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木炭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数字诗与木炭

    来源期刊:《舟山鄉訊》 第95期  作者:倪吾芳 出版时间:2002-12-30
    关键字: 数字诗 木炭 邵雍 百源先生 汽油车

    座,八九十枝花。这首诗,后被印在小学生习练毛笔书法的描红簿上,遂广为传诵。定海原无公路,只有民间道路。四十年代初始有简易军用公路(抗战沦陷时期日军修筑):定海至沈家门、定海至岑港、三官堂至西码头。抗战胜利后,整修了定沈公路。据当时报载,定沈间通客车时间是民国三十四年九月廿五日,沿途设有老碶头、勾山分站。至五十年代初,时因汽油紧缺,公交车以木炭作燃料,汽车顶上置一煤气包,司售人员拂晓起床烧燃木炭,烤热油底壳始能发动出车。因道路崎岖,加之车辆性能差,驶行途中不时顚簸

  • 文章木炭车历险记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78期  作者:王卓群 出版时间:2000-02-01
    关键字: 木炭 火炉 农夫 现钞 民风纯朴

    回忆抗日战争期间乘坐木炭车的一段往事:战争正在进行如火如荼时,由于当年物资匮乏及战争的大量消耗,以致造成车辆用所必需的汽油来源不继,故以当时艰困情形而大声疾呼:「一滴汽油一滴血」的口号,由此可见当年其严重的程度了。民国三十年仲春,我从桂林赴重庆途经贵阳进入四川时,即乘坐不用汽油发动,而以木炭代替的汽车,又称「木炭车」。记得其装置为在车后挂一具燃烧木炭的火炉,当木炭开始燃烧之际,即由工人在火炉上用手摇机吹风助燃,使火炉内火力增大,俾车头的马达发动起步。唯

  • 文章八十歲的兒時懷念秀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22期  作者:葉秀峯 出版时间:1983-04-10
    关键字: 日常生活 水火问题 河水 井水 木柴 木炭 茶水

    火石时间,方到火柴。由植物油的灯盏,其中用灯芯草;到火油灯其中用棉纱为灯芯,逐渐放大光明。引火的媒子要用纸卷。扬州一般人家厨下都用来自江心洲上的江柴,火力不强,考究的用木柴。进一步方用到木炭或煤火,在鄕区则不少人就便用米糠,及修剪下来的树枝及干茅草的。尤其不少用牛粪的在鄕区农民住宅的墙上。常见有碎草混合的牛粪巴巴贴在墙上,吹干晒干以作柴火用。台北出生的儿童囘去见到时,必不认识,而以为奇怪的。多年前保温瓶、保温杯尙未上市,,对于茶的保温每在茶壶外用藤做的篓子

  • 文章(陸、綿江詩苑)奉和閩西志壇友人述懷詩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10期  作者:曹春榮 出版时间:1996-10-01
    关键字: 千秋大业 龙岩 真君子 寒士 农家女 木炭 地方志

    轰然石破亦惊天。有石更似金刚硬,任打任凿稳如山。一娘伶仃迈双腿,求计邑中众神仙。眞诚所至妙计出;烈火锻石克难关!旋斫生柴烧木炭,烧炭石上红半天。继之水泼铁椎击,遂敎顽石身软瘫。春去秋来寒暑易,一娘耗银逾三千。陂埧巍莪圳迂曲,溪水乖乖听调遣。田畴千亩得甘露,一娘不过四十田。不分一力役他人,不派他人一文钱。四乡八邻俱感恩,齐颂一娘品德贤。立庙村中常祀奉,一娘永在人世间。吾侪念此当奋起,建设乡梓莫畏难,诸君先富学一娘,无量功德代代传!乙亥谷两前十日为瑞金谷雨诗会作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