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明初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問我祖先來何處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31期  作者:閻振興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欢口镇志》 谱牒 山西洪洞 元末明初 徐州

    我们在编写《欢口鎭志.人口章》时,为了査证本地区迁民何来,在口头寻访外,还查阅了大批姓氏谱牒。在一三三个姓氏中,有七〇%以上的姓氏,是于元末明初直接或间接自山西洪洞等地迁来。据明万历十四年(一五八七)《刘氏族谱记》载:「吾家世居山西洪洞县野鹊窝。世远代更,未易追溯。元末大乱,始祖自山西洪洞至丰壤,见其土沃,于城北三十里许相其地,遂止舍焉。「民国十二年(一九二三)《陈氏续谱》记载,「我陈氏祖居山西平阳府洪洞县,明初奉诏迁至江苏徐州……」《董氏族谱》记载

  • 文章洪洞大槐樹祭祖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0期  作者:羅強智 出版时间:1997-07-01
    关键字: 明初移民 洪洞大槐树 回乡祭祖

    又建有驿站,房舍宽畅,廊檐优雅,常驻驿官,办理事务。在广济寺旁有一株「树身数围荫遮数亩」的汉槐,阳关古道从树荫下通过。汾河滩的老鹳在古树叉间构巢筑窝,年长日久,特别是到了冬季树叶凋零之时,老鹳窝星罗棋布,甚为壮丽。明初移民时,便在广济寺和大槐树下设局驻员,集中移民编排队伍并发给「凭照川资」当所迁之民起程时,依依不舍,不忍离去,走了好远,频频回首,仰望着大槐树的老鹳窝,为此大槐树与老鹳窝就作为惜别家鄕永久纪念的标志了。明朝的移民动机和历史背景:元代统治共计

  • 文章明朝開國功臣靑田劉伯温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8卷 第12期  作者:夏漢雲  出版时间:1976-12-06
    关键字: 刘伯温 开国功臣 元末明初 明太祖 北伐战略

    華視曾演出閩南語連續劇「朱洪武與劉伯溫」,從朱洪武(元璋)幼年曾爲牛郞、寺僧演至劉伯溫擇主而事,一心一意,輔佐朱洪武掃蕩羣雄,驅逐胡元,一統中華,使天下黎民,從元朝暴政下獲得解救,得以安居樂業止。由於是明朝開國歷史劇,演員陣容堅强,故臺灣各地,收視率很高,提起大明軍師劉伯溫,可說家喩戶曉。劉基,字伯溫,浙江處州府靑田縣人,幼時聰敏過人,又有膽識,從當地名儒鄭復初攻讀,好學不倦,稍長,遍涉經史、象緯、兵法、易理之學,均有深湛心得;故能以經天緯地之才幹,處變...

  • 文章淸末民初童年瑣憶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7期  作者:王子蘭  出版时间:1983-02-01
    关键字: 清末明初 回忆童年 见闻简述

    前言我生於民國前十二年的淸光緖二十六年(西元一九〇〇年),歲次庚子,那時候中國是淸朝的帝制時代,世襲的皇帝,俗說是朝廷最尊貴,神聖不可侵犯;一切制度與現在大不相同,男人蓄髮,腦後都拖着一條髮辮,筆者是到民國元年才把辮子剪去的;女人纒足,脚裹得愈小愈好,所謂三寸金蓮,是大脚女子最羨慕的。光緖末年以前,是沿用隋唐以後的制度,以科擧取士,讀書入私塾,凡企求功名,或立志有一番作爲者,須參加秀才、擧人、進士的考試,光緖末年,始廢科擧辦學校。筆者啟蒙也在私塾,到民國...

  • 文章從史學觀點談鄭和下西洋的時代背境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6期  作者:宗霖  出版时间:1976-12-25
    关键字: 燕王夺嫡 明初国力 郑和下西洋 出使目的

    国力很雄厚,在全国各地仓库里的货物,都储存丰盈,农产品和手工业品,不仅足够供应全国,还可以推销到国外去,当时商业显得很繁荣,人们都希望同国外各民族往来通商。工商发达,人民希望向国外销售货物的愿望,实为促进政府遣派郑和下西洋的主要动力。明初海外贸易的情况是这样的;元代海上交通,原很发达;互市的港口,计有市舶司,而以杭州、泉州两地贸易最发达。泉州更盛于杭州,为海舶集中地。与地中海岸的亚历山大港,同为世界最大的贸易港。明太祖即位之初,也愿与各国互市。洪武元年

  • 文章明初旅昆日本诗僧机先及其他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3期  作者:鄭千山  出版时间:2003-12-25
    关键字: 明初 旅昆 日本诗僧 机先 散文诗联

    明初朱元璋洪武十七年(公元一六八四年)明朝廷发生了一件著名的案件,即左丞相胡惟庸「谋反」案,涉案被杀者共有三万多人。由于明初有不少日本人供职朝中,而据说胡又有「下海招倭」之嫌疑,所以供职朝中的日本人多被牵涉,据方国瑜先生认为,他们之中的一些僧人如如瑶等四〇〇余人被谪戍到了云南,并对当时的云南文化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据近年来有关专家考証,此说并不准确,明初确曾有许多日本人到过云南,但皆与胡惟庸案无关。明初来云南的僧人中,知名者计有天祥(生平比较详实)、机先

  • 文章淸末民初的廣西「道」制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47期  作者:黃嘉謨 出版时间:1990-01-10
    关键字: 清末明初的广西 广西建置史 辖区改革 政府机构变革

    淸代的廣西地方區畫,大體沿襲明代舊制,在省區內畫分爲道、府、縣等三級,特別設置的直隸廳、直隸州與府級相當,一般廳、州則與縣級類同。全省初時畫分爲桂平梧鬱、右江、左江等三道,三道轄屬計有桂林、柳州、慶遠、思恩、平樂、梧州、潯州、南寧、太平等九府,又鬱林直隸州一州。府級單位的區畫,其後時有變更,至光緒年間而趨於確定,計增泗城、鎭安兩府,百色、上思兩直隸廳,歸順直隸州一州。至是府級合計爲十一府,又直隸廳、直隸州各二。至於府級轄屬的地方,已設置流官的計十廳、十三...

  • 文章明初移民因何来自洪洞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6期  作者:杜錫  出版时间:2010-07-01
    关键字: 移民历史 明初移民 洪洞大槐树 家谱研究

    在中國的歷史上,整個民族或家族的遷徙史可謂源遠流長,如《書經·畢命》上便有「瑟殷頑民,遷於洛邑」。又《多士·序》:「成周旣成,遷殷頑民」。那都是說殷商滅亡,周朝建立,易代之際,殷商的後代不奉新朝之命而被稱爲頑民,故將其全族遷至東都洛陽,置於新統治者的監視之下。此後歷朝歷代,因各種原因,遷徙之事從未間斷,尤其在漢末及晉代五胡之亂,人民爲避兵禍,流離遷徙,北方之民多遁跡於南方郡縣;唐太宗平定中原之後又「遷南方之民,以實北部藩鎭之荒」。及至金元之際及元朝末年,農...

  • 文章读尹德民先生「明初山东移民来自洪洞县之考证」有感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21期  作者:石鍾琇  出版时间:1983-01-01
    关键字: 尹德民 明初山东移民来自洪洞县之考证》 读后感 相关历史 相关评价

    尹德民先生由纂修尹氏家谱,考证明初山东移民,来自洪洞县一文,对族谱之学,与中国历史文化之关系,多所印证,极富学术价值。我国自周即设史官,掌管族系纪录,历嬴秦而未绝。两汉史家,能兼治谱牒之学者,颇不乏人。自魏晋历南北朝,以至李唐,九品中正之选擧,必稽考谱籍,而新兴士族,亦重视谱乘。迨赵宋迄朱明,朝廷任官不再稽考簿状,姓氏与谱系之学,乃脱离官府,淸以异族遏制汉人民族思想,谱学更大受损折,民间留存一族一姓之家谱,亦渐湮没矣。近世民族思想兴起,由民族而宗族,于是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