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日本明治维新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詠霓公甲午戰爭筆記輯要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1卷 第6期  作者:王敏 出版时间:1999-06-10
    关键字: 甲午战争 日本明治维新 议和 马关条约

    台湾光复五十三周年前公诸于世,藉供国人记取惨痛历史,激发爱国情操,奋发图强。战争情况甲午战争起自朝鲜,朝鲜自明末降清,日本明治维新后,亟谋侵略朝鲜,光绪二年(西元一八七六年),日本迫朝鲜订立商约。光绪八年(西元一八八二年),朝鲜发生内乱,日本出兵朝鲜问罪,朝廷亦派吴长庆、丁如昌等率兵至朝鲜,先至汉城执大院君归,乱平后,吴长庆留鎭朝鲜,日本亦不退兵,光绪十年(西元一八八四年),日军助朝鲜独立党作乱,为清军讨平,次年,日本派伊藤博文来华,与李鸿章订约于天津,约定两国

  • 文章锐意政改应借鉴两邻国维新图强日本与泰国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7卷 第6期  作者:鄭傳良 出版时间:2015-06-10
    关键字: 政治改革 日本 明治维新 暹罗 曼谷王朝

    国家。改革封建等级制度,以适应资本主义的发展,进行地税改革,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实行征兵制,建立近代正规军,大力推行教育改革,培养专门人才,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等等富国强军政策。明治维新使日本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起来,但其国内仍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力量。一八六八年(庆应四年)前后(属我国清代乾隆中后期),日本进入明治天皇亲政时期。一八五三年七月间,美国一舰队进入日本的浦贺(即东京湾)用武力威胁叩开了长期闭关镇国的日本大门,强迫日本签订了不平等《神奈川条约》。一八五八

  • 文章日本忆中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6期  作者:張性荃 出版时间:1976-06-25
    关键字: 日本游记 明治维新 故土回忆 异域风物

    依然累累满树,东京市的马路旁,绿椰红柿仍然在冬天排列著,朋友第一次带我乘坐环东京市区的火车,自动买票,人潮如流。买票得心应手毫无拥挤停留现象。如果坐车超站必得补票,下车时将应补的钱及原票交由站口收剪票者。诸如这些细节,处处设想周到。二 文物古刹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开始吸收西洋艺术文化,科学建设等。例如东京铁塔与凯旋门是学习法国。各公园、寺院之鸽群、鹿队是学习义大利。富士五湖是学美国,寺院佛殿建筑是学中国唐代的,不粉刷油彩,更无用现代化建材,仍是唐时之风

  • 文章中国与日本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9卷 第3期  作者:劉光華 出版时间:2007-07-01
    关键字: 明治维新 汉字 中华文化 遣唐使 日本历史概况

    归来友人告知,日本路标地名,完全使用汉字。此事曾一度有人主张用拼音,因遭到多数人反对而作罢。据日本民众表示:汉字自始即有具象化,给人的印象明确,用片假名与平假名作路标,需要先想一会儿,反映较慢,不够方便。谈起文化,就又想到日本的两次大变革,一次叫做「大化革新」,一次是「明治维新」。大化革新始于西元六四五年,主要的推手名中大兄,其时正値我国盛唐时代。据史乘简述:大化革新在很大程度上是积极模仿唐朝的文化、技艺、制度等等,使落后的日本进入文明社会。唐代对日本的影响

  • 文章日本侵华我国无条件受降四十周年有感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69期  作者:陸君才 出版时间:1985-10-01
    关键字: 日本侵华 抗战胜利四十周年 明治维新 蒋介石

    企图赖账,又更进一步,大声附和共党同路人所谓的「台湾地位未定论」以预布俟机重占我宝岛领土的伏笔!阴鸷狠毒,明眼人旱已看穿日本迟旱会再度挑起两民族间百年仇怨之一日。日本人自以为有「天照神」之荫护,可是牠们不知,天空中并无什么天照神,人间有之,那末这天照神正是中、美两国。日本遗唐僧空海和尙囘国,促成了日本的「大化革新」,实行华化,使这一野蛮民族初奠政治规模。明末的朱舜水流亡日本,使藩阀德川光政接受了阳明哲学的敎化,促成了其「皇政复古」国家统一之局,而有明治维新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