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主题分类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斗堂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福州「禪和曲」音樂簡介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39期  作者:方英桂 出版时间:1991-01-10
    关键字: 禅和曲 济公堂 洪秀雄 和音

    禅和曲」旧称「禅和赞」有:正一、禅和二派,亦即道与释二敎之区分。是福州民间「斗堂」组织和丛林寺院僧侣做课时所演唱赞词中之曲调,总称之为「佛曲」。「斗堂」俗称「济公堂」是民间业余组织,颇似三十年代之京沪票房,纯属义务性质,寓娱乐在宗敎活动之中,所演唱的赞词(佛曲)配有诸般民族乐器演奏谓之「和音」,通俗称为「夹贯」。其中有管、弦、吹、打、软硬俱备。吹有:横笛、直管、古笙、呐;弦有:椰胡、六角胡(即京二胡)、中胡、二胡、大胡;弹有:琵琶、双淸、月琴;打击乐

  • 文章多伦多弘道和福州斗堂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86期  出版时间:1995-10-20
    关键字: 中华道教会 多伦多 太极拳会社 开光大典 福州

    地母庙诵经团,成立迄今不过短短数年,唯在指导老师吴贤司道长,悉心调教之余,以及团员他们个个都以奉道精神,认眞学习、始有今天之成就,按吴老师在护天宫教的科仪,也就是福州旧时的「斗堂」。(福生)

  • 文章漫談寧波的音樂班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86期  作者:湯康雄  出版时间:1975-09-01
    关键字: 音乐 乐队 清音 歌诗台 哀乐

    地方上有面子的人物,邀请即来,不受酬报,仅供酒席。不过淸音多在迎娶出殡仪仗中使用,(迎神赛会行列中也常加入。)宅内使用者甚少。每班约十余人,冬夏均着颜色一律绸质的长衣,在仪仗中行走时,上面并用和服色相同的帐篷,藉蔽阳光,用竹竿四枝撑起,另由四人高擧而行。小名「小名」。均为惰民的子弟,年龄在十五六岁之间,故而名之。每班大约十人左右,身着彩色绣花外衣,和国剧中跑龙套者所穿略同,他们没有丝竹,单用响器,如大锣小鼓滩锣铙钹之属,既不会吹,也不会唱,随时随地,敲打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