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新祠堂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童年瑣憶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79期  作者:吳崇炎 出版时间:1983-06-01
    关键字: 童年 训示 祠堂 盂兰盆会 往事

    近海,如云林县沿海各地,筑以中空之堤防,如此成为海上长城,可以倾倒垃圾,虽一百年后,亦可使用,同时亦增加了若干海埔生地,解决人满为患,一擧数得,何乐而不为,如今用焚化炉,这在家庭之中,可以行之,如果面对巍巍乎的垃圾大堆,不知环境衞生工作者将何以焚化之,处置之。科学家的智慧当是无可置疑,但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以大猫进大洞,小猫进小洞为例。则尙不如我鄕下佬以一个大洞即可解决问题,何必多此一擧,所以凡事应该以淸、以宁、以灵。新祠堂家鄕新祠堂位于前后山之间

  • 文章返鄕記趣 甄完故里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7卷 第12期  作者:王紹貴 出版时间:2015-12-10
    关键字: 甄完 祠堂 新昌调腔 甄清官

    今年五月中旬,我与女儿返乡探亲(绍兴市昌县),侄儿特别安排我们去参观—明朝浙江昌籍「清官第一」甄完故里,座落在绍兴市昌县镜岭镇岩泉村。甄完故居近年已重修缮,昔日风华再现。来到甄完祠堂抬头一望,眼前一亮。明景泰帝书的一幅匾额,上面四个斗大字「清官第一」,熠熠生辉。祠堂内有陈列展馆,介绍甄完生平和仕途生涯,分别为:孩提求学、进京赶考,清廉为官、造福梓里、名垂青史等五个部分,生动呈现明代浙江昌清官甄完,刚正不阿、体恤民情、清廉自持的形象。正所谓「清官

  • 文章民國第一丙辰的囘憶

    来源期刊:《丹陽文獻》 第63期  出版时间:1976-03-15
    关键字: 民国 孙中山 新年 祠堂 小学

    ,然后进祠堂,向祖先叩头。早先百姓聚族而居,因之村上都有祠堂,平时族内人家有婚丧喜庆的事,都在祠堂里擧行,学塾也设祠堂之内。店家则叫学徒持拜年帖分投有往来的店家,(仅将拜帖往门缝内塞进,并不入内。)但以后见面,仍须相互作揖恭喜。行亲,亲颇为隆重,布袋来了,必须用盛设的酒宴享之,且须预邀亲友中年靑的人作陪,妥为招待,而不可稍渉怠慢,所谓招待,则不过是陪了打打马将,推推牌九,下下棋而已。至于老亲、妇女们每于初六携带儿女由丈夫陪同去娘家住上数天,话话家常。团体

  • 文章洋博士在連城採風散記

    来源期刊:《連聲》 第16期  作者:張展文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新春佳节 祠堂 扣肉 糯米酒

    我们一起欢渡传统春佳节。一位受西方教育的外国学者,放弃优裕的生活享受,来到偏僻贫困山区,与普通老百姓同吃同住;在永定土楼曾以谷笪当床舖;在黄沙「入公太」时,因人客多难安置廿余人拥挤在一间古祠堂里;在长汀童坊,冒雨雪攀登六百余米高的小村落。平日里,不管风吹雨打,背着沉甸甸的行李包袱,四处奔波,忙于拍照、录音、录像;大大小小的祠堂、老屋、庙宇、名胜、古蹟都不放过,连除夕之夜和大年初一,在震耳鞭炮声中,他仍在埋头整理资料,直至夜深人静,此种艰苦治学精神,令人赞叹!劳

  • 文章山明水秀话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2卷 第7期  作者:呂士祿 出版时间:1980-07-06
    关键字: 新昌 故乡 大佛寺 真君殿 祥溪庙 城隍庙 祠堂

    上书「惠廸吉」,两旁联语为:漫道几生修得到,惟将百年放平来。恶的一面,上写「从逆凶」联语为:试问生前为底事?莫敎到此悔已迟。我二人直至暮色苍茫,始兴尽而囘。五、其他名胜,如西门外之鼓山书院,南门外之禹王宫,均曾往游,不能尽记。现在谈谈昌城内的三多:1.祠堂多:昌人最重伦理观念,不忘祖先,是一种美德。因此各姓各族,都有祠堂;我们吕姓,在昌可称大族,子孙繁衍,不知分成多少支派,除了吕氏大宗祠,小宗祠外,有鄕贤祠、名宦祠、应辟祠、忠孝祠、归厚祠、世恩祠、长祥

  • 文章己卯年春节团拜觅定址举行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75期  作者:李和恆 出版时间:1999-02-01
    关键字: 春节团拜 新生南路 改选 摸奖 祠堂

    民国八十八年(己卯)春节即将届临,青田同乡会循例举办同乡春节团拜,往年团拜地址,均借用民众活动中心大礼堂举行,兹因该址建筑老旧,拆除重建。所以今年同乡会已另觅址使用。据悉:位于台北市生南路二段八十六号大安区行政中心为一建大楼,该处四通八达,交通方便,其第十楼大礼堂颇为宽敞,平日为举行大会议之场地,适合同乡春节团拜之需要,经本会派员洽商借用,已获允准。并预付订金,故今年团拜场地将更改址,请加注意。至于团拜日期为八十八年二月廿一日(农历正月

  • 文章清明時節懷故鄉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81期  作者:張希為 出版时间:2009-04-10
    关键字: 清明节 祭扫祖墓 怀念故乡 江桥 家族祠堂

    的不必说,即远在上海,甚至如旅居汉口、天津等处的同乡也会归来扫墓的。所以在清明节快到的时候,航行于上海宁波间的轮船特别拥挤,旅客多半是回来扫墓的人。清明节的到来,又唤起了我少年时代的回忆。在清明节前一天,我家里就准备好,祭墓的牲醴以及纸球纸钱等,置在一层一层竹制的幢篮内,翌晨到宁波江北岸江桥边镇海轮船码头搭乘往镇海去的小轮船,回故乡镇海江南去扫墓。那时行驶镇海鄞县间的小轮船有两条,一条叫「镇海」,一条叫「景升」。每日上午八时,和下午一时分班开航。上午八时开船

  • 文章陳榮昌先生評傳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4期  作者:張誠 出版时间:1994-12-25
    关键字: 制度改革 戊戌新政 修建祠堂 经正书院 教育贡献 皈依佛门

    清末民初,云南也同全国一样,正在实施戊戌变法时的「政」。「政」的内容主要是改革军制和改变教育制度。云南在实施「政」方面做得比较突出,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在改革军制方面,清政府于一九〇八年在云南改编军,成立陆军第十九鎭(全国共有军三十六鎭)。同年,云南陆军讲武学堂成立,专门培训军官。云南讲武堂在辛亥革命前后培养了不少中国当代杰出的军事人才,这些人在云南重九起义、护国起义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黄埔军校成立,孙中山曾从云南讲武堂中选调一批教官去黄埔任教

  • 文章(伍、人物傳記:)革命烈士張冶羲傳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2期  作者:錢權 出版时间:1977-01-31
    关键字: 张冶羲 留学日本 新军 武昌起义 英勇就义 祠堂

    乱,改督营屯田。是时也,余适自香港,奉命囘柳组织革命。乃与君晤,遂同往高岭塘会黄岱同志,磋商进行,决议由黄岱将所部忠字营全营千余人请改屯田,组织阜成垦务公司。君在对河谷埠街筹办樟脑公司一厂,一则以兴实业,尽李悝地力之事,一则以众夫工为赵岐复壁计也。然部勒虽严,声名日著,谣言亦日播,满吏张鸣岐通电捕之。君遂亡走粤东,易名铁震以避侦者,而桂军思之勿忘。君乃投入广东军标统,任黎礼部充军需官,相得益彰。迨武汉擧义,君缜密布置一切,又得全体军同意,广东故克以和平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