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方言习俗共返回4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寧波兒歌集錦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3卷 第8期  作者:鄔烈梓 出版时间:1981-08-06
    关键字: 宁波儿歌 方言习俗 元宵佳节

    的意思。)方国珍改十四夜提早庆祝元宵,飮酒作乐,军民同欢。十五夜偷袭元营成功而胜利。从此宁波人十四过元宵,是夜有赶蛇虫的习俗,前面一个或数个小孩提着花灯,后面一人敲着破裂的竹竿,发出拍拍声。同时口中唱着:「叮去,呔去,赶到茅山脚下吃草子(紫云英)大踩杀,小捻杀,接连唱着,赶出大门外。扇子搧凉风,日日在手中,夜夜去驱蚊虫,有人借我扇,过至八月中。这些儿歌多属于十岁以下儿童所歌,笔者唱此是六十年前的事,离鄕避秦来台,亦三十二载有余,久不聆鄕音,录以上儿歌仅家鄕所歌

  • 文章客屬名人南越王趙佗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13期  作者:林琅 出版时间:1998-12-01
    关键字: 赵佗 习俗 方言 客家先贤

    宜君,甚至甘肃的天水、兰州、华亭、鎭原、永登、玉门、甘州、敦煌、张掖等县,皆盛行这项礼俗,只有敦煌和张掖两地没有七月七日的七夕乞巧节。方言北方赵魏两国的方言,都大同小异。兹列述如次:邯郸(赵国国都):称父为爹,称母为娘,称祖父为爷爷,称祖母为奶奶,称外祖为老爷,称外祖母为老老,呼兄曰哥哥,呼弟曰兄弟,呼姊曰姐姐,呼妹曰妹妹,女曰闺女,女儿曰小子,舅曰公公,姑曰婆婆,夫弟曰小叔子,夫兄曰大伯子,妻父曰丈人,又曰岳父,妻母曰丈母,又曰岳母,妻兄曰大舅子,又曰内兄

  • 文章福州諺語集解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 第8期  作者:陳仰青  出版时间:1969-12-30
    关键字: 谚语 方言 风土习俗

    违民情习俗,欲做者往往须遮遮掩掩,瞒人耳目,有些人则不理这一套,就明吿于众曰:「我要做此事」,是无异于将「我要做」这三个字,贴在额头上,俾人周知的样子。故有此语。例如:昔时孀妇要再嫁,实属不可吿人之事;然行之并不犯法,只一时招人讥笑怒骂而已。故有勇气之孀妇,则照嫁不误,无人能奈之何。一二〇、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一个人要想立大功,成大器,都不得逸豫,一定要勤勉劳苦,或到处奔波,若好逸恶劳,躱在家中享受天伦之乐,则永无出人头地之事,必入于不成器之流矣。是以孟子

  • 文章福州諺語集解(續第八期)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第4卷 第1期  作者:陳仰靑  出版时间:1971-03-29
    关键字: 谚语 方言 风土习俗

    三〇一、老虎掛數珠 數珠、乃念佛時,用以記所念佛號之遍數者。凡手提數珠之人,均可推知其必有念佛。同時亦表示此人比較慈悲;但亦不盡然,念佛之人中,亦有不慈悲,而表面佯爲慈悲者。有如老虎,本屬極爲兇惡之動物,乃人人之所習知,彼竟然亦掛起數珠來,一見卽知其作僞,簡言之卽假慈悲也。做凡譏兇惡之人假慈悲,均可謂之「老虎掛數珠」。三〇二、水裡會講一身汗 凡難以理喩之人——卽不明白事理者,不容易以言詞使其會悟。雖對之一再講解,終不明瞭,非常費力。不但在空氣中能使人費力冒...

  • 文章陕西方言出笑话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30期  作者:崔永德  出版时间:1977-07-15
    关键字: 方言 风土习俗 语言 趣闻

    陕西文献29期有鄕党先辈曹弃疾先生大作「西安风土方言,不仅使我想起了吾鄕鄕党说方言闹笑话的情景,愿供述二三,聊作先辈茶余饭后之消遣,故事虽欠文雅,志在博君一笑。吾辈同鄕,绝大多数都为生活整天劳碌奔波,每当抽暇阅览文献或家庭聚会,总喜欢听些家鄕话,开怀畅笑,聊解鄕愁,忘却烦恼,虽苦中作乐,尙可延年益寿留着躯体好返鄕啊!奈因方言用字,难以找出适当译音字眼,谬误在所难免,叨在秦人一家,尙祈先辈包涵是幸!其一:关中人把「头」叫「啥」(其字应为「」或「颡」均读萨音

  • 文章話説鄉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5卷 第3期  作者:史延祚 出版时间:1993-07-01
    关键字: 家乡话 习俗 方言 回忆 口音

    爲什麼我的命題叫鄕音?我讀唐詩三百首中七言絕句有賀知章回鄕偶書的詩,,其中有一句:「鄕音無改鬢毛衰」,什麼叫鄕音,簡單的解釋,就是家鄕話,還有樂府中崔顥的長干行,「君家何處住,妾住在橫塘,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鄕」,說話口音相同,樂於交談,這是很自然的道理。中華民國歷史上有一段這樣的故事,所謂常講家鄕話成功的一位偉人,鐵軍張發奎將軍,是廣東人,他帶的部隊,都是廣東同鄕,當開全軍同樂會時,他到士兵面前,同樣喝酒猜拳,並說家鄕話,「丟那媽」乾一杯,表示親切,因...

  • 文章鄉諺脞談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2期  作者:湯強 出版时间:1968-02-01
    关键字: 谚语 乡俗 风土习俗 方言

    伯嚭「伯嚭」乃春秋時代吳國太宰,巧言令色,蠱惑吳王夫差。吳越構和後,收受越國大夫范蠡的賄胳,慫恿吳王釋放越王勾踐,伍員苦誠不聽,「伯嚭」復進讒言,使吳王下詔,賜伍員死。伍員退朝對舍人說:「扶吾眼懸諸吳柬門,以觀越人之入滅吳也!」後九年,越果滅吳。鄕俗見到朦上欺下,自私自利的人,就賜以「伯嚭」雅號,良有以也。也有人說:「伯嚭」應爲「百諞」,因爲他所說的話,都是胡說八道,毫無根據,百分之百是謊言,信口開河,自欺欺人,似稱「百諞」爲適當,誰是誰非?無法查證。輕...

  • 文章上海方言(二)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16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0-12-15
    关键字: 方言解释 学者研究 乡土习俗

    布照會。扳面孔,因種種事故發現,嚴辭正色,對於對手人以詰責之謂也,國際法上所謂嚴重交涉者是,揚州人謂之紅臉,以其聲色俱厲也,故扳面孔者,交際上感情上不幸之現象也。扳差頭,故覓謬誤之點,以責難對手人之謂,卽吹毛求疵也。尋求心,調弄對手人,而自引以爲樂者,謂之尋開心。弗識頭,自怨所遇不遂之詞也,北人出遇不祥曰喪氣,南人曰晦氣,弗識頭,亦喪氣晦氣之義也。蹙眉頭,眉皺也,所事不諧狀,不滿意之名詞也。坍台,因種種事實之發覺,致貽笑於他人,或不齒於社會,無面目以對人...

  • 文章家鄕話集釋(三)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6卷 第3期  作者:曹繼曾  出版时间:1980-12-20
    关键字: 家乡话 方言 风土习俗

    临沂曹继曾68隶隶有跟上去、靠过来的意思。例:您俩隶前来,别人隶边上去。说文:「隶,及也。从又尾省。又持尾者从后及之也。」古尾作屄。段注:「此与辵部逮音义皆同,逮行而隶废矣。」集韵:「隶,音队。」台湾语典:「隶,追随也。谚曰:『嫁护鸡。隶鸡飞,嫁护狗,隶狗走,嫁护乞食棺笳注斗。』护,方言记音字,给,与之意。按:隶在家鄕较僻地尙流传,读如得。69不则声——不做声谓不言语也,不出声,不说话。例:临沂儿歌:「谁放了屁,不做声,腔里夹个木铃铛,一走一刚当,掉了再

  • 文章談「肉頭半弔子」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卷 第2期  作者:陸異 出版时间:1980-09-01
    关键字: 肉头半吊子 方言 风土习俗

    提到「肉头半吊子」,该是我们海州道地的方言。在别的地方很少听到,即使听到也听不懂。只有我们同鄕在相互聊天时,有一位批评某一人道:「他是个『肉头半吊子』!」不论批评的正确与否,总能令大家心领神会,知道那是什么样的形容词。硏究这个语汇,该是复合名词;是「肉头」和「半吊子」两个名词混合起来的。且把这两者,分谈于次:这肉头的「肉」字,依我们的鄕音,不能读如「辱」,而必须读如注音符号的「」。所谓肉「头」,似和江南的「寿头」音义相近,意味着「土财主」的味道。有钱不肯

共45条记录 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