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曼哈顿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美國探親散記(二)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33期  作者:洪安周 出版时间:1985-02-01
    关键字: 美国探亲 田纳西 世贸大楼 曼哈顿 乔治范登堡

    到的,这里大槪也能买到,使很多中国人,都觉得很方便,因为店内都是中国人,所以不会说英语也没有关系。我们的鄕长王朝坤及其夫人月仙,民国四十年在台湾南投生活非常刻苦,现在纽约市中国街拥有好几家大店舖,另有几位鄕长也很不错。纽约市的商业区曼哈顿,百货公司很多,但多只可看不可买,因为太贵了,一顿早餐三人吃,要五十元美钞,停车一次要十元,其他吃喝玩乐样样都贵,据说房子更贵得不得了,因为现在没有余地建新楼了,但还有很多人想搬进去,所以只要有一户公寓是空的,大家就一窝蜂的去打

  • 文章(問卷有益)歷史長河中的變動浪潮

    来源期刊:《山東同鄉會會刊》 第6期  作者:孔祥祺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第四波读后有感 社会变革 产业革命 曼哈顿计划 国际秩序 四个R

    的创造者。甚至谈到全球性的心智改变,正在世界各地发生者。(P.38)如环保意识日益高张。二、「对科学主义的觉醒:人们对「科学主义」正逐渐觉醒。愈来愈多証据显示:所谓「存在的事实」,如果只能以触碰或测量的方式得之,许多经验与事物便无法解释(P.39)。欧本海默由于主持「曼哈顿计画」的卓越成效,而使二战提早结束,并被誉为「原子弹之父」,可是当原子弹在广岛爆炸(一九四五、八、六)造成重大伤亡,对日本军阀而言,是罪有应得,对日本平民却是无辜,欧本海默更是受到良心谴责

  • 文章紐約印象記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6卷 第9期  作者:方廣化 出版时间:1994-09-10
    关键字: 纽约 交通工具 中国城 曼哈顿第五大道 自由女神像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世贸中心

    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城」,街上熙来攘往的行人,百分之八十五都是中国人,进餐馆吃饭的也都是中国人,有些街名都是用中文书写的,如「坚尼街」等。「中国城」的地下铁车站,除有英文的CANAL外,也写有中文「华埠」二字。有人批评「中国城」脏乱,这是不可否认的,因为我们的同胞比较不太讲究衞生,垃圾随手丢弃,说老实话,纽约市干净的地方不多,如果你去看了哈林区,你会觉得「中国城」很干净。纽约曼哈顿第五大道是最繁华的街道,尤其是四十二街至五十九街之间,更是精华地区,崭新的摩天商业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