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方地山共返回9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记联圣方地山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1卷 第3期  作者:林光灝 出版时间:1977-09-10
    关键字: 性情品格 善做诗联 对联作品

    江都方地山先生,少负逸才,傲迈不群,其文章与口辩,精采四射;场屋中屡为人假手取科第以去,而自己则终身不售,性喜古玩,随得随散,晚景极落拓,然其豪放如初。先生善作联,才思敏捷,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犹若夙制,当时海内推之为联圣。中岁客项城,来往京津之间,携如夫人号天足者以居,时缠足之风尙盛,先生撰一春联,张之门首,其句云:「做七品官,无皮可括;住三间屋,有天足自娱。」不唯对仗工整,且寓讽世之意,尤妙在白话,老媪可解。余如:「且贪蛤蜊,莫问狐狸;多少豪杰

  • 文章扬州联圣方地山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57期  作者:百駢 出版时间:1972-06-10
    关键字: 扬州联圣 袁世凯 文定之喜 名联集锦

    方地山(尔谦),别署大方,是名驰南北的藏古家,以古泉珍玩为喈;联语之巧制,尤脍炙人口,有「联圣」之雅号。地山之女名根,字初观,许字袁寒云(克文)之子家嘏(伯崇)。当文定时,并不举行隆重仪式及行礼币之聘,双方家长仅以傅家宝古泉一枚交换,两古钱皆希世奇珍,举行婚礼亦仅在旅邸中行交拜礼而已。地山有联以纪之云:「两小无猜,一个:古泉先下定。」下联云:「万多难,三杯淡酒便成婚。」步林屋亦贺以联云:「丈人冰淸,女婿玉润。」下联云:「中郎名重,阿大才高。」一时传诵

  • 文章晉南晉中晉北及口梆子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2期  作者:揚璉 出版时间:1973-07-15
    关键字: 山西梆子 代表剧目 地方特色

    晋南发生其影响力,与原经明成祖所放逐编成「乐户」的「土梆子」及「勾腔」(?)结合,因而形成「蒲州梆子」的:再北上而有「中路梆子」、「晋北梆子」及「口梆子」等。约言之:㈠晋南梆子 亦称「南路梆子」、「蒲剧」或「蒲腔」,以蒲州旧治今永济县一带为其中心,腔调较为柔和,笔者将于次节对其作较详细之敍述。㈡晋中梆子 亦称「中路梆子」、「太原梆子」或「幷剧」,虽具浓厚的地方色彩;但由于理环境已被承认为「晋戯」(西梆子)之正宗。㈢北路梆子 亦称「代州梆子」,以朔县、马邑

  • 文章「三石」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2期  作者:陳世斌  出版时间:2000-11-01
    关键字: 庐山 石耳 石鱼 石鸡 民间传说 地方特色

    互争奇雄,像五个不同姿态的老人;铁船峰,峭壁千仞,颜色墨黑似铁,峰顶上有石头像一只船,整座峰又像一峭立的船航行在巨浪的海洋上,两峰高谷深,云雾缭绕,理环境极适于石耳的生长。有关石耳和铁船峰,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相传东晋太宁二年(公元三二五年),法力无边的大臣许逊、吴猛驾船载臣离开江苏南京前往江西南昌。临行前,许逊、吴猛与众朝臣约法三章:船行时大家必须闭上眼睛。启程后,许逊、吴猛作起法来,二龙扶舟飞速前进,很快过了池阳,来到庐山山顶,直至紫霄峰、金阙洞

  • 文章乡谚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6期  作者:•康健• 出版时间:1971-08-01
    关键字: 谚语 山歌 俚语 地方风俗

    街头无人问,富在深有远亲,锦上添花世多少,雪中送炭有几人?其九行郞饱来坐郞饥,困了眠床茄茄嘶,看人挑担勿吃力,自饱不知别人饥。其十裁缝司务勿落布,裁缝老婆出屁股,翻转石头压脚面,吃了砒霜药老虎。十一滴水难起三尺浪,粒火能烧万重,好汉独怕病来磨,英雄难逃美人关。十二好马勿吃囘头草,好女勿受两家茶,强中自有强中手,恶龙难鬪头蛇。十三最难驼背落棺材,一头揿落一头来,好做酒来坏做醋,横切萝卜竖切菜。十四节节高来步步高,水涨当然船也高,羊毛出在羊身上,老鹰飞过拔

  • 文章丹楓、臘肉、談湘綉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8卷 第1期  作者:趙清明 出版时间:1980-01-15
    关键字: 岳麓山 风景名胜 腊肉 湘绣 地方特产

    悠扬气氛随风飃扬,悟觉大自然的神秘,令人心醉,因而都爱秋色秀丽,爱晚亭与丹叶萦系游人向往。这里连理古枫身价名贵,树干老虬矫健,相传是汉代移植,至令枝叶繁盛,古趣盎然,沈荫覆,极为淸幽。在云高气爽的秋天最美,峦靑翠,漫遍野的丹枫映日,龙干凤枝,雾漫胭醉。诗情画意,蔚为奇观。给游人一种无穷的兴趣,也给爱晚亭频添绚美的光彩。因天然枝干苍劲,丛林蓊郁,散布峭岩崿壁间,色泽淸秀。在晨雾中的层层丹枫最美,薄雾缭绕,朝暾映射,润色像珊瑚珠光,珣丽夺目,叶泽光彩,随林

  • 文章谚语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49期  作者:車鴻雲 出版时间:1995-02-15
    关键字: 舟山 谚语 集锦 乡音 地方特色

    一)鱼网遮不住太阳,臭鱼晒不好白鲞。潮水太急难抛锚,火气太大难和好。没有三分小本事,难吃洋鞍带鱼丝。不吃鱼虾嘴勿腥,不做坏事心勿惊。船直不怕航道弯,心正不怕人影歪。水大漫不上船舷,火猛烧不坏锅底。莫道网里都是鱼,花背河豚毒无比。船稳不怕风大,有理走遍天下。(二)月上,潮拢滩。看见鱼鳞,莫当金银。潮张吃鲜,潮落吃盐。东风未发浪先来。捕鱼靠勤,拔网靠靱。石板完斩鱼难下刀。海蜇煨当眼,吃亏太依赖。莫看虾没血,烤熟也会红。老大不识潮,若煞伙计摇。

  • 文章撤退前之地方干部及民众团体负责人

    来源期刊:《舟山鄉訊》 6、7  出版时间:1983-05-15
    关键字: 舟山撤退 地方干部 民众团体 人名单

    炳麟定海县参议会议长 宋豪士(已故)副议长 赵昌渭(已故)参议员:陈子平、庄朗庭、周中元、李寄畊 吴世瑶 梅必成、贺信用、王继能、余荣贵、曹天德、冯培德、胡信赍、何寿相、干玉达微、廷、王松年、王弘鬯、苗邦邕、袁志和、友土、王阿根、胡秉钧、陆耐靑、沈品生、盛明钧、谷英、王育三、王玉湘、应炳灿、王建勋、邵晓梦、虞如、毛之谦、陆子达、徐修勋、林云联、任良、夏贤荣、姚久香、朱宝峰、朱葆懋、任重、朱夏生、童才廉、张文安、胡康宁、周通儒、李光有、沈沧海、王恭

  • 文章八十歲的兒時懷念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24期  作者:葉秀峯 出版时间:1983-08-10
    关键字: 大型宴会 桌子 爬山 儿童游乐 地方政府

    人员协助,一面测量,一面硏究筑路工程。最先的问题是要用去一部份田。于是大起风波,主反对,农民反抗,群众聚集请愿阻止,由鄕村闹到城里。当时主其事者似为马隽卿(士杰)先生,他以曾任高官作号召,用意不错;然而众怒难犯,也受到极大的威胁。后来地方政府及社会人士费了不少说服功夫,去开导。犹忆宋沈之先生出了很大力量去疏解,总算尽可能的少用良田,再以适当的钱去贴补,风波方才平息。其次是路面问题,当年尙未进步到柏油,扬州无石,乃祗好用打碎砖瓦铺路面。一面从上海购到旧

  • 文章別饒風味 名聞遐邇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0期  作者:高嵐  出版时间:2000-05-01
    关键字: 雩都 地方特产 酱油 来木 特产供销

    雩都 高岚梓酱油香飘万家驰名全省的雩都传统特产梓酱油,相传已有两百多年的悠久历史。据说,最初酿造梓酱油的是一位姓邱的师傅。他从祖籍万载县来到雩都梓村,在那里娶亲成了家,开始从事做酱油的生涯。因为他做的酱油味美色佳,芳醇可口,大家争相购买,很快就在全县出了名。后来,这手艺在当流传下来,酱油就成为梓的传统特产,不仅畅销全县,而且在全省享有盛名。梓酱油,色纯黑,气芬芳,味香醇,浓度高,黏性强,久不沉淀,鲜美可口,开胃助食,是烹调佳肴,设宴待客

共96条记录 1/10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