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族谱家谱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漫谈家鄕修家谱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60期  作者:△賀鑄▽ 出版时间:1972-02-01
    关键字: 新年习俗 祭祖习俗 族谱家谱 地方风俗

    的困难问题,莫过于领养子女,画吊蓝线的习惯。过去在家鄕,当二次大战以前,尙无国民身份证之设,族人子嗣,仅于修订宗谱时,凭「丁灶」单塡入子孙名字。而我们家鄕习惯,爱护子女,常命名为「抱来」「撮来」「领来」。犹如地地之「罔市」(意为胡乱买来喂养),修订宗谱之时,常因子女血胤不明,受族人指摘,谓某人非亲生,系属领养,应挂蓝线。家属则自陈确系亲生。两者各执一词,均无佐证,因此兴讼,引起族人不睦。致使宗族谱籍,良好制度,发现一个明显的阴影,也是当今我们在推行修订家谱

  • 文章羅元一先生所藏譜牒書目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9卷 第1期  作者:何廣棪 出版时间:1979-03-31
    关键字: 族谱 家谱 论著 刊物 藏书

    族谱之学,将继上述诸学之后,亦为当代学术之新潮流,羣士钻仰,学坛瞩目,是则先生之立言不朽,光前垂后,固预卜也。」可见先师之于谱学,实为一代开山。[2] 此说亦见载先师所撰「中国族谱硏究」上篇之「中国谱籍之留传与保存」[3] 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所藏中国族谱,据先师所撰「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所藏中国族谱敍目」,其于民国五十八年七月前共收一百零五种,二百七十八册。嗣后当续有增益。而先师一己所藏,计族谱八十七种、家谱廿八种;另与谱牒有关之资料卅种、谱牒

  • 文章邓氏族谱硏究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06期  作者:鄧榮華 出版时间:1981-10-02
    关键字: 邓氏族谱 邓氏始祖 家谱略述 重修族谱

    指邓氏族人虽列权贵,但非仅凭戚属,而以事功为赖,且循序渐进,有功于汉朝,列为第一家族诚不为过也。四、吾家谱略述吾生于台湾台中市,对族谱事无从了解,家父于兵戎中随军来台,族谱未及携出,仅从家父训示得知:吾家系于东晋时申河南南阳迁抵江西省南昌县德胜门外七里街,往下走经过靑山匣即是塘山胡材,再前之丹霞观邓村即是族聚之处,吾家世代以农为业,祖父邓沐棪享年六十三岁祖母邓熊氏享年五十九岁,父赞卿现年七十,自军中退伍后即在中国医药学院任职,大伯介卿及二伯虞卿均居大陆

  • 文章对编修家谱的几点浅见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7期  作者:朱協棠 出版时间:2012-05-15
    关键字: 家谱族谱 编修意见 目标原则 家谱作用

    国有史,地有志,族有谱,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及表现形式之一。孙中山先生曰:「由家庭合成宗族,由宗族合同国族。」国族者,中华民族也。即为各民族各宗族群体构成大中华之基础。家谱族谱,是记载「血缘」关系为主体、家庭关系繁衍、迁徙变化及重要人物事迹之特殊图书。中国家谱有三千多年历史,经历原始、奴隶、封建、资本、社会主义五个历史发展阶段,其名称叫法有数十种之多,常见「族谱、族牒、家谱、家乘、家史、家牒、宗谱、宗史、宗牒等」。(一)编修家谱,我认为必须做到四点:一个

  • 文章三晋族谱概览(一)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5期  作者:李吉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三晋族谱概览 卫氏家谱 王氏家谱 卢氏家谱

    新加坡连氏等宗亲组织均曾来人来函、查询其「根」之所在和宗亲渊源。直到不久前山西代表团访韩其间,韩国副总理罗玄佩专程前往山西代表团驻地,拜访胡富国书记,声称韩国罗氏来自山西清徐……由此可见,谱牒学硏究对宏扬传统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但是,由于族谱、家乘大多散存于民间,且密不示人,历经战乱浩劫,多所散佚。为抢救这一珍贵的中华文化瑰宝,山西省社会科学院于一九九三年成立了「家谱资料硏究中心」积极开展家谱资料

  • 文章家谱有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7期  作者:王德謙 出版时间:1974-07-25
    关键字: 家谱 族谱 随感 孝道 伦理

    趁补休假的两三天,走访了几位从事文敎工作的朋友,使我惊奇的是五个人中,竟有三位不约而同的在埋首写「家谱」、「薪传」、「家歌」,什么的;总之,宗谱也好,族谱也可,「三子者不同道,其趋一也。」尽管名词有别,藉鄕忆以慰幻,向接捧人「办交代」的目的则是一致的。是的,尤其在台湾结婚成家的朋友们,我也是其中之一,责任感的驱使,如何使下一代对故鄕发生一些深厚关系,其需要是越来越迫切了!这件事对我来说,早在十年前我结婚的当时,就立下了愿望,懒的作崇,嗣于五十七年才动笔

  • 文章中华民族的根——家谱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3卷 第2期  作者:褚問鵑 出版时间:1981-02-06
    关键字: 家谱 传统风俗 中国族谱

    塡写家谱一事,曾经罗香林先生等学者提倡过,但近年来,似乎又被淡忘了。使人感觉到非常遗憾!去(69)年十二月八日,忽然发见联合报第二版有一条消息,标题是「学者专家倡议塡写家谱活动」。这一消息,很使人感到兴奋。塡写家谱,可以使人产生一种愼终追远的感情,和唤起民族团结的意识,而与中华民族的传递,有极为密切的关系。谨节录罗香林先生所著「中国族谱硏究」的「緖言」如次,以供参证。「族谱为中国史籍之一类,与中国民族及文化之维系,关系甚钜,顾近五十年来中国历史学界,则多

  • 文章編者附言

    来源期刊:《宿遷季刊》 第14期  出版时间:1985-04-01
    关键字: 编纂族谱 徐氏家谱 族人 小传 传世价值

    按一般编纂族谱,多分「源流」「世系」「家传」「记事」四大项,欲求完备,常历期年之功,大族则常需数年之久。我鄕迁台各姓家族,如徐氏能续成家谱者尙属创擧,诚足钦佩。兹阅徐氏家谱,系以世系为主,采欧氏横行体,兼用五世小宗之法,前有序文,后附祖茔图一帧,已具简谱规模,惟本谱过份简略,可以查攷之资料,如在台族人之小传(包括字、号、生年月日、死年月日、学历、官历、妻子姓氏、来归时日、女嫁何人、所生子女等)及具有成就族人之家传等,如能在未来补修时均予增入,当更具有传世

  • 文章福建连城渤海郡吴氏族谱初稿序

    来源期刊:《連聲》 第2期  作者:吳鳳文 出版时间:1982-02-01
    关键字: 族谱追祖 渤海吴氏 创编族谱 家谱作序 三十世于台

    夫木之茂者,必思其本,水之甘者,必究其源,此所谓木本水源也。人之追念祖先,无忘祖德;其义一也。故国有史,府县有志,族有谱,意相同也。是以族谱之重要,其可忽乎哉。吾邑渤海吴氏,在大陆本有详善之族谱,使族人一览,即知伯叔兄弟子姪尊卑之关系,油然发生睦族之谊。迨来台后,无有谱牒,前辈尙怀族谊,至台生之人,竟不知谁是伯叔兄弟,若再久而久之,恐有认同宗为陌路之人矣。因此族谱之有与否,其关系岂浅鲜矣。今承德叔等,以各房在台族人众多,蕃衍日盛,毅然不怕繁难,起而创编

  • 文章三晋族谱概览(三)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7期  作者:李吉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三晋族谱概览 邢氏宗族 吴氏宗谱 宋氏家谱 罗氏家谱

    二年汇录各支茔谱、家谱为总谱,为定襄湖村邢氏总谱之始。邢氏自明初迁居定襄后,子孙因多种原因,迁徙里居,远播它鄕,有迁于崞县者,有迁于阳曲者,也有迁于忻州、大同,甚至宁远、丰鎭,但均各立族谱,世系明晰。光绪三十年(一九〇四年)十七世裔孙温亭始从事邢氏总谱的纂辑工作,遍访忻、定各村及大同、丰鎭、宁远等地征集各族支谱,辑成草稿,因劳成疾,未终其事。民国五年(一九一六年)始由其族叔邢殿元再次组织邢氏族人,汇编成谱,印刷成册。《邢氏宗族世系图谱》共两卷两册,第一卷为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