「洪」北「孔」。「桃」剧因其中南北曲混杂,不易演唱,唯剧情曲折,遣语婉

  • 文章《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完璧记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0  作者:趙苑香 出版时间:1996-02-01
    关键字: 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 赵琦美 抄校 脉望馆 台语

    ,民国十五、六年间为我邑归止庵收藏者,异书同名)、《脉望馆和禅集》五卷,俱有刊本。所刊医书《伤寒论》、《金匮要略》,称赵开美本,今已不多见。题中《古今杂剧》有赵琦美所亲手钞校者。㈡钞校的缘起明洪武初,诸藩王就封,必以杂剧一千七百种赐之。当时「御戏监」藏曲多至三四千种,故明士大夫都以钞藏杂剧为风尙(按:元人多写剧曲,文体格调,为之一变,在文学史上称唐诗、宋词、元曲为杰作)。《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大多借自山东于相国子小谷处,亦有借诸内府者。称「内本」,钞校大约

  • 文章關於溫州南戲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6卷 第2期  作者:支之光 出版时间:1984-02-10
    关键字: 温州南戏 元杂剧 海盐腔 昆腔 集锦头通

    本文作者支之光老先生,爲臺北市溫州同鄉會所屬甌國平劇社的成員。以精絲竹管弦對國樂藝術,學養甚深。甌江劇社所譜之『集錦頭通』,卽爲支先生等之創作。去年春節,溫州同鄉會在中山堂光復廳擧行春節團拜時,甌江劇社演奏集錦頭通,旋律優美,更增歡樂氣氛。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