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文物发掘共返回2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世界八大奇蹟」古樂編鐘驚醒全球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7期  作者:胡久明 出版时间:2010-02-01
    关键字: 曾侯乙墓 文物发掘 世界第八大奇迹 曾侯乙编钟

    大十四倍,形制特殊,湖北首见,是当前我国文物考古战线的一次重大发现,必须高度重视。尽管有一个盗洞,但行盗时间早、规模小,仍将有大批极为珍贵的文物出土,决不可掉以轻心。建议报国家文物局批准,组织强有力的科学发掘队伍,即早进行发掘。」省文化局关于申请古墓发掘的正式报告送出后,很快得到省革委会和国家文物局的批准。四月初开始筹备发掘工作:湖北省随县于1978年5月发掘雷鼓墩曾侯乙墓时用吊车起吊墓坑上层舖盖的本廓长形木头的情形。湖北省随县(现随州市)于1978年4月

  • 文章故中央研究院院士石璋如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6卷 第3期  作者:治喪會 出版时间:2004-07-01
    关键字: 石璋如 人物简历 考古研究 文物发掘 悼文

    河南大学派 先生与其室友刘燿(尹达)至安阳考古队任实习生,从此展开其终生之志业。一九三二年河南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历任研究生、助理员、副研究员、编纂等职,一九四九年升任研究员,一九六一年获终身聘用。一九七九年至一九八三年兼考古学组主任。一九五二至一九五九年兼任国立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系教授。一九七八年当选中央研究院第十二届院士,并曾担任第十一届中央研究院评议员。先生自一九三一年参与安阳发掘至今,整整七十三年,曾以「挖」、「整」、「调」、「接

  • 文章淮安發現明代沭陽吳從正書丹墓誌銘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0卷 第3期  作者:趙梅林  出版时间:1998-09-01
    关键字: 墓志铭 杨淮家族 吴承恩 吴从正 文物发掘

    最近在修筑淮江高速公路时,于淮安城东鄕孙徐村施工段,发现明代商人杨淮家族墓五座,除发掘出土陪葬品外,还有杨淮之妻周氏的墓志铭。该志为靑石正方形,边长〇·七一米,厚〇·一二米,竖书二十七行,计八三二字。小楷阴刻,志首刻有「眷晚生山阳吴承恩撰文,沭阳厚丘吴从正书丹幷篆盖」。撰文时间约在明嘉靖末年。吴承恩为《西游记》著作者,为约公元一五〇〇—一五八二年,即明弘治十三年—万历十年时期人。吴从正生卒无考,《沭阳县志》、《海州志》均未载。厚丘为沭阳旧称,沭阳明代人书

  • 文章河南古墓中發現越王劍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12期  出版时间:1979-12-25
    关键字: 河南古墓 越王剑 文物考古 文物发掘

    (法新社香港十一月十八日電)中共「新華社」說,最近在河南中部古代楚國的一座陵墓中,發現一把約兩千三百年前的銅劍,而且保存得很好。它說,在淮陽縣先後共發現三把這樣的劍,這是其中之一,歷史學家認爲這些劍是越王的。最近發現的這把劍,上面嵌有兩個銀字「越王」。劍長五十八公分,寬四·五公分。一般認爲這些劍是楚國征服越國時的戰利品。

  • 文章从陵墓发掘谈曹操一生功过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2卷 第2期  作者:胡升堂 出版时间:2010-04-01
    关键字: 文物发掘 赴台交流 历史文物 曹操陵 历史人物 人物生平

    确认是曹操陵墓高陵,并经权威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依据出土文物资料现场考古研究鉴定,一举解开曹操陵墓千年之谜。」台湾平面媒体及电视也有报导,指出这座大墓位于西高穴村南边,已有被盗痕迹,为及时有效保护,二〇〇八年十二月经「中国国家文物局」批准后,河南省文物局正式开始对这座墓葬进行抢救性古物发掘,经过一年之努力,已初步完成发掘工作,尽管该墓曾多次被盗过,但在这次正式发掘中,仍抢救出金、银、铜、铁、玉器,以及铜带钩、铁甲、铁剑及玉珠、水晶等珍贵随葬品二百多件。最令这些

  • 文章拂去麈埃重吐輝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1卷 第1期  作者:紀達凱  出版时间:1999-03-01
    关键字: 尹湾汉墓群 文物发掘 地方文献 书法价值 私人文书 铜镜

    完全吻合。它不但给中国铜镜宝库增添了巨制精品,也为揭示「规矩镜」的内在涵义提供了实物资料。六号墓中还出土了一组酒器,由一个铜樽、一把漆勺和八只耳杯组成。樽体为圆筒形,盖呈锥形,盖尖有钮,套一圆环;钮周围有三凤成等边三角形立于盖上。凤头昂仰,凤尾高翘,神采飞扬。樽壁两侧饰一对铺首衔环。底部周边铸三只兽首足。铜樽内放置龙头柄漆勺一把和内红外黑的髹漆耳杯八只。樽底平整,有规则地方分布著多个小孔,显示铜樽有沥干酒器的功能。出土文物中还有一件面罩、木胎、无髹漆,为盝顶

  • 文章萬年春秋話海州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5卷 第2期  作者:紀達凱  出版时间:1993-06-01
    关键字: 锦屏山 桃花涧 文物发掘 石器时代 南京大学 地质专业 中日学者 文化交流

    连云港地区古称海州,大约在一万年之前,就有先民劳动、生息、繁衍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他们用勤劳、智慧的双手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成为整个中华民族古文化交响曲中一个重要的音符。一九七九年,连云港市博物馆考古队在锦屛山桃花涧侧的黄土堆积中发掘一座王莽时期的画像石墓。在此同时,采集了用燧石、砾石制作而成的刮削器、船底形石核、石片等。经鉴定:这是一批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细石器遗物,距今年代约在一万五千年前。一九七九年底,连云港市博物馆考古队

  • 文章(风土文物)宁乡出土的商代青铜乐器

    来源期刊:《寧鄉文獻》 第14期  作者:黃綱正 出版时间:1996-02-25
    关键字: 青铜器 出土文物 发掘过程

    郑赞章先生多次要我为宁鄕文献撰文介绍宁鄕的出土文物,当翻阅"文献",看到十二期刊登的周德民、蒋缇荣先生所撰"宁鄕黄材出土的古文物"一文时,感到似无需再添足了。但郑先生的盛意实在难却,且笔者的母亲祖籍宁鄕,笔者本人又对宁鄕的历史文物作过多年的调查,最近正在硏究宁鄕出土的商代靑铜乐器,故借此机会将家鄕这批最有特色的古物介绍给海峡彼岸的鄕亲。宁鄕出土的商周靑铜器初步统计有二七〇余件,其中重器达四十件,重器中的靑铜乐器—铙,其数量之多,体形之大,堪称全国之最。宁

  • 文章來自碧落與黃泉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20期  作者:李亦園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傅斯年 史语所 殷墟 考古发掘 文物展览

    前台大校长傅斯年孟眞先生,也是中硏院历史语言硏究所的创立者,曾有一句名言用以说明史语所的工作方向:「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最近史语所的历史文物陈列馆重新开幕,他们编印的展品图录就以「来自碧落与黄泉」为题,即是套用孟眞先生的这句名言。史语所文物馆这次重新展出的文物,确是七十多年来该所几代同仁上山下地发掘采集之国宝珍品,如今又经当代硏究者的的思考与诠释,重新以「后现代」的观点予以陈列展出,内容大有可观,这不但使台北博物馆展示场所新增了一员生力军

  • 文章殷商的雕刻藝術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9期  作者:姚夢谷 出版时间:1979-09-25
    关键字: 殷商雕刻艺术 文物鉴赏 文物知识简介 河南安阳 殷墟发掘

    进入历史时期的殷商时代,在雕刻方面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其时不仅为精美细致的靑铜器制记,为白陶器镌刻华纹,同时还长于攻坚,如玉、牙、骨、石质的雕刻,这些非有高度技术基础不能为。中央硏究院历史语言硏究所民国廿三年三月在河南省安阳侯家庄西北岗发掘的大理石枭和虎,是立体雕刻,枭作坐立状,两足与尾着地,两翼以及头背的羽毛,都予以图案化,小的羽毛如鱼鳞依次密布,周身用三十多种图案综合组成,石虎作蹲坐状,张口露齿,双耳竖起,非常威猛,周身上下也用图案组成,躯体布有八

共20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