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方志考证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江西早期方志考论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4期  作者:龔立新  出版时间:1998-10-01
    关键字: 早期方志 地方志考证 江西省 地理 图经

    江州志》佚文云:「须无尝作《九江图》,具载八州曲折成江者九。僧鉴因之遂作《浔阳记》。」明人陈士元《江汉丛谈》记载:「张须无《九江图》又有三里五洲、白奉菌洲之名。」可知其有图有文,实为绘载江州水道洲潴的图经。《九江图》早佚不传,佚文后世著述也未见称引,故无法作进一步考证。(三)明代以前的中国古方志,纷乱杂沓,散佚严重,系统考证存目者,首推张国淦先生的《中国古方志考》。详细辑录佚文者,以历代书钞、类书、地理书、志书为主。前者有考天文,后者有文无考,均有不便全览之

  • 文章慧燈千秋利萬家的澤山寺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94期  作者:余麟年 沈旭娜 出版时间:2010-05-10
    关键字: 泽山村 泽山寺 《观海卫志》 方志考证 泽山民谣

    故泽山庵又称「夕庵」。明候补北科阮震亨《草吟作夕庵一名硕槃》二诗中有「西来大士新莲社,东发先生旧草堂。鹤梦翩翩何处觅,碧山松顶白云乡」及「百里天风海角寒,夕阳云断促归翰」等的句子。渔民们出海前夕都去祈求平安,归来鱼虾满仓,「渔师罢钓长竿静,犊子驱车下泽安」之句写出了当年的境况。后来沧海桑田,江、浦逐渐定型,泽山一带海岸线推移,陡门关夺命之险彻底消失,慧灯千秋利万家的泽山庵却一代一代流传下来。根据泽山庵考证资料,到元朝武宗至大四年(一三一一),有位壹咸法师

  • 文章试谈方志中的「景」及《汴城八景》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4卷 第2期  作者:孔憲易 出版时间:1992-04-01
    关键字: 方志考证 八景来源 《汴城八景》 河南风物

    我国地方志中,无论府、州、县、鎭皆有本地区「四景」、「十景」之目,其景多用四言体以状其胜景,起于何时?何地?」时尚难稽考,一般说法,其来源多引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七《书画》云:「度支员外郎宋迪工画,尤善为平远山水,其得意者,有《平沙落雁》、《远浦归帆》、《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落照》,谓之八景,好事者多传之。以上八景皆画潇湘、洞庭景物,故人也称它《潇湘八景》。这样一来,后来编纂地方志者,多将本地

  • 文章論方誌在史籍中的地位及功用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15期  作者:何光謨 出版时间:1984-07-01
    关键字: 方志 史籍 修史 考证 功用

    里可温考,据至顺鎭江志而作。⑶张亮丞菲律宾史上的李马奔(Limahong)眞人考,据闽粤方志而成。⑷日人桑原隲藏作浦寿庚事蹟,援引闽粤方志多种。⑸日人加藤繁中国经济史考证,何炳松中国人口论,皆据很多方志的资料。⑹专从物产而言:乾隆时丰润县志记载扇子本为朝进贡大臣随员售来民间,但品级低劣,不为一般人喜爱,丰润人利用竹枝、风景、花鸟画改良后,风行一时。这是涉及朝贡而又有趣的史料。又如何炳松曾利用方志硏究中国的早熟稻种。⑺元李好文长安志图,详载如何利用水力。很多方志

  • 文章湘灕源流攷

    来源期刊:《湖南文献》 第2期  作者:王恢  出版时间:1970-09-15
    关键字: 湘江 漓江 方志资料 源流考证 灵渠

    谬。临桂县志卷十二:引金通志:「应劭云:湘出零陵山者,出零陵郡之山,即阳朔山也。阳朔与兴安二县皆零陵地,古之山川郡邑名少,而所该之地广,后世增置既多,而古名或偏存一处。阳朔转为阳海,今又倒为海阳矣。」淸一统志亦即此立说:「零陵乃汉时阳朔山所在之郡。应劭盖云湘出零陵之山,非阳朔外又别有零陵之称。」全州续志略易其辞。然阳朔兴安虽属零陵郡地,而湘实不出于阳朔兴安也。方志为地志所本,当据实改正,何必曲为之解,复误后人。今不论「阳海」抑「海阳」倒误,「朔」或」海

  • 文章广东方志学家郭棐及其著作考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5卷 第4期  作者:林天蔚 出版时间:1985-12-31
    关键字: 郭棐 人物简介 方志著作 史料考证

    作者簡介:林天蔚先生原任香港大學高級講師現任政大邊政系敎授。

  • 文章巴縣志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5期  作者:蜀俠 出版时间:1963-11-01
    关键字: 巴县 县志 新修地方志 历史考证

    商业一、交通一、军警一、交涉一、自治一、市政一、物产一、金石一、事纪一、蜀军革命始末一,敍录舆图附文征一。订成二十四册。就民国新修四川各县县志言,巴县志应属首选。以分类而论,过去地方志分类过简,未能适应今日社会政治经济之发展。本志列入工业、商业、交通、自治等类,可谓大体明备。以内容而论,本志各类引述,颇能扼要充实。其中如交涉类记载重庆自开埠以来与外国交涉有关之重要文献,事纪类于民国纪至二十五年,所纪因重庆为川中重鎭,故所关非仅一邑,而足于此窥见民初整个川局之

  • 文章寧化石壁村考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4期  作者:羅香林 鍾淼材 出版时间:1997-12-01
    关键字: 宁化石壁村 历史考证 谱系 地方志研究

    不无遗憾。兹以阅读各方志与家谱之便,愿为勾稽其有关事迹如次,倘亦治中国民族迁移史实者所乐许乎。先言各谱所载其先民与宁化关系之事实。《崇正同人系谱》卷二《氏族篇》罗氏条云:“罗氏,……历代相承,繁殖中土……据《罗氏族谱》称,唐末有佚史公之子景新,因避黄巢之乱,与父子分散于虔州,乃迁于闽省汀州宁化县石壁洞葛藤村紫源里家焉。”又潮梅《刘氏族谱》首册《刘氏世系行实传》云:“一百二十一世祖讳祥公,妣张氏。唐末僖宗乾符间,黄巢作乱,携子及孙,避居福建汀州宁化县石壁洞。……祥

  • 文章江西學者陳江解開「洪門」歷史疑案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4期  作者:賴才芹 出版时间:2001-05-01
    关键字: 洪门 陈江 地方志研究 民间秘密团体 历史考证

    迄今有关「洪门学」论著可谓汗牛充栋,对「洪门」起源之说有十三种之多。史学泰斗罗尔纲曾对「洪门」会起源有过「几经解释,终考不得其解」的慨叹,后继学者也有过「洪门」起源「恐无法解决」的断言。对地方史志硏究有深厚功底的考古学者陈江,独辟蹊径,从地方史志、明清秘档、谱牒碑铭中广搜线索,实地勘察洪门活动之地,终于在江西南城县洪门鎭找到了洪门的眞正发源地,而且考证出洪门创始人是朱元璋后裔在南城县的益藩王族以及方以智、艾南英等抗清志士,创始时间约在一六四四年秋季。陈江

  • 文章大、小柴市地名考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8卷 第1期  作者:張明達 張炳超  出版时间:1996-03-01
    关键字: 地名考证 地方志 大柴市 小柴市 灌云县 地名录

    凡从新浦去灌云县城伊山鎭的人,大概都要经过灌云县的两个「市」,即大柴市和小柴市。其实,这两个「市」,只是灌云县下车鄕境内的两个普通村庄。村庄怎么成为「市」?为此,笔者作了一番考证:翻遍海州的权威志书《嘉庆海州志》,并没有大、小柴市的地名。《嘉庆海州志》成书于一八〇五年,显然,大、小柴市是在一八〇五年以后才成名的。在灌云县交通史料中,曾几次出现磨行口这个地名,而在现在的灌云境内却没有这个地名,我们抓住这个重要资料,首先从地理位置上去考证:查陈宣《海州志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