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族谱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重修分宜洋江鍾氏族譜序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2期  作者:鍾鳴鳳 出版时间:1998-04-01
    关键字: 分宜 洋江钟氏 重修族谱

    分宜 钟鸣凤族谱,可谓血统证明书。因名犬、名驹、名鸽,皆有血统证明书,何况万物之灵的人类乎!族谱乃为家族史。中国人自古以来,即重视修谱。司马迁在史记中曾云:(余读牒记,自黄帝以来,皆有年数……)足见中国人之有族谱,已有数千年之久。古代族谱为帝王诸侯所专有。至魏晋南北朝后,汉人大举南迁,深恐有背祖忘宗之虞,乃开修谱之风。洎自北宋,欧阳修、苏洵提倡记实存眞之族谱。于是族谱乃有革命性之改变。尤其至明初之后,修谱风气更为兴盛。其内容逐渐扩大,不仅记载家族世系,且

  • 文章良方賀氏九修譜序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9期  作者:賀文安 出版时间:2000-02-01
    关键字: 良方贺氏 族谱编修 家族历史 修谱贺词

    帝所依重,八十六岁始准吿老还鄕,萧宗帝并加封公为礼部尙书。当时才高位显之士,诚如杜甫在「酒中八仙」中提的:李璡、李适、苏晋、张旭、李白、焦遂……等其中不是王侯即是重臣,如李璡(左丞)、李适为亲王、张旭为宰相等……,而李白能为翰林学士,还是知章公向玄宗皇帝大力推荐任命的,可见我贺氏凭公族,是家世渊源其来有自的。后世子孙应引以为荣,而力争上游,发扬祖宗光辉。今凭公族裔贤彦,深感族众日增,支分日繁,为凝聚族谊宗脉感情,急欲编纂族谱,以明昭穆,以序伦常,特由族中长

  • 文章江西广昌银溪黄氏八修族谱弁言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3期  作者:黄群英 出版时间:1998-07-01
    关键字: 广昌银溪黄氏 族谱修撰 时代变迁 修谱特点

    广昌 黄群英家之有谱,如国之有史,可以觇宗族之兴衰,明子孙之繁衍。探本溯源,鉴古知今,敦睦宗亲,启迪后昆。我广昌银溪黄氏,源远流长,枝荣叶茂,素称望族。后裔献身各行各业,皆能秉承祖训,发奋淬励,自立自强。而奉献社会,报效国家,莫不竭智殚虑,克尽眞诚,是以气节文章,淑德懿范,代不乏人,缅怀遗徽,曷胜景仰。惟自七修族谱以还,迄今已历五十寒暑,世事沧桑,旧谱散佚,人口增递,居住迁徙,流动极大,年湮代远,深恐难于稽考。尤以在此五十年中,处于鼎革时代,经历空前变异

  • 文章臨川廖氏九修族譜序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36期  作者:廖光華  出版时间:1989-04-01
    关键字: 廖氏族谱 历史资料 学者观点

    公徙籍江西临川,是为吾族之始祖也。吾临川廖氏,向为望族,始祖顺明公,为旷代贤人,任抚州知府,由福建邵武移籍罗湖蟾塘。山明水秀,灵气所钟,乃发祥之地也。历经繁衍绵延,分支七大房,遍及全邑,人文蔚起,代有贤能,而族益大矣。临川廖氏族谱,自甲申年八次重修以来,迄今已逾四十五年,若久不修,则将贻后世以无谱稽考,徒增数典忘祖之憾!每念及此,辄耿耿于怀久矣。客秋余回老族祭祖探亲,适族长永徽公等,有倡九修族谱之议,推任点谱并嘱撰谱序,光华不才,谬膺重寄,仰祖德崇隆,谨当

  • 文章黎川河塘李氏十二次修譜序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6期  作者:李隆昌 出版时间:1996-10-01
    关键字: 黎川 河塘李氏 重修族谱 开放探亲

    黎川 李隆昌族之有譜,猶國之有史,雖大小不同,其義一也。史者,乃國家之記事,載本紀、敘列傳、垂典章、定政制。譜者,乃一族之記事,詳血緣、辨昭穆、誌功德,睦族倫。明方孝儒云:「有族者皆睦,則天下孰與不善;不善者不得肆,至可幾也。」族睦,不但可匡正社會風氣,還可促進天下太平。俗語云:「非譜無以收人心,而睦族則必出於修譜。」是以自古以來,世家大族者,莫不重視修譜,固本浚源、彰顯祖德,垂訓後昆。且每三十年必須修譜一次,如子孫稽遲不修者,即爲不孝也。據元和姓纂(唐...

  • 文章海龍公祠堂正柱聯之商榷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3期  作者:黄邦宿 出版时间:2003-08-01
    关键字: 黄海龙 公祠柱联 族谱依据 文辞研究

    。足证其文采不凡。此联乃其于甲申年,公元一八八四年秋,至中鎭谒祖时撰。兹据中鎭宗长黄乃案,转来辩解文一篇称:族谱因清宣统元年。民国二十三年。另有手抄本,版本相异,字义错别,语序顚倒、结构不应、表义欠妥,争执纷纭,莫衷一是,忧心白璧沾瑕,减损宗族文采,乃为注释辩正。幷据撰联六原则: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应,句式相似,内容相关,平仄相对。用以辩校。联语虽须遵此规则,惟尤当讲究词语精纯,含义深切,音节和谐,始称隽品。试观古今名联,多有例外,幷非词性、平仄、字字

  • 文章瑞金曾氏十一次重修族譜序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1期  作者:曾守湯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瑞金曾氏 重修族谱 家族历史 宗族主义

    瑞金 曾守汤谱、籍录也。凡籍录人物而详列其次序者皆属之。而族谱则为家乘以纪世族统系者。唐书经籍志之言曰:谱系以统世族继序。故其来有自。考我族远绍鲁武城曾参公、历传至子固公后之六世集熙公、由其子嘉泰公自虔州来居瑞金之常鄕大田坞之大园,至庆新公徙大田围,乃繁衍至今。明成化戊子岁奉议大夫湖广武昌府兴国州知州吉安府庐陵周亮所序中详述矣。不复赘。子曰:立爱自亲始,教民睦也。立敬自长始,教民顺也。教以慈睦而民贵有亲。教以敬长而民贵用命。教以事亲,顺以听命,错诸天

  • 文章武城曾氏龍溪支派族譜序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2期  作者:曾采堂 出版时间:1998-04-01
    关键字: 武城 曾氏家族 龙溪支派 族谱修撰 家族史略

    选,官礼部司务司。其后世子孙长居是地。各房子孙自明万历后(一六一九),以迄于今(一九九〇)之三百七十余年间,皆集族而居,无他徙者。而近年族人中有因从政、任敎、为工、为贾寓居省城、郡府、邑治、圩鎭或其它通都大邑者,或定居是地,未及一一布列,将于分派之各自表中另详。族谱之修,旨在正源流,序昭穆,辨亲疏,崇伦常,尊祖敬宗。庶不致后世子孙喜不庆,忧不吊,贫贱患难不相账恤,漠视相亲如路人,甚至弟触兄名,孙同祖字。近百年来战祸频仍,文献典籍,散失殆尽,犹以族谱,烬毁

  • 文章《辛鞬壙誌》與辛棄疾家世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1期  作者:王立斌 出版时间:2013-05-15
    关键字: 《辛鞬圹志》 辛弃疾 辛鞬 人物志略 家世族谱

    没有搜集到《广信先贤事实录》,他虽然得到《济南辛氏宗谱》和《铅山辛氏族谱》,却没有认真研究,充分加以利用。因而,他所作的《辛稼轩年谱》,实在不堪称为一部经得起研究考验的学术著作。上世纪,邓广铭先生多次修改出版的《辛稼轩年谱》,是在充分汇集了当时尚可搜罗的历史资料之后悉心考察写成的。特别是在80年代由我们提供《铅山鹅南辛氏宗谱》给邓广铭先生以后,对辛弃疾生平的研究,遂补充了以下若干内容:一、辛弃疾「初寓京口」;二、通判广德军;三、自仓部外郎进郎中;四、晚年曾有历城

  • 文章宁都璜溪温氏七修族谱谱序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1期  作者:溫慕尹 出版时间:2000-08-01
    关键字: 宁都璜溪温氏 重修族谱 历代谱系 民族家史

    整修,自古迄今,皆有其要义在,不仅为一家一姓愼终追远之所重也。依据历届谱载,始祖誗公于唐开元元年(公元七一三年)为虔化县令,著有政声,受人民爱戴,乃留居宁都万田村,生如璋、如珪、如玉、如金,四子。我族始祖如金公,传至六世曰「瑱」太祖,随祖母徙居璜溪,历十八代单传,至十一郎生四子,为文、行、忠、信,四房,文房传至二十四世,出居广东长乐县,行房传至二十一世,去浙江温州,忠、信二房,留居宁都璜溪村。初修族谱,为景泰甲戊冬,历两百六十余年,清康熙乙未而再修,再隔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