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木匠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狐女也知報恩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2卷 第7期  作者:陳震旦 出版时间:1980-07-06
    关键字: 狐狸精 报恩 夫妻 木匠 传说

    狐女报恩这个故事发生在一百五十多年以前,发生在浙东奉化县所属的税务场村,发生在税务场村的一个木匠家里。虽然故事发生已经有一百五十多年了,但在历代爷爷们的嘴里一代接着一代的传下来,成为整个村上家喩户晓的一个传奇性的故事,也就成为是一件千眞万确的事实了。浙东奉化县所属的税务场村,全村仅有百余户人家,男人们大多是务农为终身职业,也有做泥水匠的,做裁缝的,做木匠的。不管是做任何一种行业,都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个个安分守己,村民与村民之间和睦相处,守望相助,和睦

  • 文章各行業的始祖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36期  作者:吳緜衛  出版时间:1979-03-01
    关键字: 始祖 木匠 酿酒 厨师 营商

    未道出本文之前,先来个一小小的开场白」:昔者,吾国人称各行业为七十二行,値兹时代进步,科学昌明的今天,何止于此。笔者闲下无事,兹特分别录出各行业的「始祖」分期刋出,以响读者。一 木匠始祖——鲁班鲁班,春秋时代的鲁人,亦作鲁般,或云公输班,为当时的巧匠,故后世土木工人奉为始祖。按:孟子离娄朱注云:「公输子,名班,鲁之巧人也,或以为鲁昭公之子。」又据朝野佥载称:鲁班者,肃州(前甘肃省的郡名)炖煌人,不详年代。巧俟造化,尝作木鸢,乘之如飞,盖六国公输班亦制木鸢

  • 文章娘舅爲啥坐上橫頭

    来源期刊:《舟山鄉訊》 第39期  作者:吳后對 應密芬 出版时间:1993-03-15
    关键字: 木匠 木偶 新娘 传说 风俗

    从前,有户人家,两兄弟统做木匠。阿哥与村里一个阿妹交关要好,用木头给其做了个木偶人玩。阿妹廿岁出嫁时,把木偶人也带去了。阿妹的夫家在一个大村子里,到处都是大树。野兽多猛,传说还有只黄狼精,老百姓个个统怕其。每家新娘子抬来的第一夜统要让黄狼精先困,新郞勿好进房。如果第一夜勿让其困,这地方就要有一场大祸。阿妹拜堂进房后,新郞就走了。新娘子勿晓得这桩事,只是坐着等新郞进房。等等呒没来,其忖:「咋啦,闹到大半夜了,还呒没老公来。」等得心焦不过,将带来的糕饼拿出来

  • 文章峨嵋行歷㈣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104期  作者:林森 出版时间:1971-04-01
    关键字: 武侯集 晒药 卖药僧 木匠 敌机

    报以苹菓,万金油。得成都电讯报告,念四日敌机袭渝江北及渝市,以机关枪扫射民房,死伤待查。中央派驻成都考察社会两同志,遇诸山门,邀入款以茶点。午后木匠修水槽,每逢大雨,簷溜倾泻,走廊为沼,不便交通。本日为谢慧生同志国葬,庭中下半旗志哀。午后看书,夜九时睡。三十日,晴,七十六度,午大雨。晨五时半兴。昨霄十二点一刻,风雷大作,声震椽瓦。幸风狂雨薄,约二小时而止。今晨落叶堆阶,朝曦朗曜,天气生凉。十时黄天爵领华侨同志曁金陵女生等来谒,款以饼菓,摄影茶罢而退。午后写画

  • 文章峨嵋行歷(六)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06期  作者:林森 出版时间:1971-06-01
    关键字: 止痛药 木匠 西药 租金 大佛寺

    民国二十八年)二十五日,雷雨,七十三度。晨五时半兴。接叔向信云:文铿电辞校董,因依王受登叔唆使抗租云;午刻函复慰留。新亚欠资工人罢工,茅屋尙未完成。闽县抽小学生费下级一元,送县摊给各校。使役除尘移板堆,命匠作书箱。晚九时睡。二十六日,晴,八十度。晨五时半兴。接觉生由万年寺函谢赠菓,并云将往成都医生诊断。午刻接子杞信云:伯逵有信述北平旅况。章程子杞尙未修正。木匠头痛,治以国制止痛药颇神效。改移佛龛于左厢楼下,久废重新,人为所尙。夜半雨至觉凉加被,晚九时睡

  • 文章三北的工匠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84期  作者:黃影帆 出版时间:1975-07-01
    关键字: 三北 工匠 慈溪 裁缝 木匠 弹棉花 剃头

    了守望相助,棉被絮弹好之后,就是拉线,师徒两人一天可以做好二条厚棉被,工精而快,师傅有江西来的,也有宁海来的。六、木匠通常木匠是人家造屋时上梁立柱做门窗时的大班底,也受雇于督工,平时很少被人雇用做桌椅等物,因为可以到店里去买现成的。他们一般的都是在自己的作场里做人家订做的家具,鄕下木工结实厚重,一张八仙桌非两人抬不可,可以一用几代,毋需常常购置,至于一些装修门窗的木匠,是随时请得到的。七、箍桶匠箍桶是专做桶形家具的木工,也就是目前台湾已经衰微的「桶工」,他之受雇

  • 文章寧波話嘖味道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93期  作者:董瑞興 出版时间:1993-08-01
    关键字: 木匠用语 宁波话 哲理性 宁波人 个性

    眼分榫」,原为木匠用语,意指做家俱时,卯眼和榫头相连结,分毫不差。宁波人把此语移借到做事的程度上来,譬如,五点钟开船,四点五十九分赶到码头;上司规定一天内完成的任务,绝不超过二十四小时;要想有个儿子,就生了个儿子;裁缝量体做衣,正好用尽布料;考试得了个六十分等等,均可用「分眼分榫」一言包括了。宁波人做事讲实际,依照客观情况来取决。所谓「边打边相(想)」,意即办事处理问题,一边要精打细算,一边要动脑子根据实际情况想办法解决之。那麽办事以何种程度最为适宜呢

  • 文章五十年前故鄉風情之回顧(續上集)

    来源期刊:《魯泗會訊》 第4期  作者:曹福康 出版时间:1999-03-01
    关键字: 木匠工艺 民俗简画 走亲戚 出嫁 吹鼓手

  • 文章民國二十年代贛州三次火災追記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1期  作者:蕭漢 出版时间:2003-02-01
    关键字: 赣州地区 八镜台火灾 木匠街大火灾 台湾火警

    境公园,曲池亭台,清幽雅洁,名楼名园,现为游人必到之处。二、木匠街大火灾赣州的木匠街,是专门制售木器家具的街道,其地即今日的南京路,对街是清朝时代的卫府衙门,衙门废弃后,演变成今日的卫府市场。木匠街长约百余公尺,七十年前全是木造店舖,老旧倾斜,已成危屋,惟家家相连,屋又不高,故斜而不倒,直至民国二十二年一场大火焚毁,才重新改建,解放之后,改为今名。民国二十二年秋的一个黄昏时刻,忽然传出木匠街失火,遥见一片火海,照得半个赣州城如同白昼。所幸店舖低矮,后隔防火

  • 文章張果喜崛起江西山溝的雕刻大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3期  作者:周野 出版时间:1998-07-01
    关键字: 张果喜 人物事略 木匠雕刻 乡土技艺 企业发展

    大言不惭,批评这,批评那,「老子天下第一」。其次,张果喜懂得「根留故鄕」。发了财的他,尽管在国内外设有九个分部,二十余家公司,足迹遍及海内外,但「张果喜企业集团总部」却始终设在江西余家他发迹的老家。张果喜一再的表示,人不可以忘本,忘了根本就会头重脚轻,就容易栽跟头。因此,集团里的高级干部,有很大一批都是他早年共同打天下的哥儿们。遇到得意或不得意的时候,也总喜欢「回家鄕去蹲一蹲、聊一聊」。张果喜属龙,今年四十六岁,原是江西余家的一个小木匠。余家位属江西和福建大山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