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晒盐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浙東名產岱塩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62期  作者:金禮門 出版时间:1972-05-01
    关键字: 名产 岱盐 运销 条件 晒盐

    之情吧!我国产盐之区很多,即就浙江本省言,居凡沿海之区,或多或少,均从事晒盐。但其间以余姚之庵东,和舟山羣岛之岱山,产量最丰。庵东场有盐板约四十余万块,场地集中,所产之盐,运销外地居多;岱山场包括舟山羣岛二十九盐区,场地分散,岱山本岛有盐板三十万块,将各岛统计在内,其板数即超过庵东场甚多。舟山羣岛盐产,以岱山居首,盐质亦比较洁白,故统常以岱盐出名,所产食盐,除岱山有百分之六十,运销外埠外,大都以供给就地渔场及民食之需,故表面上看庵东场似较岱山场为大,各地盐产

  • 文章淮北鹺業之回憶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 特刊  作者:吳昌齡 出版时间:1979-01-01
    关键字: 淮北盐业 鹾业 晒盐科技 运输销售

    甲、晒盐:一、盐池:当淸代初年,复海后,业鹾者,在海州所属滨海地区,择可汲取海水地带,建立盐池,用土砌筑成方格,引汲海水,曝晒成盐,俗称池滩,现名「盐田」,通称「盐池」。二、盐池单位:盐池计算单位俗称「一排滩」或「一份滩」。占地约四十亩,分划晒格十数个,如晒格不足此数,称「半排滩」或「半份滩」。滩外界设有沟渠围岸,为制盐之不可缺或之工程,俗称「泥工」。三、盐户:直接从事制盐者,习称「灶户」,每排滩各有领晒盐人一户,全户人口,无分男女从事工役,人力不足时

  • 文章晒盐史尾声博物馆新生

    来源期刊:《海南文獻》 第30期  作者:林亞孫 出版时间:2002-10-10
    关键字: 晒盐 台湾盐业博物馆 布袋盐场

    近几年,台盐公司为因应民营化与转型向高科技发展,有数百年历史的晒盐即将结束,台盐公司为了替台湾的人民与土地留下发展足迹,已筹建一个「台湾盐业博物馆」,这个台湾最大的产业史博物馆,最快将于今年年底问世。在文化保存方面,目前这个博物馆进行了日治时期文献的数位化存档,也专业典藏了日治与战后大批的老相片与文物,这个博物馆之在地蒐藏成绩,亦是国内博物馆界数一数二。然而这几天,布袋盐场拆除「荷役株式会社」事件,引起各方误解,实需在此说明:台盐亦认同该建物之历史角色

  • 文章即墨五区的晒盐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7卷 第1期  作者:趙書堂  出版时间:1981-06-20
    关键字: 即墨县 晒盐场 生产经营 出盐过程

    逛海垂钓,故对晒盐事,常见多问,略知一二,是以不揣愚昧,兹将晒盐槪情,介绍于后。产盐地区与晒盐时间即墨县五区城阳鎭西南,从海西村起,至女姑村一带,沿海十余华里,皆为晒盐场,每年春季,盐户则出高薪雇盐工下盐田,因晒盐有季节性,生产期很短,祇有三至六月间,蒸发旺盛,才是晒盐季节。秋季也可晒盐,因秋天太阳热度不够而出盐少。秋盐白细如雪花,但其味含有苦性,所以晒秋盐者寥寥无几。盐民是看天吃饭,若晒盐期间遇着旱天,产盐快速,收入丰富,个个笑逐颜开。如果在出盐期间,一旦

  • 文章報復

    来源期刊:《舟山鄉訊》 第5期  作者:張幗英 出版时间:1982-11-15
    关键字: 报复 岱山岛 王华 捕鱼 晒盐 凶杀案

    的心灵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稍长,妈妈告诉我前因后果,才明了这会事,敍述以下。岛上人民个个勤奋,以晒盐、捕鱼、经商为业,皆是相辅相成,所捕之鱼类,用盐醃过,然后晒乾,再运销各地,顺便买些日用品囘来,人们才有安定的生活,可是盐务局规定,盐民所收获之盐,皆要以公价买给盐务局,再以高价卖给渔民,从中剥削人民的权利,更妙的是,有位白痴出了馊主意,在雪白的盐里拌了红粉,防止盐渔私下卖买,可是这下好啦!所醃的各种鱼类,变成了红色并容易腐烂,运销到各地,而无人问津。渔民

  • 文章朱家尖大橋一日遊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87期  作者:賀根華 出版时间:2001-08-20
    关键字: 朱家尖 大桥 晒盐场 小香港 艰巨工程

    人民币二十元、三十元、六十元不等。大桥头两端,一边是一片广大晒盐场,已晒出白色的盐粒,堆在盐场边。现在晒的卤水,已形成了白色盐末慢慢成型,要到晚上才能收吧!另外一边则在修筑一条很长的海堤,也快要完成了。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到达朱家尖站,两腿已感觉有点酸,暂时停下来休息一下。忽然看到从沈家门开过来一辆买票公交车驶近眼前,我们招手后车停下来,索费二元,我们就搭乘公车前往朱家尖。这个小鄕鎭正在开发,有个公车站、几家酒店和饭店、旅馆住宿等,闹中取静而漂亮的店面,美丽的装潢

  • 文章阜寧沿革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4期  作者:孟金柔  出版时间:1986-01-01
    关键字: 县志 口诀 晒盐产业 庙湾设营 建制沿革 近代民治

    再创民治,光华暂掩,复臻平善。——深愿鄕人子弟:生而足未履阜宁境域学而目未接阜宁方志者,阅吾文后,记此六句,继往开来,则幸欣矣。盐产沿革自淮黄合流,吾阜海岸自云梯关东向延展,有日淤一寸之说,冲积而成县境平原,苇荡处处,便于煎盐,政府设官,治事课赋,其后海岸日展,苇荡日垦,盐场日促,先并天赐厂于庙湾,再并庙湾于新兴场,至淸民之际,盐商于县之东北境,设庆日新裕通大源等盐公司及抗战中淤黄两岸之南北滩设裕东裕农裕丰等盐公司,均系晒盐,正有方兴之势,而大陆变色,兹列表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