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昇山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閩都別記雙峯夢卷之一⒂

    来源期刊:《闽聲》 第17期  作者:里人何求纂 出版时间:1968-01-15
    关键字: 佛寺 灵山寺 榕树

    不妨也。末衲可以代劳,其余不敢承命。说话之间,小沙弥端出午斋,随请三人吃了斋筵。吃罢,三人谢过长老,辞出山门下山。仍乘马轿一程回转公馆,即将好香淸油,另包银十两,次日遣人拿书帖送去。那银乃与和尙为代点香烛之资。差人押带送至升山。六合老和尙收讫,启文时常去行香礼拜不题。先说林保督令众匠,赶紧工作。不用到中秋,早已完竣。佛寺亦已吿竣,惟后数处巖壁,尙未凿洗,石匠凡有数人。不觉到了八月十四日,早将新寺新塔悬灯彩,遍处舖设,以待来日。请王节■行周■香安座。启文同林

  • 文章他们都是在战壕外朝前倒下的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3卷 第4期  作者:方一戈 出版时间:2011-04-1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淞沪会战 钢军 吴兴城

    距湖州市区(原属浙江省吴兴县)十公里的东郊,有一座不起眼的小丘岗,海拔约四十米,草木青葱,状如覆盆,名曰升山。相传东晋时候,大书法家王羲之做了吴兴太守,曾携宾朋诗友「登」于此,遂名焉。这里地理位置特殊,岗南紧傍沪宁公路(即今三一八国道),又贴邻申湖杭水道,可谓正当要冲;但从军事角度看,则无险可恃,易攻难守。然而,七十四年前的那个深秋,有一支中国军队却受命在此,祇凭著窳劣的装备,与穷凶极恶的日寇进行过一场顽强的阻击战—弹泻骤雨,血肉搏杀!如今,伫立

  • 文章閩都別記 雙峯夢卷之一⒁

    来源期刊:《闽聲》 第13期  作者:里人何求纂 出版时间:1967-07-01
    关键字: 松竹 秋雨 猫头

    闻古磬声,故称灵寺。唐天寳中,任放飞升于此,乃号升山。晋太原任放居此,于王覇之宅,得金丹仙成上升,其洗药池,尚在寺后。又有仙巖,电池今废。宋钱昱诗云:杉松迎寺堂,栏槛倚高冈,郡国晓云灿,禅阶春草长。涧深连水色,静带花香:更有名僧在,茅庵住上方。程师孟升山诗云:何处松萝深似屋,望中城郭细如旗:淸泉可惜存巖下,下作先生洗药池。陈铸升山诗云:任公昔日此升天,万仞巖倚翠巓:石径层层封线藓,松萝步步拂靑烟。海中岛屿分诸国,野外云霞萃一川:贤守乘春从登赏

  • 文章西票号的盛衰没落(上)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3期  作者:佚名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山西票号 日升昌 乔家大院

    太原,而是在平遥、祁县和太谷,其中又以平遥为最。章文涛先生在车上笑着对我说,虽然全车除了我之外都是西人,但这次旅行的向导应该是我,原因只在于我读过一些史料。连“向导”也是第一次来,那么这种旅行自然也就成了一种寻找。我知道,首先该找的是平遥西大街上中国第一家专营异地汇兑和存、放款业务的“票号”—大名鼎鼎的“日昌”的旧址。这是今天中国大地上各式银行的“乡下祖父”,也是中国金融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的所在。听我说罢,大家就对西大街上每一个门庭仔细打量起来。这一

  • 文章纵观大帽周边的人文景观(下)

    来源期刊:《同安》 第89期  作者:洪樹勛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马塘村 林君 哪吒祖庙 大帽

    化”:即民房别墅化、厕所卫生化、通讯手机化、用水自来化、照明炊事电气化、环境绿色化、村道柏油化、获省级“文明村”称号,誉为“厦门第一村”。是翔安区新村改造的一个示范村,吸引了海内外诸多的参观者。八、林君发祥地。林君(一六八五—一七五六年),乳名干佬,字圣路,号敬亭,马巷井头村人,行伍出身,初授偏裨,游击,总兵,乾隆间江南提督。少失怙恃,潦倒,曾流浪到大寮灵宫以拾“地农样”渡生。一天夜生,该村郑连员外(后炉三世)和几个家丁外出“巡”,忽然闯出一只白

  • 文章舰舰长萨师俊后继有人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41期  出版时间:2003-02-28
    关键字: 中山舰 萨百昇 三山陵园 萨本炘 萨师俊

    福州晚报二〇〇二年十二月十七日报导:本报十月二十五日头版报道了『中舰福州籍抗日阵亡将士之碑』即将于明年在福州三陵园人生广场建成的消息,牵动了云南一家人的故园情怀。昨天,云南萨百先生打电话告诉记者,他就是为国捐躯的中舰舰长萨师俊的过继孙,他希望明年碑成之日能够返回故里祭拜爷爷和阵亡将士们。获得消息后,中舰抗日将士幸存者邱奕殿老人也赶到本报,说过去各界都认为萨师俊忠良无后,如今其惟一的后人终于有了下落,可谓一大幸事。纪念碑上的文字应该改为英雄

  • 文章金坛水(续四十三期)

    来源期刊:《金壇鄉訊》 第44期  出版时间:1981-07-01
    关键字: 金坛山水 元观 崇福观 茅山 凝神庵

    词宇宫与庙邻,元观在其南,西曰白云峯,上有棋盘石,下有云根石、水龙洞、白云崇福观,又西有黑虎峪,峪中有凝神庵,又西则大罗源、淸眞观在焉,卧龙松运蜷观侧,鹿跑泉居源之左,又西维下泊之宫,有茅君茇树丹井,次三曰小茅,其顚有神祐观,观侧有雷轰池,下有柔和庵,西有朱砂泉、小靑龙洞,降眞之桥,其北则为桃花崦、白李谿、曁独公之,其东则为姜巴之路,又东则为小竹,其东南支,则为叠玉峯,峯有仙女台、藏眞观,峯南为金星岘,南连竹,东连华盖峯,华盖之北,则为三角

  • 文章珠聯璧合說管趙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6卷 第10期  作者:趙明琇  出版时间:1974-10-30
    关键字: 赵孟頫 管道 绘画 山水画 艺术成就

    诗文淸远,执笔立就。他作水,初不经意,随纸点染,要,要石就石。好画马,常俯伏镜前,或卧或立,或俯或仰,颇能尽马之性状。以飞白写石,以金错刀书法写墨竹。画入逸品。此外人物、花鸟、树石无所不能,无所不精。竹石图 管仲姬画管仲姬,原名道,吴兴人,宋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生,少少昻八岁。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随她丈夫少昻至北京,仁宗延祐四年(一三一七)封为魏国夫人,是故人们都称她为管魏国。至延祐六年,病逝于临淸舟中,享年五十八岁。她是一位有艺术天才,和精深

  • 文章民初西才子郭象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0期  作者:王開學 出版时间:2002-07-01
    关键字: 郭象 生平简介 主要成就 山西才子 抗日爱国

    郭象(一八八一—一九四一),近代著名学者、教育家、藏书家,西晋城周村鎭旗杆院人。郭氏系晋城望族,书香世家,以「一门三举人」飮誉鄕里,他家门口两边石墩上高高竖起的旗杆正是其举人之家的标帜(晋城一带民俗,凡谁家有中举者便在谁家门口左右竖起两根高高的旗杆,以示崇仰之意。后世遂称这样的人家为「旗杆院」)。郭象幼承家学,天资聪慧,又有过目不忘之才,稍长便被沁水名进士贾耕接纳为徒,由是学业大进。其父郭涣芝(举人)对其期望甚高,因以《易经》「天可阶而也」之句为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