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昆曲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故鄉的戲典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4期  作者:王文明  出版时间:1990-01-01
    关键字: 梆子戏 花鼓戏 渔鼓 洋琴 昆曲

    妇女们的私房钱或孩子们的压岁钱。三弦:是盲人唱着曲子并弹三弦琴和声,所以又称「瞎腔」。男瞎子多半在村鎭上演唱,女瞎子都是到人家中唱给妇女们听,尤其老妈妈最为欣赏。唱的大多是「目莲救母」、「韩湘子度丽英」等有关佛敎的神话故事。昆曲:故鄕人称为「柳子戏」,只有读书人唱。几个人聚在一起,一两个人淸唱,一人吹笛子和声,从未见过粉墨登场公开演唱的。有一种戏和梆子戏近似,因为唱腔特别高亢,听着令人惊心动魄,家鄕人称之为「拉魂腔」。俺既不知其名?也不晓得来自何方?其他还有

  • 文章「無錫莫開口」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54期  作者:曉峯  出版时间:1990-12-20
    关键字: 潘荆南 魏良辅 南曲 昆曲 箫管合曲

    从前吾邑有名潘荆南者,是昆山魏良辅的高足弟子。良辅精于南曲,足迹不下楼十年,创南曲谱,就是现在的昆曲。荆南得其传,为其他弟子所不及。时同邑有顾渭滨,吕起渭,陈梦萱等都以吹奏箫管称绝技,常和荆南在一起,以箫管合曲,一时竞相传习,世称度曲之工始于玉峯,盛于梁溪。当时有流行一句俗谚叫:「无锡莫开口」就是说无锡能歌曲的人很多。

  • 文章金声玉振话昆曲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82期  作者:夏坤 出版时间:2010-08-01
    关键字: 昆曲 王国维 宋元戏曲史 浣纱记 历史沿革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里考证了我国戏曲的流变。他认为,眞正的戏曲不能不从元杂剧始,「以故事为主,至元剧出而体制遂定,南戏出而变化更多,于是我国遂有纯粹的戏曲。」南戏最古老的声腔发源于浙江海盐,流行于江苏、浙江、江西等省的有海盐、余姚、弋阳诸腔。「行于吴中,流丽悠远,出乎三腔之上」的昆山腔始于元代末年,是南曲的一个支派,流传至今业已六百余年了。昆曲,最早称为昆山腔,又称昆腔。相传是顾坚创始。据明代张广德的《眞迹目录》记载:「元朝有顾坚者,离昆山三十里,居千

  • 文章昆曲浅谈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81期  作者:錢一江 出版时间:2010-05-01
    关键字: 昆曲 传说 史料记载 水乡特色 吴歌

    无锡太湖鼋头渚,有“鼋渚春涛”碑,有“包孕吴越”摩崖石刻。滔滔太湖水,自古至今,浇灌出吴歌、南曲、昆山腔和昆曲;滋养出大量江南民歌、小调、丝竹和歌曲;催生出苏剧、锡剧和评弹。1934年夏,著名音乐家聂耳来到鼋头渚张家花园,在筑路工人粗犷的号子声和太湖阵阵轰响的涛声中,创作出《大路》和《开路先锋》歌,激励了一代青年,追求光明,争取民主,为民族解放而高歌前进。早在三千二百多年前,泰伯、仲雍从渭水之滨,歧山之麓的周原,来到太湖之滨,与当地荆蛮族人一样,“断发

  • 文章故鄕風物憶廟戲(上)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1期  作者:栢齡  出版时间:1972-05-20
    关键字: 庙戏 大王庙 民俗 昆曲 评剧 流水席

    的就要十四、五担米钱。在淸朝年间,演唱的是「文戏」,即是「昆曲」,到了淸末民初,昆曲和平剧夹杂并演,这种戏班,名叫「银凤班」,到了民国十年左右,就完全演平戏并且有坤角登台了。在演唱昆曲和银凤班的时期,地方上的鄕绅都在戏台两旁排着高櫈坐着欣赏,因为昆曲唱起来声音较低,光用一枝笛和着,而且一个个字还要押韵,远处听不淸楚的。一方面也显得故鄕人士对剧曲的爱好。领看戏邀宴亲朋每年演唱庙戏,在庙的所属范围地区的人家,都要在演戏的前几天,到亲戚朋友家去「领着戏」,不论大家

  • 文章昆曲放洋到美国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8期  作者:徐櫻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昆曲 美国 耶鲁大学 中国古典歌剧 国扇展览

    七拼八凑首次排演近百年来,昆曲式微,已到了如断如续的程度;这是指职业性的舞台上演而言。幸而其它种舞台剧还要根据昆曲的工架、身段、唱腔等作基础,因此尙未致于失传。所以还有一般学人文士爱好者大有机会组织非职业的,小型的曲社、曲会。请到一二位师傅指引,或清唱、或彩排,倒是各地都还有。加州大学的李林德敎授最近到中国大陆访问了几个城市的昆曲会的形成或组织。想来这也必是一个有趣的题目吧。结果如何,且拭目以待。资深曲友张允和女士最近也发起搜集编纂海外曲人动态,因此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