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晋代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金毓黻先生「晋初之平州及昌黎」考

    来源期刊:《熱河通訊》 第29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0-02-10
    关键字: 金毓黻 昌黎 晋代 晋书 平州

    王浚妻舅之亲,汇缘而任刺史,致为诸夷所轻,而不知悟。乃竟阴结高句丽等攻慕容廆(驻棘城今热河阜新东)是为藉寇兵资盗粮,致覆国家根本之地。而辽东为之不守。迨由慕容廆(平定辽东),自兼剌史,其东北之重心移于昌黎。而廆又为鲜卑之杰、晋无以制服诸夷,终以召高句丽略取辽东之祸。古今来谈筹边者,未有委弃辽东失其重心,而能保全东北一隅者也。晋代往事,其明鉴已。[1] 平州,汉分域内为豫,冀、靑、兖、徐、扬、荆、益、交、凉、幷、幽及司隶校尉部十三州每州有数郡国,每郡国

  • 文章方城拐河关帝庙与晋代诗画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2卷 第3期  作者:賀金峰 武建華 出版时间:2000-07-01
    关键字: 拐河关帝庙 晋代诗画石 文艺价值

    位于伏牛山东麓的河南省方城县拐河镇,清末曾因柞丝绸贸易兴旺而日进斗金,被人誉为“小上海“名扬海内外,倍受世人关注。其实,这里还有一件珍物和清代建筑也应该为人们所重视,这便是拐河关帝庙与其中的一方晋代诗画石。拐河关帝庙,已于一九七七年十月被方城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建关帝庙碑记》载:”距州治(今方城,清名裕州)之北六十里许,有地曰拐河,群山环而四周,谷壑趋而为溪。昔在大明万历年间,居民繁盛,风淳俗美,甲于裕之诸村镇,……遂卜址于街之西北

  • 文章禪宗五大名山之一 浙東天童寺(上)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12期  作者:慈叟 出版时间:1977-10-01
    关键字: 太白山 晋代建庵 天童玲珑寺 洪武名定天童 几经修建 禅宗

    吾宁属鄞县之东,其鄕曰阳堂,里曰太白,距城而遥者,六十华里,有太白山在焉。太白山又名天童山,山之名,始自晋代,义兴师结茅于此,感太白星幻为童子,日供薪水,遂以「太白」称师,并以名山。又唐代法璿禅师,日虔诵法华经,亦感天童进供,故又以「天童」名。入山之关有三:一曰万松关,二十里松之始,在小白岭外。二曰铁蛇关,在小白岭上,心镜禅师筑「鎭蟒塔」于此,故名。三曰淸关,在外万工池之左,有桥跨涧上,其下飞泉喷玉,淸响如环珮,旧龙湫承之。「复从悬崖奔壑练,影拖巖镛声振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