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方志记载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記蘆芽山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1期  作者:王止峻  出版时间:1973-01-25
    关键字: 芦芽山 往事回忆 方志记载

    晉北多山,而以五寨縣屬之蘆芽山爲最高且秀,山在縣城外東南方四十里第二區之店坪區內,嘉慶重修一統志記,蘆芽山,在寧武縣西南九十里,地跨神池,五寨,靜樂,岢嵐諸州縣界,亦名蘆芽尖山,山周百餘里,與荷葉坪山爲界,均屬該縣之名山,府志,荷葉坪山,高千餘丈,終歲積冰雪,四面崇峻,其頂平坦,形類荷葉,可容萬馬,相傳,宋將楊業曾於此練兵,有將台遺址,而蘆芽山,則比荷葉坪山,尤爲高峻,民國十三年夏,余曾前往一遊,玆就記憶所及,述如後:是時余爲縣立第一高小國文及體育敎員,...

  • 文章杞縣五陵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7卷 第5期  作者:張景仁  出版时间:1985-05-30
    关键字: 杞县 方志记载 桃陵 青陵 翟陵

    桃陵:唐書:至德初,張巡守雍邱夜擊賊衆於白沙渦,還至桃陵遇賊救兵悉擒之。即此地。續河南通志:桃陵今已漫漊隱隱有隆起狀。在縣東南十里。舊志:上有寺,曰石陵寺。在縣南六十里。續河南通志:迤邐高數仭皆土也。有石陵寺。靑陵:續河南通志:其形墮長。亦以名保。在縣東南三十五里。翟陵:續河南通志:陂陀十餘仭,有紆廻飛動之勢。在縣南五十里。武陵:續河南通志:武陵爲水所嚙,僅隆於平地而已。在縣東北二十里。一統志:桃陵、石陵、靑陵、翟陵、武陵,俗稱謂五陵,陳留風俗傳,雍邱有...

  • 文章(名勝古蹟)老家鄉的懷念

    来源期刊:《豫聲雜誌》 第4期  作者:·張振郁  出版时间:1999-10-01
    关键字: 西平县 西平八景 方志记载 诗文 名胜古迹

    西平縣居於豫中,南至信陽,北至鄭州,西南至南陽,東北至開封,東至界首,皆距三六〇華里。西平縣爲柏皇氏遺族徙居之地,在禹貢爲豫州大陸之域,春秋時代封爲柏子國,魯僖公五年左氏傳所謂:柏與江黃道並睦於齊,漢置西平縣。在台灣的大陸人,包括西平人,離開自己的家鄕,最少也有五十多年了,所謂浪子思親,旅客思鄕,所以自從大陸開放探親以來,在這十餘年裡,尤其在每年的清明節前後,更是匯集一股人潮,中正機場的候機廳,香港機場的轉機室,擠滿了清一色的探親人,這是代表什麼?坦白的...

  • 文章涿鹿縣在正史中之沿革考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19期  作者:朱丕生 出版时间:1986-08-01
    关键字: 涿鹿县 正史史书 历史沿革 地理位置 方志记载

    自上古迄秦漢,涿鹿縣在正史中之地理位置均在今察哈爾省境內(卽前直隷省口北道所轄)。史記云:「黃帝戰蚩尤於涿鹿之野」。涿鹿之名與地理位置,在史籍中記載之始。戰國時期,燕築長城,自沮陽(古上谷郡治,今察哈爾省懷來縣南),至襄平(遼東郡治)·置上谷郡、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各郡。秦始皇廿六年統一全國,廿七年全國置卅六郡。上谷郡共四十四縣,其中古涿鹿縣係承自黃帝戰蚩尤於涿鹿之野而命名·漢高帝六年分上谷郡南部廿九縣,置涿郡,其中無涿鹿縣·但其北部十五縣仍名爲上谷郡...

  • 文章不遊雁蕩是虛生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卷 第8期  作者:鄭經生 出版时间:1970-10-20
    关键字: 自作诗文 雁荡山名胜 历史传说 方志记载 雁荡书院

    雁蕩之奇不可忘,千尋瀑布雨茫茫。峯高華表擎天柱,歷盡滄桑鬢髮蒼。× × ×不遊雁蕩是虛生,卅載山中離別情。每憶雲關悄立夜,思親報國夢難成。× × ×聽詩叟畔吟佳句,玉女峯前狂嘯時。我是不衫不履客,去來蹤跡邈難期。三百年前徐霞客到過北雁蕩山,先後寫了兩篇遊雁蕩山日記,此文日後給北雁蕩山帶來很大的刺激,無數的觀光遊客湧向北雁蕩山去。北雁蕩山在樂淸境內,南雁蕩山在平陽境內,南北雁蕩山距離約三百華里,在浙江境內同屬名勝區域。宋朝的時候,有理學家陳經正、經邦兄弟在南雁蕩山講...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