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昆明风貌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大陸游蹤 拙荆骨折記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3卷 第2期  作者:漁翁  出版时间:2001-06-01
    关键字: 旅游观光 昆明风貌 两岸交往 园艺博览

    还可欣赏东巴洞轻音乐演奏会。(七)云南气候,兼具寒、温、热三带。自然景观涵盖了江、河、湖、瀑、泉、山、林、洞、雪等多种形态。有廿六个少数民族,文化民俗特殊,丰富多彩。以昆明市为中心,向西北、西南、东南伸展,欲游遍每一风景线上之重要景点,约费时二至三周,始能尽兴而归。(八)云南有「十八怪」,特录介之:1.鸡蛋用草串著卖。2.米钣饼子烧饵块。3.二只蚊子炒盘菜。4.石头长到云天外。5.摘下草帽当锅盖。6.四季服装同穿戴。7.种田能手多老太。8.竹筒能做水烟袋

  • 文章凝眸歷史 反思歷史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2期  作者:張則明  出版时间:2002-12-25
    关键字: 方苏雅 《历史的凝眸》 昆明 清末民初 社会风貌

    奥古斯特·弗朗索瓦(中文名方苏雅),一八九六年到来中国,先任法国驻广西龙州(柳州)领事。二年后由法国外交部任命为法国驻云南府(昆明)总领事兼法国驻云南铁路委员会代表,负责全权处理滇越铁路事务,一九〇四年任满回国。方苏雅在中国的八年(一八九六—一九〇四),正是大清帝国行将就木的多事之秋。他从广西到云南,是随法帝国主义加紧对云南进行侵略扩张而来的。对方苏雅其人在云南的所做所为,我们从方氏的侄子,现任奥古斯特•弗朗索瓦协会书记的皮埃尔•赛杜在关于(方苏雅—领事

  • 文章昆明西山作曲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4期  作者:線光天 出版时间:1974-12-25
    关键字: 昆明西山 故乡风貌 诗词谱曲

    遥見東方红日現,山容好似畫圖懸;隱隱雞聲唱茅店,野寺鐘聲到客船;桐葉經秋花片片,芝草猶凝露珠圆;竹林深處柴門揠,幾家漁火起曙烟。

  • 文章飞跃的昆明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0期  作者:李淑英 出版时间:2000-12-25
    关键字: 昆明 时代变迁 今昔对比 故乡风貌 社会经济

    世事如棋局局新,沧海桑田,日月星辰宇宙在循环,人事代代不断在更新,佛云:「人必经生老病死的轮回」但有多少人可以悟彻?当然,人活在世界,就得于人海中浮沉翻滚,也得要接受时代更新的洗礼而生存。接到故鄕弟妹亲友来信,昆明在新时代的创举中变得焕然一新,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创举空前,使昆明在飞跃,弟妹们希望我返鄕看看,又言,若我返鄕恐找不到回老家的路了,宝善街、同仁街已全拆除,预备兴建商业广场,四周是高耸林立的大厦,看完信,跌入良久沉思,青山绿水、苍松翠柏、雄伟美丽

  • 文章春城賦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2期  作者:周善甫 出版时间:1992-12-25
    关键字: 周善甫 《春城赋》 昆明 山川风貌 文学评价

    前言昆明,是祖国西南边陲一座美丽而古老的城市。由于『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明·杨升庵〔滇海曲〕),被人们赞誉为『春城』。以吟咏昆明的一山一水,或一草一木,或一楼一寺,或一事一人,来赞美春城的诗、词、曲、联等文学作品,自汉唐以来,不胜枚举。然而,以律赋为体裁,纵横曲今,多角度、多层面歌颂『美哉昆明』的文学创作,善甫先生的〔春城赋〕,窃以为是迄今为止的第一篇。赋,作为一种文学样式,自汉代出现以后,尽管各个时代人们对它的认识不同,态度各异,但至今

  • 文章新撰昆明顺城碑记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7期  作者:鄭千山  出版时间:2007-12-25
    关键字: 新撰昆明顺城碑记 赛伦地产 经济金融 故乡风貌

    故伸毫吮墨以记赞之。时维丁亥年秋八月,楚籍寓滇寒士郑千山撰于春城昆明。云南花卉(茶花)

  • 文章昆明景致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2期  作者:楊國粹  出版时间:2002-12-25
    关键字: 昆明 故乡风貌 自然景观 人文历史 散文诗联

    一 春城颂昆明四季无寒暑,西山常翠草常绿。滇池飞舟五百里,风光锦秀一明珠。二 五华山云南省府百级台,华山叠翠红花开。倒袁护国发祥地,千古威名永不衰。三 圆通公园圆通古刹建高楼,花径通幽任客游。巍巍屹立唐公墓,护国勋名传千秋。四 大观长联大好风光古渡头,观光胜地一水楼。常思故园兴衰史,联语牵肠话春秋。五 翠湖公圜翠草繁花柳倒垂,湖戏鸳鸯燕双飞。公余漫步寻春色,园情陶醉不思归。六 翠堤春晓翠柳奇花草芬芳,堤畔情侣依栏竿。春风拂荡游人醉,晓日更恋五华山。七 昙

  • 文章文明街的民風民俗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9期  作者:馬榮柱 出版时间:1999-12-25
    关键字: 昆明 文明街 民风民俗 地方美食 故乡风貌

    文明街位于昆明市区中心地带,它与正义路、甬道街平行。在这里开展的商贸活动,有着边疆地区的特色。花脸壳和大关刀早春时节,就是文明街最为热闹的季节。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沿街两侧或地摊上,摆满、挂满娃娃们喜爱的各种年货、玩具。尤其是仿京戏「武打兵器」制作的大关刀、宝剑、长茅、弓箭;还有制作精美的京剧脸谱花脸壳。我们在儿童时代,对关公、张飞、蔡阳、黄盖、李魁、司马懿等等脸谱就有些熟悉,都爱选色彩艳丽的「大花脸」。家长作为过大年的礼品送给小朋友时,都要戴上花脸,要

  • 文章昆明忆旧—景星街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1期  作者:何開明 馬榮柱 出版时间:2001-12-25
    关键字: 昆明景星街 故乡风貌 地方美食 历史集萃 风土习俗

    在清朝末年的《清末昆明城区图》上,只画出景星街的位置,却无街名。到民国九年左右才定街名,并修葺成景星街。过去市民称这条街为粮道街,是因附近文明街的西侧,有粮道衙门。民国初年撤去,修建成文明街。景星街是与正义路、文明街和甬道街垂直的一条街,长约三〇〇余米,宽三米。它的南面与顺城街平行,中间有城墙隔开。因旧时马帮运输在顺城街歇脚,随即从景星街进城,开展商业贸易,使景星街、文明街形成货品集散地,十分繁华热闹。景星街的最西头为云南市政公所,有李宗黄、唐绍虞

  • 文章昆明市的古塔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2期  作者:張騫 出版时间:1992-12-25
    关键字: 昆明市 古塔 历史风貌建筑 大理国经幢 官渡金刚塔

    。隋唐初年设「昆州」,唐求泰元年(公元七〇五年),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南诏地方政权筑「拓东城」后又改称「鄯阐城」,成为今天昆明的开端。元朝时设「云南行省」和「昆明县」。明朝时设「云南布政司」。清王朝平定吴三桂叛乱后设「云贵总瞻」和「云南巡抚」。辛亥革命后,公元一九一三年废府设县,公元一九二八年立市,由上所述一九八二年昆明市被定成第一批二十四个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当之无愧的。正由于昆明的历史悠久、文化丰富、民族众多,故它的古塔也多,不仅为城乡风貌添姿增色,也是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