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文武共返回3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題九秩攝影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75期  作者:葉醉白 出版时间:1999-02-01
    关键字: 半脑 北美 东瀛 文武 余勇

    十八慨从军,八十寰宇归,半脑摧大敌,匹马肆神威;北美游行帅,东瀛艺苑魁,文武双国士,余勇趁余晖。注:半脑,指余记性极差,而想像力、判断力颇佳。

  • 文章追怀文武兼资万流景仰之于右任先生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33期  作者:劉玉章  出版时间:1978-04-15
    关键字: 文武兼备 万流景仰 于右任

    使 兄独任其难。并望念国事之艰难,曁西陲之重要,万勿遽怀灰心,而有引退之念。总宜以贯彻民治主义自任。振以坚贞,以待未来。所深企也」。观此,则知 国父对于西北革命军事之重要性,睠顾拳拳。 先生独当重任,持危扶顚,则又有古之良将大帅之风。诗云:「文武吉甫,万邦为宪」。信不诬矣。其间,兵凶战危。秦中无雨,凡七阅月。军无饷粮,将佐士兵,皆日啖粗粝。战马亦刍秣不具。 先生不忍重为民病,严禁有所征发。并急谋救灾,亦不限军事畛域。 先生所部靖国军第六军卢占魁部屯耀县,饿兵乏

  • 文章香港新界大埔之太和市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0卷 第1期  作者:蕭國健 出版时间:1980-03-31
    关键字: 文武二帝庙 广福桥 位置 创建

    及太和市之创建,七约之首务,为建一桥梁,横跨观音河。观音河位太和市东北,分隔旧墟及太和市两地;两地交通,皆赖横水渡;大埔七约鄕民以其不便,乃集资建造桥梁,连接两岸,名之曰「广福桥」。该桥建于光緖二十二年丙申(西元一八九六年),桥长约二十呎,阔十五呎,两旁安设铁栏。「建造广福桥芳名开列碑」则嵌于市内文武二帝庙内右壁上。该桥于西元一九五七年时重修,桥面亦被扩阔,桥头两端立有中英文石刻桥名及重修年月,但惜无碑记。四、大埔太和市内之文武二帝庙该庙建于市内富善修中心

  • 文章博野大儒颜习斋先生之力行哲学与文武合一思想。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第1卷 第3期  作者:魏汝霖 出版时间:1972-02-15
    关键字: 颜元 儒家思想 哲学 文武合一

    一、引言中国学术以儒家为中心,儒家精神乃「文武合一」,以「笃行」为要务,此则儒家经传,可得而征知。清初有颜习斋者,儒学大师也,一般讲学术史的人,把他列为清初五大师之一,可见他在学术上的地位,早被重视了,总统近年批阅「清儒学案」一书,特别推重颜习斋先生。(五十六年张其昀先生在国防硏究院同学会祝总统寿晚会上讲)因为王阳明先生认为「不行、只是不知。」习斋先生则认为「不知、只是不行。」他这种「力行」精神,实较阳明先生更进一步。先秦之世,我国学术思想,本极发达,但

  • 文章攀登紫金最高峰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1卷 第1期  作者:黃妙材 出版时间:1991-03-30
    关键字: 紫金县 文武双峰 游记

    武顿巖石,离天三尺,人去低头,马去离鞍」。「蒙难已三年想燕北坚贞,祇觉张死山,陆死海,尙逊从容就义。驻师才八月,数岭南事蹟,浑如韩寓潮、苏寓惠、同流丝竹芳声」。「垂带数言,写我一生读书事。划石四字,令人千古吊忠魂」。「地有传人,正气独存溪口水。天难嗣宋,忠魂空逐岭头云」。举人温太和作文武双峰,均在紫金县南部与海、陆丰两县交界处之南岭鄕境内,文峰即文笔嶂,武峰即武顿山,两山高度相若,约在海拔一千公尺以上,因此可说是县境内的高山。而文笔嶂因极像一截大笔

  • 文章王家槐文武兼资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0卷 第1期  作者:王家梧 出版时间:1990-03-31
    关键字: 王家槐 人物事略 文武兼备

    菴歌,名家槐,字植三,又名嘉懷,樹菴,其自號也。淸光緖二十五年農曆五月二十四日,(公元一八九九年),誕生於瓊崖澄邁縣北潭村王姓故家。高祖聘公,有懾伏鬼神之德。祖父成公,幼出為曾伯祖銓傑公嗣子,屢應童子試,文場不利,改以例貢入秋闈,亦不得志,乃絕進取之念,課督農耕之餘,飮酒話家為笑樂。父英秀公,無意仕進,以醫隱。菴哥天資聰穎,中華民國肇興,考進縣立高等小學,畢業後,負笈穗垣,考入省立甲種工業學校化學科,旋以學潮而轉巿立兩部師範。是年冬,父親逝世,菴哥奔喪回...

  • 文章硕人怡怡文武兼修之郷贤曹浩森先生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38期  作者:劉實 出版时间:1989-10-20
    关键字: 曹浩森 生平简略 往事回忆 文武兼修

    曹浩森原名孝生,為遜清秀才,保定軍校一期,日本陸軍大學三期,為江西人任本省主席之第三位,一為協和,二為天翼—為人沉潛簡樸,早年參加同盟會,其得入日本陸軍大學,出自李公協和之力 故歸國後,卽參加國民革命軍戎幕,所至有功,民十七年統一全國,北伐戰役時為第二集團軍馮玉祥總司令參謀長,馮梟鷙雄偉,能得軍心,所屬多行伍,饒勇之士,當然有地緣門戸之見,浩森先生,能相與始終,不為馮所岐視,可見其修養之一班,抗日戰起,調軍政部次長,輔佐何敬公上將更展所長,卅一年,接主江...

  • 文章才兼文武的王锴将军

    来源期刊:《蕭縣文献》 第3期  作者:史振廷  出版时间:1986-02-01
    关键字: 王鍇 人物传记 文武兼备

    王鍇先生字聲軒,民前十二年生,世居蕭縣第十區褚蘭鎭。其父玉山先生,誠樸守禮,尙儒術,母孟氏夫人,系出名門,知書嫻淑。先生幼卽聰敏,敦品好學,民五卽畢業於南京中學後,初懷獻身敎育之大志,於民八乃攷入省立徐州第七師範,旋因當時北洋政局紊亂,軍閥混戰,徐屬地區,又爲兵家爭奪之要衝,烽煙擾攘,敎學停頓,被迫輟學,先生壯志難消,深感時局多艱,匹夫有責,竟效先賢投筆從戎,毅然決易初衷,投身軍旅。於民八起,卽先後攷入江蘇陸軍隨營學校及陸軍軍官敎育團受訓畢業,民廿四年,...

  • 文章威鎭西北的兵部尙書王越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6卷 第4期  作者:李祥英 出版时间:1994-10-01
    关键字: 王越 兵部尚书 名将 诗人 文武双全

    王越,字世昌,濬县人,长身魁伟多力,善射,涉书史,雄才大略,登明景泰二年进士,文武双全,廷试日,起飏风其卷,更卷乃考毕,授御史,出史陕西、浙江、闻父讣:不俟代辄归,为都御史所劾,帝特原之,数年后试卷由朝鲜贡臣呈还,文不思虑动笔千言,著有诗集刊列四库全书,亲率士卒转战甘、青、缓、河套、哈密、贺兰山、作战身先士卒,身不离鞍,手不离弓,亲兵爱民,公正廉明,赏罚公开,家无余财,机智多谋,屡建奇功、奖励部下,为国举才,七十三岁仍戌守西北、死于住所、諡襄敏公,授铁卷

  • 文章内聖外王的王陽明先生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卷 第5期  作者:方鳳揚 出版时间:1968-12-31
    关键字: 王阳明的一生 文武双全 军事家 内圣外王

    以原官兼抚江西,南京兵部尙书;世宗嘉靖六年,以南京兵部尙书总督两广蒹巡抚。嘉靖七年,病故,享寿五十七岁。阳明先生的一生,虽以道德学问名世,但同时也是一位军事家,而且善骑善射,是一位眞正的文武双全的人物。在巡抚赣南时,他仅以一年的时间(从正德十二年正月到十三年正月),肃淸了大帽山、桶冈、浰头等地数十年的巨寇。正德十四年元月,宁王朱宸濠造反,声势非常浩大,攻占了南康、九江、安庆等地,有顺流而下夺取南京之势,他却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一擧袭占了宸濠的根据地南昌

共35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