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旱烟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浦東瑣談(續)

    来源期刊:《浦東》 第9期  作者:陸志明 出版时间:1977-07-15
    关键字: 故乡回忆 抽水烟 旱烟 烧酒 绍兴酒

    故乡的烟和酒浦东人也和世界各地的人一样喜爱烟酒。我生平很少不良嗜好,但烟酒例外,因为这是我家祖传。记得在孩提时就已学喝甜酒酿,也曾偸着玩吸父亲的水烟,幸亏第一次就弄得满口辣水,呛得涕泪交流,吓阻了十多年,一直到十八岁才给同学中先进诱上了烟瘾。酒龄六十烟龄四十八,化掉的钱,算算足够买辆漂亮的汽车,但我并不后悔,因为我还没有弄到驾驶执照。家鄕老一辈的人,有钱的抽鸦片,中等的吹水烟,普通的吸旱烟,也有极少数人抹鼻烟,但最普遍流行的却是香烟。大陆上没有公卖局

  • 文章神仙不爲也!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3卷 第4期  作者:郭有文 出版时间:1993-06-01
    关键字: 烟袋 旱烟 礼节 装烟 高丽烟

    烟袋锅儿都是铜制的,也有的是原来利用竹杆的根削挖而成的。东北民间男女多数抽旱烟。男人的烟袋,除了过去的满州亲贵和地方的举人、秀才等「功名人」,或教私塾的老夫子讲究使用三尺长的烟袋外,一般老百姓都是半尺左右长的烟袋。因为这样子携带方便,不妨碍下田工作,也不会影响骑马或赶车,。供旱烟袋抽用的烟,主要为东北特产的叶子烟;烟叶黄色,故又称黄烟,产量以吉林省为最多。吉林旧名船厂,所以又有「烟厂」之称。满清时代,吉林贡品中就包括有黄烟。皇上、后妃和王公大臣所抽的「凌巴菇

  • 文章箍桶師父來生伯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02期  作者:黄影帆 出版时间:1977-01-01
    关键字: 来生伯 宁波话 衣食不缺 旱烟 口福

    他不必挂招牌,生意源源上门,因为他不赌钱,只抽旱烟,所费不多,却喜欢酒食,每顿飮一斤老酒,下饭也很讲究。我们小孩子看人吃嘴最馋,炳芳门头十余户人家就是看他家吃饭有味道。来生伯每次吃饭前在汤灌里把老酒汤热,就坐在靠墙的桌边自斟自酌起来,有鱼有肉,当然少不了靑菜豆腐,有时即使是吃一筷子油菜或者是海蜒泡酱油,他也吃得津津有味,每一口酒飮下之后,夹一筷菜,啧啧作响;尤其是筷子在菜碗边拨那一筷菜时,欲擒故从,忽夹忽放,这种动作,好像在他也是一种美味的感受,在他慢慢地

  • 文章三分天下占其一的东坎旱烟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6期  作者:徐忠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东坎 烟草行业 旱烟 历史沿革

    烟鎗」们由于多年吸烟的积累,都有一把很准确的尺子鉴别烟质的优劣。八十岁以上的老烟鎗,都还清楚的记得他们青年时代,也正是我国兵燹频繁,人民日不聊生的年头。那时香烟还没有普及,最受烟鎗们青睐的较为贵重的仅仅有三种烟品,即是「兰州青条,福建皮丝」和烟鎗们称「三分天下占其一」的旱烟旱烟能有这样美称,能跻身于三大名品,它的优越条件当然是其简单易用了。皮丝和青条唯有用水烟筒吸。呼呼作响的水烟筒,一支犹如竹筷的小煝子闷火余烟飘绕,烟锅上装上一小撮青条或皮丝,集中

  • 文章鄕情瑣記(續)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1期  作者:張純義  出版时间:1990-03-01
    关键字: 婚嫁习俗 家乡婚礼 司帐收礼 旱烟 马尾罗

    的进行,与未来的吉凶祸福。相奉的范围包括:司帐收礼(即现在的会计)、司厨、司酒、司茶、司烟(司烟之词,以现在而论,会容易使人糊涂,为什么还要有人管理吃烟呢?这是因为时代的背景和吸烟的进步才灭灭了司烟这项任务,因为在家鄕的习惯是吃旱烟和吃水烟两种,旱烟者即是把采收之靑烟叶子晒乾,蓄存着慢慢的装在旱烟锅里吸,水烟则是将烟叶加工后推成烟丝,装到水烟袋的烟嘴中吸食。烟丝也有两种,油质重的叫水烟或棉烟,油质轻的叫黄烟。由于吸食的方式和品类不同,所以从前吸烟是要人招呼

  • 文章無錫北大街(三)——全縣商業的心臟區域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9期  作者:中勳  出版时间:1973-01-20
    关键字: 无锡北大街 商业心脏区域 旱烟 江阴巷 黄鳝

    大桥过桥去,桥堍上有一家古老的土黄烟店,店堂中工人每天在鑤烟丝,这种烟名叫「旱烟」,多销给鄕间农民抽吸,大批则销到苏北各县去。对桥堍即是晏公堂,银钱业的茶会在内,每天上午八时到十一时止,市场上的各行业,银钱帐款划拨,多在此当面划付,从未要官府来管理,也从未听到有退票拒绝往来的事发生过。无锡商人的道德信用,値得光荣娇傲的。左转弯过去,即到江阴巷口。江阴巷这一条街上,多是石库门的钱庄银号,约有二十余家。在江阴巷口的商店,多是纱布号,所以纱布茶会即在此地。江阴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