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朝政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曠世人傑李世民(續)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3期  作者:李鴻超  出版时间:1985-07-01
    关键字: 李世民 文治武功 唐朝政治 善用英才 唐朝名贤

    太子建成深忌之,谓齐王元吉曰:「秦王府中所可惮者,唯杜如晦与房玄龄耳!」因谮之于高祖,乃与玄龄同被斥逐;后又潜入策画。及事捷,与房玄龄功等。迁兵部尙书,封蔡国公。贞观二年,摄吏部尙书,三年迁尙书左仆射;与房玄龄共掌朝政。至于台阁规模及典章文物,皆二人所定;世称良相。房善谋,杜善断,相得益彰,亦为世人所称赞。其年冬遇疾,表请辞职,许之。四年疾笃,太宗观幸其宅,抚之流涕。寻殁,年四十六。太宗哭之甚恸,废朝三日,徙封莱国公,諡曰成。诏著作郞虞世南曰:「朕与如晦

  • 文章程德全等请改革朝政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3卷 第2期  作者:張謇 出版时间:1971-02-16
    关键字: 程德全 改革朝政 电文 电报

    宣統三年八月十九日(卽西曆十月十日)革命軍舉義武昌,蘇撫程德全特派楊翼之雷繼興二氏,迎張公季直至蘇商大計,經張公手草電稿一件,(部分係楊雷二氏所作)由程氏分電徵得溥頲,孫寳琦二氏同意,聯名於八月廿五日電呈清廷。請改組内閣,提前行憲,以期收拾人心,消弭革命風潮於無形。原電對於革命事業,殊多誤解,故措詞亦頗有不當之處,玆照原文登載,所以存真耳。原件現存歷史博物舘内。(編者)

  • 文章湯顯祖與「還魂記」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3期  作者:曾如南 出版时间:1998-07-01
    关键字: 汤显祖 四大剧本 明朝政治 《还魂记》 剧本故事

    并叫自己的儿子和他接近做朋友,希望能借助他的名气来提高儿子的声望,这本来是桩别人求之不得的好事,岂料这位老鄕却予以拒绝。因此惹恼了张宰相,就在这一届的会试中,使他名落孙山。好在两年之后,张居正去世了,他再次参加考试,名登金榜,奉派为南京太常博士。三年之后,又升为礼部主事。这是他一生最高的官爵。那时明朝政府,颇见腐败现象,一般文武大臣,多见泄泄沓沓,不敢进言,不肯负责。万历十八年,天空出现彗星,迷神的神宗皇帝认为这是不吉之兆,于是下诏指责朝中大臣,认为这是

  • 文章徐階計陷嚴嵩(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0期  作者:曹國慶 出版时间:1995-04-01
    关键字: 徐阶 严嵩 历史轶事 《鸣凤记》 明朝政事

    第五回 節國用 首輔請君居舊宮 邀主寵 次輔百日建新殿上回說到,徐階三門生一日三劾嚴嵩,嚴嵩要求追查幕後指使,無奈三人寧死不供,便被發配煙瘴之地而草草結案。不知不覺中,一年詔華又已過去,嚴嵩已是八旬高齡。爲了表示對老臣的褒獎,嚴嵩生日這天,世宗給予了最高的禮遇,除了派太監前來祝賀,賞賜御酒綢緞、銀兩若干外,還恩許於苑中肩輿,支領伯爵俸祿,加上原來的大學士兼尙書兩份俸祿,一共是三份,嚴嵩遂上疏辭去了原來的兩份,西苑本是不許大臣乘肩輿或其他代步工具的,惟以年事太...

  • 文章(貳、序跋類)「洗心詩草」弁言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10期  作者:朱學瓊 出版时间:1996-10-01
    关键字: 私塾 洗心小学 格律诗 西体诗 朝政

    作诗咏志,藉销永日。近岁诗友寖多,酬答之什居其半,裒为一集,都七百首,付印以赠同好。覆瓿可也,攻之可也,教之尤所愿也。今逢明主在位,广开言路,野人狂士放议朝政无禁,犯频忤旨不罚;宪法保障言论自由,乃于今日见之。然则是集之问世,实拜民主之赐;若生于清季,磔尸东市,株连九族,无可逃也。

  • 文章讀史撮要(五)(續前)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2卷 第1期  作者:邵詩譚  出版时间:2000-03-01
    关键字: 周朝政治 历史集萃 读史札记

    衛國(侯爵)康叔:名封。周武王同母弟。定都於黃河淇水之間(今河南淇縣)成王時爲周司寇。康伯:康叔之子。考伯:康伯之子。嗣伯:考伯之子。伯:嗣伯之子。靖伯:伯之子。貞伯:靖伯之子。項侯:貞伯之子。以重金賂周夷王。進爵爲侯。在位十一年。釐侯:頃侯之子。十三年周厲王被逐於彘。二十八年周宣王即位。四十二年釐侯逝世。共伯:名餘,釐侯世子。爲其弟和所弒。武公:名和。共伯之弟。政治修明。四十二年平周室犬戎之亂。五十五年,武公逝世。莊公:名揚,武公之子。五年娶夫人莊姜,...

  • 文章晉朝頹風重現台灣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195期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晋朝政治颓风 奢靡风气 台湾乱象

    一、政治頹唐顢頇近年來,台灣更出現多項舉世矚目的「台灣奇蹟」,諸如屏東縣議會議長鄭太吉親自出馬、親手槍殺不納「規費」者,連串買票賄選案,地方行政首長桃園縣長劉邦友公館八死一重傷的血案及包括民進黨中央級婦女幹部彭婉如慘案(據了解,已有一千多名無辜婦女被歹徒姦殺,但因其乃平民百姓,故未引起媒體及人們的「關愛」)。中國歷史的晉朝史,有若干類似今日的台灣,即政治頹唐顢頇,已到了爛透的境地。史載:從漢末曹魏以來,政治風氣日益敗壞,其特點是政府首長,尚功利而無操守,...

  • 文章曠世人傑李世民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期  作者:李鴻超  出版时间:1985-04-01
    关键字: 李世民 人物史略 唐朝政治 少年经历 称帝过程

    唐太宗李世民,爲中國帝王之典型。不僅爲華夏人士所敬仰,抑且爲四夷君長所愛戴。據資治通鑑貞觀四年載:「四夷君長詣闕請上爲天可汗。上曰:『我爲大唐天子,又下行可汗事乎!』群臣及四夷皆稱萬歲。是後以璽書賜西北君長,皆稱天可汗。」故當時太宗之地位,除任中國皇帝外,兼爲四夷共主。閱讀我國歷史,數千年來,被四夷尊爲「天可汗」者,僅太宗一人而已!太宗生長於西北,稱帝於西北,凡我西北人士,莫不引以爲榮。故敬撰此文,以敍太宗之英武、器度、文治、武功,藉表追慕先哲、策勵來茲...

  • 文章明經進士創立經館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9期  作者:李盛菉 出版时间:2000-02-01
    关键字: 清朝政治 明经进士 经馆 科举制度 人才培养

    兴国 李盛菉溯自汉唐至明清专制政体时代,凡选贤与能举为国用,莫不以立庠序(学校)定科举,莫不以四书五经(今言十三经)为开科策试而取士(人才)。且不分贵族与平民务必参与考试出类拔萃金榜题名者,始得进身仕途、任职朝政乃至高官显爵封侯拜相。故先堂高祖清同治年间「明经进士」祚峻公,有鉴及此,则于兴邑余之故鄕长冈鄕车溪李屋创立经馆(族学),意旨在为李氏家族培育文学峥嵘、应试高中而为国效命、中流砥柱之杰出人才。清代明经进士无显赫官爵高位,据那时科举制,凡县学取为明经

  • 文章都昌先賢余應桂傳略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9期  作者:陳修瀚 出版时间:1997-07-01
    关键字: 余应桂 人物传略 历史事迹 明朝政事 李自成破关

    都昌 陳修瀚余應桂,字孟玉,號二磯,明神宗萬曆四十三年(一六一五)舉人,萬曆四十七年己未進士,授知浙江武康縣,以丁憂歸。旋起,補知福建龍巖縣,時海盜猖獗,海澄四驚,奉調轉知海澄縣,應公集民捐俸,於海岸築堤防盜,民賴以安。崇禎四年(一六三一),徵授御史,以劾戶部尙書畢自嚴,朋比殿試讀卷,取錄陳于泰爲第一之弊。陳于泰者,首輔周延儒之姻親也,又劾周延儒納孫元化、楊鶴等之參貂重賂,時帝右眷延儒,而責應桂。未幾,賊陷登州(山東蓬萊),孫元化被虜,應公再劾延儒,帝怒...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